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病理生理学实习指导一、缺氧模型的实验性复制㈠目的与原理通过给动物低氧环境,影响Hb的带氧能力及使组织不能利用氧等方法,复制不同类型缺氧模型,经呼吸、机能状态、皮肤粘膜颜色等指标,显示了其不同症状与特征,同时对复制模型的方法及原理又有大概的了解,有利于深入和研究各缺氧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㈡实验对象小白鼠。

㈢器材与药品缺氧瓶(装有管道瓶塞的250ml广口瓶),酒精灯,一氧化碳发生器,1ml注射器,5ml 和2ml刻度吸管,粗天平(附砝码),剪刀,普通镊。

钠石灰(氢氧化钠、氧化钙),甲酸,浓硫酸,0.125%氰化钾溶液,1%亚硝酸钠溶液,10%硫代硫酸钠溶液。

㈣步骤与观察表8-3-1观察指标呼吸机能状态皮肤粘膜颜色类型(频率、幅度)(活动度)––––––––––––––––––––––––––––––––––––––––––––––––––––––––––––––––––––––––––低张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氰化钾中毒⒈低氧性缺氧⑴将小白鼠至于250ml广口瓶(内装钠石灰吸收二氧化碳)中观察上述指标。

⑵将瓶塞紧,同时记录时间,每5min重复观察上述指标一次(如有变化则随时记录)直到动物死亡为止。

⒉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⑴如图8-3-1装好一氧化碳发生装置。

⑵将小白鼠一只放入瓶中,观察上述指标。

⑶取甲酸3ml放入试管内,加入浓硫酸2ml,塞紧。

如气泡产生较少,可用酒精灯加热,加速一氧化碳的产生(但不可过热以至液体连续沸腾,因一氧化碳产生过快,动物迅速死亡,血液颜色改变不明显)。

⑷在整个过程中,注意观察上述指标。

(注):一氧化碳产生原理:H2SO4HCOOH CO↑+H2O△⒊氰化钾中毒性缺氧⑴称小白鼠体重,观察上述指标,预先准备1%亚硝酸钠及10%硫代硫酸钠各10ml·Kg-1,以备急救用。

硫氰酸酶(肝)图8-3-1 一氧化碳发生装置⑵腹腔注射0.125%氰化钾9ml·Kg -1,立即观察上述指标。

⑶待小白鼠出现共济失调或竖尾时,将准备好的急救药注入腹腔。

⑷重复步骤⑵,不予抢救。

⑸将三种缺氧实验动物尸体打开腹腔,比较血液或肝脏颜色。

附: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及亚硝酸钠(NaNO 2)急救机制Na 2S2O 3是一种氧化剂,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与氰酸根结合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使细胞色素氧化酶解脱出来,从而恢复细胞的生物氧化功能。

Na 2S 2O 3在体内S 与HCN 结合变成无毒性的HCNS 由肾脏排出。

Na 2S 2O 3+CO 2+H 2O NaHCO 3+NaHSO 3+SHCN+S HCNS ㈤注意事项吸取硫酸与甲酸时,注意不要溅到衣服或皮肤上。

CO 中毒实验完毕后,及时处理CO 发生器内的残余物。

㈥思考题注射亚硝酸盐,所观察指标有改变,为什么?二、呼吸功能衰竭㈠目的与原理本实验通过复制呼吸功能衰竭的病理模型,观察血气和呼吸的变化,并分析其机制。

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内呼吸和气体运输功能。

呼吸衰竭指的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范围的病理过程。

肺通气障碍或/和肺换气功能障碍都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

㈡实验对象健康成年兔。

㈢器材与药品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连接三通的动脉插管,二道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血气分析仪,输液装置。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1%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0-3肾上腺素。

㈣步骤与观察⒈麻醉与固定取兔一只,称重,从耳缘静脉按5 ml·kg -1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

麻醉后将兔仰卧位固定于兔台上。

⒉颈部手术剪去颈部被毛,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作气管插管,再分离左侧颈总动脉,作动脉插管(插管内充满肝素生理盐水)。

分离右侧颈外静脉,作静脉插管,并与输液装置相连,缓慢输入生理盐水。

⒊血气分析用2ml注射器先抽取少许肝素,润湿注射器壁后推出,使注射器死腔和针头内充满肝素溶液,然后略松支动脉夹放血注许,冲去动脉插管内的肝素生理盐水,再用肝素处理过的注射器与动脉插管相连,让血液自动流入注射器内(切勿进入气泡),取血1ml,采血后迅速套上带软木塞的针头,作血气分析。

⒋呼吸运动的描记将张力换能器上的挂钩钩在兔剑突部位的皮肤上,调节挂钩与换能器敏感梁之间的牵引线,使张力适中,且牵引线须垂直。

将换能器与二道生理记录仪连接好。

二道生理记录仪的―时间常数‖置于DC,―滤波‖置于10Hz,灵敏度5mV/cm,走纸速度1mm/s。

描记一段正常呼吸曲线。

⒌复制窒息用弹簧夹将气管插管上所套橡皮管完全夹住,使动物处于完全窒息状态30s,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观察呼吸变化。

立即放开弹簧夹,等10min,待动物恢复正常。

⒍复制气胸于兔右胸第4~5肋间插入一16号针头造成右侧气胸,5min~10min时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同时观察呼吸变化。

用50ml注射器将胸腔内空气抽尽,拔出针头,等10min~20min,待动物呼吸恢复正常。

⒎复制肺水肿从颈外静脉快速(180滴~200滴/min)输入生理盐水(100ml·kg-1),滴注接近完毕时,立即向输液瓶内加入0.1%肾上腺素0.9ml·kg-1,输完全部液体,观察呼吸的变化,并作血气分析。

动物出现明显的血气变化及呼吸变化后,用止血钳夹住气管,处死动物,打开胸腔,在气管分叉处结扎气管以防止水肿液流出,在结扎处以上切断气管,小心将心脏及其血管分离,取出肺脏后用滤纸吸净肺表面,称重,计算肺系数。

正常肺系数为4~5。

肺系数=Array观察肺脏体积、颜色的改变,并切开肺脏,观察有无泡沫样的液体流出。

㈤注意事项⒈取动脉血切忌与空气接触,如针管内有小气泡要立即排除。

⒉复制气胸后一定将胸腔内空气完全抽出。

⒊取肺脏时应避免损伤肺组织,并尽量减少对肺组织的挤压。

㈥思考题⒈实验中复制肺水肿的机制是什么?⒉实验中由气管插管中流出大量液体,而肺系数值增大并不明显应考虑哪些因素?附1:实验性肺水肿的其它复制方法⒈抬高兔台头端,用2ml注射器吸取10%葡萄糖溶液1ml~2ml,将针头插入缺管插管分叉处,缓慢注入气管,造成渗透性肺水肿,5min~10min后放平兔台,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并观察呼吸的变化。

⒉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液体石蜡1ml或油酸0.06ml~0.08ml(用前经水浴加热至37℃左右),观察呼吸的变化,于注射后20min和40min时分别取血作血气分析。

三、急性右心衰竭病理模型制备㈠目的与原理本实验要求掌握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制备方法。

观察复制过程中机体出现的表现,理解其发生机制。

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栓塞剂,经静脉回流至肺脏,并栓塞在肺循环,引起肺动脉高压,即右心室后负荷增加。

如再输入大量生理盐水,使回心血量大大增加,则在后负荷增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前负荷,右心功能则急剧衰竭,症状加重,甚至有腹水,直至动物死亡。

㈡实验对象健康成年兔,2.5kg以上。

㈢器材与药品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呼吸描记装置,心室插管,听诊器,注射器(20ml,5ml,1ml),二道生理记录仪与电刺激器(或MS302-PC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液体石蜡,2.5%尼可刹米,肝素溶液。

㈣步骤与观察二道生理记录仪⒈兔称重、麻醉固定,二道生理记录仪参数见附1。

⒉颈部剪毛,作正中切口,钝性分离颈部组织,作左侧颈总动脉插管(连接动脉压换能器)与气管插管(连接玛俐氏气鼓,并调节好玛俐氏气鼓与张力换能器的距离)。

⒊右侧颈外静脉插入导管至右心房或右心房口(5cm左右)。

通过输液管连上输液瓶和中心静脉压检压计,先使导管与输液瓶相通,保持静脉插管通畅。

或有多导仪实验组用经右侧颈外静脉插入心室插管至右心室(7cm左右),插管的同时开动多导仪描记压力曲线以观察是否插入了右心室,。

此组输液从耳缘静脉处。

⒋观察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心率、心音强度、肺部听诊(有无异常呼吸音)、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见附2)或右心室内压(包括收缩与舒张期压力)、循环时间(由耳缘静脉注射尼可刹米0.2ml·Kg-1,作标记,然后测量从标记到呼吸加深加快这段距离,根据走纸速度计算时间,即循环时间。

⒌用2ml注射器吸取液体石蜡,按0.5ml·Kg-1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同时密切观察中心静脉压(或右心室内压)、血压的变化。

如前者升高或后者下降则终止注射。

⒍复测记录4各项指标。

⒎待血压、呼吸稳定后,以60滴/min的速度输入生理盐水,直至血压降到8 kPa以下。

⒏复测记录4各项指标。

⒐动物死亡后,剖开胸、腹腔(注意不要损伤脏器与大血管),观察有无胸、腹水、肠系膜血管充盈与脏器水肿。

㈤注意事项1.液体石蜡注入速度要慢,否则易引起急性肺栓塞,很快死亡。

2.外加因素或试剂时均要做标记。

3.输入生理盐水过程中可适当加注些液体石蜡。

4.测量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每次要观察与记录实验因素前与实验因素之后的数值。

㈥思考题本右心衰竭模型机体可出现哪几型缺氧表现?其机制是什么?四、失血性休克㈠实验目的1.复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

2.观察兔在失血性休克时的表现及微循环变化。

3.抢救失血性休克。

4.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㈡实验对象健康成年兔,体重2.5~3.0kg。

㈢器材与药品手术器械(手术刀,止血钳,眼科剪,眼科镊,手术镊等),输血输液装置,中心静脉压测试装置,微循环观察装置,气管插管,动脉套管,静脉导管,输尿管导管,记滴器,温度计,注射器(1ml,10ml,50ml)。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微循环灌流液,0.3%肝素溶液。

㈣步骤与观察⒈取兔一只,称重后耳缘静脉麻醉。

⒉将麻醉的兔仰卧位固定在兔台上,行气管插管术、左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外静脉插管术。

⒊经耳缘静脉注入0.3%肝素溶液(2 ml·kg -1)⒋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描记装置连接。

⒌将动脉插管接上三通管,一侧与血压描记装置连接描记血压,另一侧连上放有肝素(约0.1g)的50ml注射器,并暂时夹闭导管,以备放血用。

6.将颈外静脉插管连接水减压计的细塑料导管(导管内充满含肝素生理盐水)。

导管的外端用三通管连上输液瓶和水减压计,用以测中心静脉压和输液。

在测压前,阻断减压计侧管,使导管与输液瓶相通,缓慢输入生理盐水(5滴~10滴/min),保持静脉通畅。

7.行输尿管插管术。

用记滴器记录每分钟排尿的滴数。

8.在右侧腹直肌外缘作长6cm纵行的中腹部切口,钝性分离肌肉,打开腹腔后,推开大网膜,找出一段游离度较大的小肠肠袢,轻轻从腹腔拉出,放置在微循环恒温灌流盒内,用显微镜观察肠系膜的微循环。

9.放血前观察动物的各项生理指标,包括一般情况、皮肤粘膜颜色、肛温、血压、呼吸、心率(快放记录纸)、中心静脉压、尿量、肠系膜微循环等,并作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