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
………… 师:剩下的问题中有没有相同、相似或者相包含的问题,能不能把他们
进行筛选归类? 生:可以的 师:谁来当筛选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操作,剩下的同学当评委,你们看
看这两位筛选师在整理归类当中是否合理恰当?并提出你们的意见和建 议,好不好? 两名学生上台操作
《人民币》开题指导课教学现场图片
二、注重学生有序思考,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条理
清晰的统筹实践活动过程,从而完成课题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明显特征之一是该课程实施的全过 程都十分突出其开放性,就课程目标而言,面向每一个学生 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就课程内容而 言 ,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 化;就课程结果而论,学生全部活动中的体验是多层次、多 角度、多方面的。由此可以进一步而言,活动时间随活动的 变化而变化,很难规划在某一时间完成某一任务;活动空间 也是开放的,“世界即教室”“教室是解决问题的实验室”。 某些活动可能是在学校“教室”里完成的,某些活动可能是 在大自然“教室”里进行的,某些活动可能进入互联网“教 室”,在虚拟的空间自由穿梭。活动管理更是开放的,有学 生自我管理、有学生小组管理、有教师的管理,也有班级学 校,家庭共同参与。
《 做 情 绪 的 主 人 》 主 题 梳 理
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进行思维 训练、能力训练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学 会观察,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需要有创新 意识、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观察能力;需 要经过发散、提炼、概括,从而得出自己的见 解。这对观察能力、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创 新精神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例:《人民民币》开题指导课
“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 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 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 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 步。”
------爱因斯坦
选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课题的选 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 展方向和命运(研究有无价值,研究能否顺利 进行),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
课例:《人民币》开题指导课
《人民币》开题指导课
交流谈话,引出主题 师生互动,提出问题 整理筛选,确立课题 自主分组,初拟计划
课前谈话 上课切入 揭示主题
激发前概念 引出质疑点 自主提出问题
观察思考 整理筛选 形成课题
自主分组 初拟计划 交流评价
《人民民币》开题指导课教学实录片段一
片段一: 师:谁来说说看了这4张图,有何发现? 生:那两张上字的顺序不同,左边一张的字是从右往左排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这是书写方式不同。 ( 出示一张现在流通的一元纸币图片,圈出“中国”两字) 说说有何发现? 生 :一张上是现在我们写的字,一张是古文字。 生:一张上是简体字,一张是繁体字。 师:还有发现吗? 生:每张纸币的颜色不同。 师:还有补充吗? 生:图案也不同 师:认识这些图案吗? 生:那个50元人民币上的是黄果树大瀑布。其他,其他的不知道(生笑) 师:除了图案还有什么发现? 生:钱上还有防伪标记 师:你这是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来的吧?在这里看不清楚的,你所了解的防伪标记是什么样子的? 生:空白处有水印, 师:人民币上的防伪标记就只有一个水印吗?(教师用询问的眼神看学生),有同学在点头,是不是只有水
《汽车与生活》小 组计划思维导图
《汽车与生活》小组 计划思维导图2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 杨燕萍老师 课例《粉笔》
北京成果体现
《 关 于 口 香 糖 的 调 查 》
精心准备 尽心付出 全心守候
对孩子而言, 成长的态势远比他 的高度更重要!
坚守是收获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的发展历程,面临过, 并还在面临着许多讨论和争论,这对一 项改革事业来说是正常的,必然会发生 的。辛运的是,我们坚守在这块阵地上 的教师正是这开拓创新的引领者和实践 者。
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
系统思考的点、线、面、体及其表达
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 吴哲
课例:《人民民币》开题指导课
谢谢大家!
印是防伪标记看来值得再探讨。 师: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钱币上的年份不同……
《人民民币》开题指导课教学实录片段二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人民币,说到现在同学们心中一定有 许多问号了吧?……跟同桌交流,提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用油性 笔写好贴在黑板上……
学生讨论交流,书写问题,粘贴板书
《人民民币》开题指导课教学现场部分板书图片
一、注重学生发散思维,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 生由点及线、再由点及面的系统思考整理问题, 从而确定研究主题
《人民民币》开题指导课教学实录片段三
师:有没有哪个问题是接下来我们无法进行研究的? 生:钱是谁发明的?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钱币历史悠久,不知是谁发明的。 师:很有研究价值,但涉及的范围太广,不仅是人民币,还涉及全世界的钱币 以及中国古代钱币的发源。我建议等我们研究完前面的问题,这个同学的问题 可以关注一下。 生:钱是如何制造的?(有学生在嘀咕,这是不能研究的。)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不可以研究?(请那个嘀咕的学生) 生:如果研究出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造钱了。(笑声) 师:是啊,我们都成富翁了,金融市场混乱了,真有道理!尽管我们不可以研 究人民币怎么制造,但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人民币是什么样子的? 师:说说你们在筛选过程中是怎么想的? 生:我们根据老师提供的关键词,把相似的相同的,相包含的归成一类。 师:在筛选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生: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造人民币?”该放哪里,所以单独列开了。 师:筛选师说完了,其他评委的意见呢? 生:应该把“为什么造人民币?”和“人民币在各国的利用价值”放一块。 师:说实话,我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其实它是人民币制造流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