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恶劣时对孩子的影响
林文采博士《萨提亚模式专业证书课程》分享
作者:劳俊铭推荐人:王晓莉
在萨提亚一阶段里,林文采博士提到,在一个家庭里,妈妈强势,爸爸弱势,特别是当他们关系非常恶劣时,对孩子的影响。
当我听到老师讲这个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有被触动的,只不过我父母的关系比较好,不属于恶劣的范围。
就算这样还是会对也有影响,因为我妈妈在家里比较强势,爸爸比较弱势,我现在是属于比较强势的。
感谢林文采博士让我看到了。
在一个家庭里,妈妈强势,爸爸弱势,父母关系恶劣时对女儿的影响比较大。
如果妈妈强势,爸爸弱势,父母关系恶劣,他们生下了一个女儿,在这样的家庭里,女儿看到的是爸爸受妈妈的欺负,爸爸很可怜,这时候女儿的心里会有一个渴望,希望可以拯救爸爸。
但是最终的结局是,无论女儿多么努力,多么挣扎,她是无论如何也拯救不了爸爸的。
她带着这份未完成的拯救踏入了她的婚姻,她会尝试拯救她的丈夫。
研究表明,1/3的女人可以自我成长,放下拯救者的身份,在婚姻里寻找比较强势的男人,不再重复父母的模式。
2/3的女人是不会自我成长的,她们寻找弱势的男人,希望拯救丈夫,重复原生家庭里父母的模式。
把拯救爸爸失败的渴望转变到拯救丈夫身上。
这样会弄得夫妻关系非常不好,甚至恶劣。
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被另一个人拯救。
在一个家庭里,妈妈强势,爸爸弱势,对儿子的影响。
如果儿子很强势的话,他可能会和妈妈对着干,经常不听妈妈的话,所谓的很叛逆。
妈妈说东他说西,妈妈越是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是喜欢去做。
如果儿子弱势,他会受妈妈的控制,一切都听妈妈的,妈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主见。
儿子希望爸爸可以改变,可以强势,可以保护自己。
但是这种情况下爸爸是很难改变的。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爸爸强势,妈妈弱势,并且他们关系非常恶劣,甚至出现家暴的时候,对儿子的影响大过对女儿的影响。
对女儿的影响:女儿看到爸爸是这样对待妈妈的,女儿会害怕婚姻,害怕男人,因为从小到大都是看着妈妈受爸爸的欺负,从父母的相处模式里学会了男人是可怕的,男人是不好的,女儿长大后会恐惧婚姻。
这也是女同性恋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爸爸强势,妈妈弱势,父母关系太糟糕时,儿子希望可以保护妈妈,当看到父亲打妈妈的时候,儿子希望可以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去保护妈妈,可是当儿子这么做的时候,爸爸会非常的生气,他打儿子是会比打妈妈更严重的,甚至可能把儿子活活打死的。
儿子知道他保护不了妈妈,也不敢保护妈妈。
妈妈也是希望儿子可以保护她,可是当受丈夫的家暴时,妈妈是会紧紧抱住儿子的。
妈妈过后会向儿子哭诉,告诉儿子她的痛苦。
儿子的心里是隐藏了非常多的愤怒的,一方面他希望妈妈可以改变,一方面他知道妈妈是不可
能改变的。
一方面他希望自己可以保护妈妈,一方面他也知道他保护不了妈妈。
他痛苦纠结。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儿子希望可以拯救妈妈,但是儿子拯救得了妈妈吗?
受这样家庭的影响,儿子长大后,希望可以找一个相对弱势的女人,希望可以拯救妻子。
刚开始他会对妻子非常的好,但是他内心对妻子有一个期待/印象,他想把妻子塑造成他心目中的样子,这个时候妻子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如果妻子是非常听话的,她会非常愿意配合丈夫的要求。
很多女人都挺傻的,经常把控制当成爱。
如果妻子是非常有个性,非常不听话的,就会出现夫妻之间经常吵架,甚至丈夫就会变成像他爸爸一样的人,对妻子家暴。
你想做家庭里不良模式的终结者吗?你愿意成为家庭里终结没
有功能的姿态/语言/行为的人吗?终结者的意思是终结家庭里没有功能的沟通姿态/行为/语言,做一些对家庭好的,对关系有效果的事情,而不是一再的重复旧有的不良的模式。
父母常重复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熟悉的型态,即使那些型态是没有功能的。
爸爸妈妈经常做一些没有用的事情,即使他们知道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可是他们还是经常做,因为这些是他们熟悉的,所以他们重复熟悉的东西而不是好的东西。
这就是习惯性重复。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妈妈强势,爸爸弱势,他们生出来的女儿相对来说也会比较强势,她会找一个相对弱势的丈夫,他们生下来的女儿往往会出现偏差行为甚至精神疾病。
如果一再的重复这种模式,对
第三代人来说是最危险的。
当你看到你的家庭是这种模式的时候,你还想让这种模式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吗?
如果我都做不了终结者,那我又有什么资格批评我的父母?我现在的时代比父母的时代更好,我有更多的资源,父母的时代是非常困难的,非常不容易的。
我可以做家庭的终结者吗?爸爸妈妈要改变比我困难多了!如果我都不能改变,我凭什么希望父母改变呢?当你可以这样想的时候,你会对父母有更多的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