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完美版推荐1

统编版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完美版推荐1

清晰,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记人婉而有致,简而精, 曲而达,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关于史书体例(一)
•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 •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战国策》。
故事背景
• 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
秦四。楚国战败。
秦晋之好
• 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
亡,历经卫、齐、曹、宋、郑、楚、秦等诸侯国。
• 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
左传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
史《春秋》的顺序,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 事外交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 《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秦晋围郑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 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 。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 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临危受命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围郑的理由: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寥寥25字隐含的信息: ①写出形势紧迫:
“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郑国危在旦夕——兵临 城下,形势严峻; ②写出围郑原因: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 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③写出驻军位置:
烛之武一言,贤于十万师。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知人论世
•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约公元前442),春秋末期鲁国人,史学家、文学家、思
想家和军事家。代表作《左传》以及现存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
• 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
• 司马迁称左丘明为“鲁君子”。 •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关于史书体例(二)
• 4.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 5.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 6.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了一个历史事件始末
的史书体例。如《通鉴纪事本末》。
识字正音
• 氾南 • 共其乏困
佚之狐 阙秦
夜缒 逢孙
划分文章层次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
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 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 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 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公元前630年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识文断义】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 拜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
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
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 郑国对您有好处,怎么会冒昧地用(亡郑这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件事)麻烦您。越过晋国来把远方的郑国作
【识文断义】
晋侯、秦伯围郑, 以其无礼于晋,且 贰于楚也。晋军函 陵,秦军氾南。
【交代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
以:因为,介词 于:对,介词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词短语后置句) 贰:从属二主(如逆子贰臣) 军:驻军(名用动) 【思考】:
1.秦晋联合围郑的理由是什么?
2.你从课文的叙述里读出了哪些隐藏 的信息?
给重耳。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 晋文公。
• 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
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即由此出。
春秋
•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春秋”本来是春秋时
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 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 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却记录了各国的事,实际上是一部通史。 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

崤山
新郑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识文断义】
于:对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
辞:推辞
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师必退。”公从之。辞【曰故:事发展犹】:尚且 无能:没有能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今武临危用受:命重用
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是:这(代词)
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2.烛之武为什么要先“辞”后“许”?
烛之武先托言请辞,流露出对自己年轻时未被重用的牢骚与不 满。而郑伯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救国安危,晓之以理。烛 之武最终的“许之”,更突出其顾全大局,忠贞爱国的品质。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
过:过错
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
而:连词表转折, 却
然:可是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许之(省略主语)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统 编 版 语 文 -烛之武 退秦师 完美版 推荐1 【PPT教 研课件 】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