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判断题)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判断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试题(判断题)1.定量分析过程大致分为:取样;试样的储存、分解与制备;消除干扰;分析测定;计算分析结果等五个步骤。

(√ )2.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3. 高锰酸钾滴定草酸时,高锰酸钾的颜色消失由快到慢。

(×)4. 氧化还原滴定突跃的大小取决于反应中两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的差。

(√)5.K2Cr2O7可在HCl介质中测定铁矿中Fe的含量(√)。

6. 氧化还原滴定中,溶液pH值越大越好(×)7.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8.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3+/Fe2+电对的条件电势将升高(×)。

9. 氧化还原滴定法适用于具有氧化还原物质的滴定分析(√)。

10. 利用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1.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标准电极电位的决定的(×)。

12.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1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

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13. 在歧化反应中,有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有的元素化合价降低。

(×)14.由于EΘAg+/Ag > EΘC u2+/Cu,故Ag的氧化性比Cu强。

(×)15.电极的EΘ值越大,表明其氧化态越容易得到电子,是越强的氧化剂。

(√)16. 标准氢电极的电势为零,是实际测定的结果。

(×)17.氧化数在数值上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18.氧化数发生改变的物质不是还原剂就是氧化剂(×)。

19.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

20.两根银丝分别插入盛有0.1 mol·L-1和 1 mol·L-1 AgNO3溶液的烧杯中,且用盐桥将两只烧杯中的溶液连接起来,便可组成一个原电池(√)。

21.对电极反应S2O82-+2e2SO42- 来说,S2O82- 是氧化剂被还原,SO42-是还原剂被氧化(×)。

22.金属铁可以置换CuSO4溶液中的Cu2+,因而FeCl3溶液不能与金属铜反应(×)。

23.电极电势表中所列的电极电势值就是相应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24.电极电势大的氧化态物质氧化能力大,其还原态物质还原能力小(√)。

25.在一定温度下,电动势E θ只取决于原电池的两个电极,而与电池中各物质的浓度无关(√)。

2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两电对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决定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大小(×)。

27.改变氧化还原反应条件使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就可以使氧化还原反应按正反应方向进行(×)。

28.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发生标准电极电势高的氧化态被还原的反应(×)。

29.由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而成的原电池,正极总是标准电极电势高的氧化还原电对(×)。

30.对于一个反应物与生成物都确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由于写法不同,反应转移的电子数Z不同,则按能斯特方程计算而得的电极电势的值也不同(×)。

31.电对MnO4-/Mn2+和Cr2O7/Cr3+的电极电势随着溶液pH值减小而增大(√)。

32.电池电动势等于发生氧化反应电极的电极电势减去发生还原反应电极的电极电势(×)。

33.对于电池反应Cu2+ + Zn = Cu + Zn2+,增加系统Cu2+的浓度必将使电池的电动势增大,根据电动势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可知,电池反应的Kθ也必将增大(×)。

34.若氧化还原反应两电对转移电子的数目不等,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氧化剂电对的电极电势必定与还原剂电对的电极电势相等(√)。

35.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氧化剂,若它们都能被某一还原剂还原,一般说来,电极电势差值越大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越先反应,反应也进行得越完全(√)。

36.在25℃时(-)Fe | Fe3+(c1)|| Ag+(c2)|Ag(+)电池中,已知电池电动势为E,若在Ag+离子溶液中加入少量浓氨水,则电池的电动势降低(√)。

37.条件电极电势是考虑溶液中存在副反应及离子强度影响之后的实际电极电势(√)。

38.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电势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电对的电势差,而与溶液的浓度几乎无关(√)。

39.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40.用基准试剂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 75~85℃进行滴定,41.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42.溶液的酸度越高,KMnO4氧化草酸钠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所以用基准草酸钠标定 KMnO4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越高越好(×)。

43.用于重铬酸钾法中的酸性介质只能是硫酸,而不能用盐酸(×)。

44.碘量法要求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45.反应H2+Cl2=2HCl没有发生电子转移,因此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6.标准电极电位是相对于标准氢电极的电位(√)。

47.E0Br2/Br ->E0I2/I-,所以Br2能氧化I2(×)。

48.氧化还原指示剂一定是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

49.氧化还原滴定是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标准溶液的滴定方法(√)。

50.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

51. KMnO4溶液作为滴定剂时,必须装在棕色酸式滴定管中。

(√)52. 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53. 用基准试剂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需将溶液加热至 75~85℃进行滴定,若超过此温度,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54. 溶液的酸度越高,KMnO4氧化草酸钠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所以用基准草酸钠标定 KMnO4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越高越好。

(╳)55.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碘时,应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56.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H2O2时,需通过加热来加速反应。

(╳)57. 用于重铬酸钾法中的酸性介质只能是硫酸,而不能用盐酸。

(╳)58. 重铬酸钾法要求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59. 碘量法要求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60. 在碘量法中使用碘量瓶可以防止碘的挥发。

(√)61. 以滴定反应时自身颜色变化为指示剂的物质称为自身指示剂(√)62. 重铬酸钾是比高锰酸钾更强的一种氧化剂,它可以在盐酸介质中进行。

(╳)63. 分析磷时用的抗坏血酸可提前配制,不需现用现配。

(╳)64. 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都仍在继续进行。

(√)65. 过氧化氢即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66.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67.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是电子在两个电√之间的转移过程。

(√)68. 标准电极电位是指25℃有关离子活度为0.1mol/L,以氢电极点位为零测得的相对点位。

(╳)70.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在于得失电子数目。

(√)70. 同一种反应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时,其产物的价态不相互交换,也不交错。

(√)71. 在浓碱溶液中MnO4-可以被OH-还原为MnO42-。

(√ )72. 氧化还原滴定中,溶液 pH 值越大越好。

(╳)73.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 3+/Fe 2+电√的条件电势升高。

(╳)74. 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是氧化剂或还原剂。

(╳)75. K2Cr2O7可在 HCl介质中测定铁矿中 Fe的含量。

(√)76. 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等于1mol/L时的电极电位,称为标准电位。

它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而变化。

(╳)77. K2Cr2O7法测定铁矿中 Fe的含量时加入磷酸可增大滴定的突跃范围。

(√)78. 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KMnO4是基准物质。

(╳)79. 用间接法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要加入少量的NaOH以维持Na2S2O3溶液的微碱性。

(╳)80.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

(√)81.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电对的E0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

(√)32.高锰酸钾法一般都在强酸性条件下进行。

(√)83.条件电极电势值的大小,说明了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氧化还原电√的实际氧化还原能力。

(√)84. 同一物质在同一反应中可能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可能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85.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若两电对的E0值相差越大,则反应进行得越快。

(╳)36.含有最高价态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87. 碘量法可以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使用。

(╳)88.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89. 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90. 影响反应方向的主要因素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浓度、溶液的酸度、生成配合物或沉淀等。

(√)91. 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其它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

(√)92.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时,最好在碘量瓶中进行,并应避免阳光照射,为减少与空气接触,滴定时不宜过度摇动。

(√)93.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相等。

(√)94. 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95.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是由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标准电极电位的决定的。

(╳)96. 铁能置换铜离子,因此铜片不可能溶解于三氯化铁的溶液中。

(╳)97. 碘量法是利用碘的氧化性和碘离子的还原性进行物质含量测定的方法。

(√)98. 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作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99. 原电池:Pt|Fe2+,Fe3+‖Ce4+,Ce3+|Pt表明是进行了下列反应:Ce4++ Fe2+== Ce3+ + Fe3+(√)100. 用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溶液的酸度过低,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10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决定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在于得失电子数目。

(√)102.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103.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CuS)没有还原性。

(╳)104.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可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105.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

(√)106.在反应Li2NH+H2LiNH2+LiH中,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07.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108.只有氧化还原反应才有电子的转移(√)109.有电子转移的反应一定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其它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