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项目4: 库存控制解析

4项目4: 库存控制解析


成品产出
转换过程:半成品产出
投入环节
成品
市 场
用户对零 件的需求
总装 工序
部件
部装 工序
零件
加工 工序
原材料 外购件
独立需求
从属需求(非独立需求)
从属需求

相关需求库存管理:这种需求实际上是由成品生产所形 成的物料需求,与成品的需求之间有确定的对应关系。 其中数量关系可以用物料清单表示,说明成品所需零部 件的构成;时间关系可用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运输 时间等通过计算确定,这部分是生产计划所要控制的对 象,是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的一部分。

安全库存的数量与需求及供应的不确定性、企业 希望达到的服务水平有关。

在途库存也称运输库存:处于相邻两个工作地之 间或相邻两级销售组织之间的库存,包括从供应 商到工厂、从工厂到配送中心或顾客以及从配送
中心到零售商等等。

在途库存的数量取决于运输时间以及该期间内的
平均需求,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预期库存:为应对将来可能发生某些事件而持有 的库存。如涨价、季节性需求增长,所以要持有 预期库存。
费 用 总费用曲线
库存持有成本 (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
订货成本 0
品。或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
与储存” 。

制造业企业的库存一般可分为:原材料、产成品、 零部件、低值易耗品以及在制品。 在服务行业,库存一般指用于销售的有形商品以

及用于管理的耗用品。

(一)按其在生产和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划分
(二)按库存的作用划分 (三)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征划分
T
需求率 Q1 Q2 Q4
IP/OH
库 存 量
安全 库存 0
Q5
Q3
P =P Q =P — 訂貨量 =…… = P Q ≠ Q ≠ Q ≠ …… ≠ Q P — 订货间隔期 11 2 i 3 3 nn i 2
L1 P1
L2
P2
L3 P3
L4
P4
L5



1)訂貨間隔期是固定的(通常按季、月、周来划 分),但每次訂貨批量是變化的。 2)可以制订统一的采购计划,将一段时间企业需 要采购的物品汇总采购,以获得价格折扣的同时, 节约订货成本。 3)每次訂貨的提前期可能是變化的。订货提前期 随着订货产品品种和每种产品批量的变化而变化。 4)有最高(不变的)目标库存量(T)。

(2)从同一供应商订购多种物品,可以把订单综 合为一份采购单,可以减少订购及运输成本,使 物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对于供应商来说也更为
方便。

(3)只在观测时刻知道库存水平IP即可。在Q系 统中,必须随时知道库存水平,以便判断是否到
了再订货点,为此需要频繁地更新库存记录。而P
系统中则没有这种必要,这对于中小企业以及手
3.缺货损失费:库存不足造成的销售收入损失、 停工待料损失、延期交货对需方损失赔偿等。


4.货物成本

(一)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二)价格折扣模型

假设条件:


1)需求是已知且稳定的;
2)交货时间(订货提前期)是已知的; 3)一次订购的货物在同一时间整批到达; 4)没有数(批)量折扣; 5)订货费用与订货批量无关,即订货费用固定; 6)库存持有成本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以平均库存为计算依据; 7)如果及时订货,完全可以避免缺货。



5)库存控制的关键是确定订货间隔期。

在定期观测系统中,再订货数量以每种库存物品 所设定的目标库存水平为基础。目标库存水平等 于再订货数量加上现有库存量和预计到货量(已 订购但尚未到货的数量),再减去预期的订购提 前期需求量,即:Qi=T-IPi。

在一个配送中心里,有5台36寸彩电的积压订单。 当前库存量为0,而现在到了观测时间。在目标库 存量T=400台以及预定到货量为100的情况下,订 购数量应该为多少?

独立需求库存管理:由于需求时间和数量不是企业本身 所能控制的,所以只能将不确定的外部需求问题转化为 对内部库存水平的动态监视与补充的问题。

(一)库存的作用
(二)库存的代价

1)改善服务质量(按时交货、快速交货); 2)节省作业调整的费用; 3)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防止原材料供应延迟); 4)可以从数量折扣中得到优惠; 5)均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6)节省订货费用; 7)防止脱销,满足需求的变化。
工控制库存的企业来说非常合适。

任务三:独立需求库存的控制模型

一、与库存控制有关的成本


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三、经济生产模型


四、什么时候以经济批量再订货
五、定期订货模型

1.订货或设置成本 2.库存持有成本 3.缺货成本 4.机会成本 5.货物成本

1.资金成本:库存物资占用资金所形成的成本, 如利息支出;
原 材 料
原 材 料
工序1 在制品
工序n
成 品
成 品
成 品
供应商
制造企业
配送中心
零售商

1.周转库存 2.安全库存 3.在途库存 4.预期库存

周转库存的产生是由于管理者为了使包括库存的 持有及订购两种成本合计的库存总成本最小化的 目的。

当生产或订货是以每次一定批量,而不是以每次 一件的方式进行时,由于批量而周期性地形成的 库存就是周转库存。

货商生产时间、货物发出后在途时间、到货验收入库时间
等),订货到达(计划库存量由于领出减少到最低)后补 充库存(库存量又达到最大)。
R= 日需求量×订货提前期 +安全库存 R— 再订货点
L—订货提前期
库 存 量
R
安全 库存
Q—订货批量
消费率 (斜率)
L1=L2t =L = 订货间隔: ≠t3≠…… ≠tn 3t n 1≠ 2……=L

解:R=订货提前期内的平均需求量=25×4=100箱
IP=OH+SR-BO=10+200-0=210箱 由于IP大于R,不需要再订货。

1)每次订货批量(Q)是固定的。批量大小根据使 总库存成本最低来确定。
2)相邻两次订货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间隔期的 大小取决于需求量的变化情况。 3)假定订货提前(周)期(LT)不变。订货提前 期是指从提出订货到货物验收入库所需要的时间。 4)最高库存量和最低库存量是变化的。 5)库存控制的关键是确定订货批量和再订货点。

任务二: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系统

库存控制系统是指用来监控库存水平、确定应维
持的库存水平、决定库存补充的时间及订购批量
大小的整套制度和控制手段。

库存控制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时候再订货?
一次订货的批量是多少?

根据以上两个问题,独立需求库存控制可以分为两种 类型:

一是定量控制(连续观测)系统,通过观察库存是否

1)形成库存成本(资金占用、租金、损耗等);
2)库存会掩盖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使这些问题 不会暴露出来,系统也得不到及时的改进。这些 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工人缺勤、技术不熟练、 纪律松弛、现场管理混乱、计划安排不当、生产 控制不健全、供应商供应不及时、交货不及时等 问题。
水位高低:库存大小

(1)每种物品的观测频率可能各不相同。对每种 物品区别对待,可能节约总的订货和库存持有成本。 (2)固定批量在有些情况下是理想的,或者是必 需的(例如:批量折扣、车载量、物料搬运等)。 (3)较少的安全库存。Q系统的安全库存只需能够 应付订货提前期内需求的不确定性即可,而P系统 的安全库存不仅需要应对提前期内需求的不确定性, 还要应对订货间隔期内需求的不确定性。
项目四:库存管理

任务一:库存管理的基本问题
任务二:独立需求的库存控制系统
任务三:独立需求库存的控制模型
任务四:库存控制方法

任务一:库存管理的基本问题

一、库存的概念 二、库存分类 三、库存利弊分析

所谓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 源,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的物

解:IP=OH+SR-BO=0+100-5=95(台) Q=T-IP=400-95=305(台) 即应订购305台,可使库存量达到目标库存水平。

基本区别:连续观测(定量订货)系统是“事件 驱动”,而定期观测系统是“时间驱动”。连续
观测(定量订货)系统是当库存量减少到规定的
再订货点的事件发生后,才进行订货。
相关需求或非独立需求是企业内部物料转化过程中各环 节之间所发生的需求(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

特征:这种需求在时间和数量上取决于顾客对最终产品 的需求(或订货),一旦订货通过协议确定下来,这项 订货产品所包含的一切物料需求,包括零部件、原材料
等可以通过计算精确确定其需求数量和需求时间。因此,
从属需求不是独立的、不可控的需求。


库 存 量
R
安全 库存
消费率 (斜率)
Q
Q
Q
L1
L2
L3
时间
t1
t2
库 存 量
消费率 (斜率)
目标库存Q1 Q2Fra bibliotek安全 库存 L1 t P+L L2 t 时间

(1)库存量补充是定期进行的,系统管理简便。 员工们可以留出一天或一天中的部分时间,集中
精力完成这项特定任务,提供标准化的拣货及发
运时间。

1)原材料是指来自组织外部(通过采购获得),并 直接用于生产最终输出品的物品、商品和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