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工业出版社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共

电子工业出版社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共

精选资料第1课《调整照片更完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影魔术手”软件的操作界面。

2、掌握照片的打开、浏览、旋转、调整亮度、对比度和另存为操作。

过程与方法1、体验照片处理的常用方法和过程。

2、通过学生自学探究和教师的讲解,掌握照片打开、旋转、缩放大小和调整对比度及亮度的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2、提高学生利用工具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尝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了解“光影魔术手”的基本功能和两种工作模式。

2、掌握照片的打开、浏览、旋转、调整亮度、对比度和另存为等操作。

教学难点本活动以操作为主,难度不是很大,但让学生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并且形成对照片审美的合理判断,即将照片修复到何种程度才是最合适的,具有一定的难度。

课前准备课件教案素材多媒体演示软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随着数码相机和网络的普及,我们在旅游、聚会、社会调查时都会拍摄一些照片,冲印出来或放到自己的博客上与人共享。

但是拍摄出来的照片有时不如人意,影响了观感。

那么怎么办?我们如何将不满意的照片调整得更完美?通过这节课《调整照片更完善》的学习,我们将找到答案。

下面给大家看两张照片,请同学们找找它们有哪些问题?二、新课教学1、浏览照片教师:Windows 有自带的“图片查看器”浏览图片,但它不能对图片进行加工和处理,今天我们认识一种简单、易用的照片处理软件,它不仅能“旋转”图片、调整图片的亮度和对比度,还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它的名字叫“光影魔术手”。

任务一:打开“光影魔术手”,认识操作界面,并思考:它有哪几种工作模式?教师提示:(1)自学课本2~3页。

(2)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3)示意老师答疑。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2、调整照片方向教师:演示讲解如何在“光影魔术手”中打开指定的照片,并对照片的方向进行旋转。

任务二:调整教师发送的照片方向,让它更便于观看。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强调:工具栏中“保存”和“另存为”按钮的区别。

3、调整照片的亮度/对比度教师:演示讲解如何在“光影魔术手”中对照片的亮度/对比度进行调整。

任务三:调整教师发送的照片的亮度或对比度,让它更便于观看。

学生练习课本第7页“做一做”第2题三、课堂评价1、对课上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2、用屏幕广播对作业进行公开评价。

四、课堂小结讨论下列问题:小结本节课的要点1、你觉得图片处理软件比较实用的功能是什么?2、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请谈一谈你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第2课《修改照片突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分析照片的构图。

2、学会用“光影魔术手”中的“裁剪/抠图”功能处理照片。

过程与方法1、根据构图设想进行抠图、剪裁。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基本构图能力。

2、通过使用“裁剪/抠图”命令处理图片,体验使用软件带来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1、通过对图片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基本构图能力。

2、通过使用“裁剪/抠图”命令处理图片,体验使用软件带来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学会用“光影魔术手”中的“裁剪/抠图”功能处理照片。

根据基本构图原理合理裁剪照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欣赏照片教师全屏广播,课件展示:校园小记者团拍摄记录下的班级“读书之星”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在这组图片欣赏的时候,大部分的照片是非常精彩的,但里面有几张有问题的图片,例如:照片上把很多同学拍在一起,背景杂乱主体不明确;场景过大,获得“读书之星”的同学在场景中的位置偏移或者人物过小。

通过这些照片的参杂,让学生发现照片中存在的问题。

2、点评照片教师:总结学生观看后指出的拍摄不好的照片诊断出的主要问题。

(1)照片过暗(2)背景杂乱,主体不突出(3)人物太小,背景过大教师:可惜时间不能倒流,针对这些问题有没有补救的办法?3、寻找策略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光影魔术手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照片的亮度/对比度,修改照精选资料片拍摄的不足之处。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探究解决剩下的两个问题。

揭题并板书课题:修改照片突主题。

新课教学1、教师演示并讲解:在软件中打开图片,利用裁剪/抠图命令,打开“裁剪”对话框,对图片进行“去背景”的操作。

2、学生练习(1)学生尝试体验用不同的剪裁工具把不需要的背景减掉,只留下需要的照片中的主要人物。

(2)屏幕广播操作步骤提示:A、确定画面主题B、选择剪裁工具C、设置去背景方法(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指点。

3、交流展示教师选择几个学生介绍操作过程,展示处理结果,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4、调整大小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本相关内容,自主实践,完成照片大小调整。

5、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处理好的照片,交流点评。

学生练习课本第15页“做一做”,练习、交流,进一步感受“光影魔术手”软件功能的强大!课堂评价同组学生互查作业,无误后提交作业,师生一起评价(教师和学生交替主持);对课上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用屏幕广播对作业进行公开评价。

一课一评,让学生重视课堂表现,以进一步培养课堂意识,并对最终的综合评价成绩提供较好的根据。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几种照片处理的方法,同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拍摄照片构图的基本原理,这样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就可以避免一些问题,让我们拍摄的照片质量越来越好,主题更加突出。

教学反思第3课《选择照片做封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模板的组合作用。

2、了解文字添加和修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掌握运用模板组合多幅照片的方法。

2、学会添加并修饰文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处理图片的兴趣,完成班级相册的制作,通过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掌握运用模板组合多幅照片的方法。

2、学会添加文字。

教学难点多图边框的制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几天老师拍了很多有关我们班级的相片,准备制作一个主题为“书香班级照片秀”的相册,今天,让我们一起为相册做一个美丽的封面。

揭题:选择照片做封面。

新课教学1、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操作步骤。

2、选择要组合的照片。

教师演示操作打开“光影魔术手”软件,在“多图边框”对话框里选择要组合的多张照片。

提示:按住ctrl键,可以选择不连续照片,按住shift键,可以选择连续照片。

3、选择合适模板教师演示打开“多图边框”的模板选项,浏览“本地素材”中不同的模板效果,选择合适的模板。

提示可以通过“在线素材”上网上载更多好看的模板。

4、调整完善照片的位置和大小教师演示根据模板的样式,运用“方向”按钮调整照片的位置,拖拽改变图片的大小。

5、保存组合好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预览窗口的效果,保存文件到指定位置。

6、添加文字“书”,并修饰。

让学生演示添加文字“书”的步骤,按要求给“书“字加上阴影,并将”书“字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7、继续添加和修饰文字。

教师出示表格,要求完成文字的添加和修饰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8、添加文字边框和底纹。

仿照课本图示,给“五(1)班读书活动“文字加边框,并设置透明效果。

三、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和自我评价。

2、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3、完成课后评价表,自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精选资料第4课《影片片头先制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Windows Movie Maker的窗口组成,掌握导入图片、添加文字和设置动画等技能。

2、掌握保存和发布用Windows Movie Maker编辑视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影片的制作活动,掌握Windows Movie Maker中的部分功能。

2、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视频制作过程(脚本)的学习,养成视频制作前编写影片脚本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Windows Movie Maker的窗口组成,掌握导入图片、添加文字和设置动画的技能。

教学难点区别“保存项目”与“保存电影文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视频“课外活动真精彩”。

2、教师:同学们,把我们的课外活动照片和视频制作成一个影片,与我们的家人一起分享我们学习的快乐吧!揭题并板书课题:影片片头先制作。

二、新课教学【一】添加背景1、学生参照课本“添加背景”章节,尝试导入图片和添加图片。

2、学生演示探究学习结果。

3、练习:快速导入图片并添加图片。

【二】添加片名1、“单击”软件“任务区”中“2、编辑影片”中的“制作片头或片尾”。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制作片头或片尾”对话框。

3、布置第二次探究任务:(1)选择位置。

(2)编辑文字。

(3)设置动画。

要求学生注意看每一个对话框的内容。

4、让学生说说容易产生错误的操作及原因。

【三】发布视频1、讲解“保存项目”与“保存影片“的区别。

2、要求学生“保存项目“并”保存影片“。

3、欣赏个别学生发布的视频。

三、课堂评价同组学生互查作业,无误后提交作业,师生一起评价(教师和学生交替主持);对课上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用屏幕广播对作业进行公开评价。

一课一评,让学生重视课堂表现,以进一步培养课堂意识,并对最终的综合评价成绩提供较好的根据。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影片制作的一般过程,认识了“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并尝试制作了个性化的影片片头。

今后,我们还将深入学习视频制作,以便做出更好的作品。

教学反思第5课《活动片段巧拼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添加视频、音乐素材到“编辑区”。

2、能够为两个影片这间设置过渡效果。

3、了解两种编辑模式的特点。

4、能够将作品保存为电影文件。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利用Windows Movie Maker视频处理软件拼接视频、添加各种效果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制作一件作品,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规划的能力。

教学重点1、添加视频、音乐素材到“编辑区”。

2、会为影片片段之间添加过渡效果。

教学难点1、为影片片段添加过渡效果。

2、将作品保存为电影文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生活中,我们常常用DV或数码相机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精彩瞬间。

这些美好的回忆,往往都是零散的存放在计算机中,有没有想过把它们整理一下,做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呢?1、欣赏由老师拍摄的视频。

(1)欣赏影片片段。

(2)欣赏合成后的影片效果。

2、提问:请同学们来对比一下观看的影片哪个更好?好在哪儿?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电影制作的神秘面纱,揭题并板书课题:活动片段巧拼接。

二、新课教学教师:电影的制作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导入素材—拼接视频—添加过渡—添加音频—发布影片教师:在制作作品时,需要先导入所需要的活动片段。

1、学生依照课本自主操作。

2、请学生上台示范。

学生总结将视频导入收藏区的主要步骤。

教师:视频素材成功导入到“收藏区”后,如何把这些素材合成一个完整的视频。

任务一:将视频拖到工作区1、教师示范:将四段视频片段按顺序拖到工作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