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308省道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跨308省道立交桥施工组织设计

K201+968.01跨308省道立交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1.1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锡林浩特北至白音库伦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2009 ]893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白音库伦至桑根达来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2009 ]892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桑根达来北至正蓝旗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2009 ]891号)。

1.1.2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于2009年7月对本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

《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锡林浩特至白音库仑段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1030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白音库仑至桑根达来北段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1028号)、《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桑根达来北至正蓝旗段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09]1029号)1.1.3国家、铁道部和当地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

1.1.4铁道部铁建设〔2009〕226号文《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

1.1.5内蒙古铁道勘察设计院关于改建锡林浩特至正蓝旗铁路工程相关图纸及工程数量。

1.1.6 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范、验标及施工指南等。

1.1.7本投标人的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劳动力及技术装备、专业化程度、机械设备实力、综合生产能力等。

1.2编制原则1.2.1 以满足合同条款要求,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确保工期、诚信守诺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合同工期、施工生产安全为出发点,本着安全、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按照ISO9000、ISO14000、OSHMS18000标准建立质量、环境、安全体系要求运作。

1.2.2 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1.2.3 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原则,制订各项工程施工技术组织和安全组织保障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1.2.4 以确保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1.2.5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原则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

1.2.6加强施工管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降低工程成本。

2.工程概况及工程数量2.1工程概况跨308省道大桥设计为1-24m+3-32m+1-16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中心里程K201+968.01,本桥位于R=800m的缓和曲线上及i=0.52%坡道上,为单线桥,曲线布置采用平分中矢法布置,桥台顶平置,梁全部斜置。

该桥全长153.50m,0#台台尾里程K201+891.01,5#台台尾里程K202+044.51。

基础类型为摩擦式钻孔桩基础, 0#台、5#台设计桩径1.0m,1#~4#墩桩径1.0m, 0#、5#桥台为T形桥台,1#~4#墩身为单线等截面圆端型桥墩。

曲线数据为:R=800m,L=150.0m,ZH:K200+685.42,HZ:K202+072.37。

本桥防护:0#台、5#台采用人工挖孔桩上加冠梁的防护形式防护既有的线路,2#墩采用钢板桩防护308省道公路。

本桥施工的特点是308省道公路从本桥下第三孔穿过,公路与本桥成45度交角,施工本桥2#墩时先要对既有的308省道公路进行改移。

地质构造:表层为粉土及砾砂,其下层为细砂、中砂。

水文特性:地下水,地表水均无腐蚀性。

2.2主要工程数量人工挖孔桩防护390.5m,C25砼851 m3,钢筋39.59T;冠梁C25砼137. m3,钢筋6.88T;钢板桩防护11.4T;钻孔桩1539 m,C30砼1208.73 m3,钢筋66.59T;承台30砼561.28m3,钢筋15.37T;墩台35砼758.89方,钢筋24.07T,垫石C40砼7.4 m3; M10浆砌片石425方;32梁8片,24米梁2片,16梁2片。

3.施工方案3.1施工队伍308省道立交桥共设6个施工队:专业的挖孔防护队20人,钢板桩防护队8人, 308省道公路改移土方队10人,钻孔桩施工队11人,桥涵施工队30人,架梁施工队25人,这些施工队按工程的需要先后进场。

3.2施工用电该桥靠近高压线路,协调后可以就近接入高线电,设置一个变压器接入工地。

3.3施工用水本施工区段地下水丰富,在附近打井取水,满足生产及生活用水。

3.4施工便道308省道公路从该桥下穿过,运输利用308省道,交通方便。

3.5施工场地308省道桥下场地开阔,施工队伍进场后营地建设设在桥旁。

在308省道北侧、铁路既有线的右旁侧平整出一块场地,砼拌和站、原材料场地、钢筋加工场地、生活区均设在此。

砼拌和站、原材料场地、钢筋加工场地、生活区用砼硬化地面,场地其他地方用15cm厚的碎石铺设地面。

砂石料、钢筋存放场地设物资标示牌,标明物资规格、进场日期、材料厂家等信息,拌和站旁设砼配合比标示牌,生活区驻地必须设消防器材。

场地四周设文明施工等字样。

在施工场地、308省道公路两侧拉出警戒带,施工期间严禁人员上道施工;并在距桥两侧各100m、200m处308省道公路路肩旁设“前方施工,注意慢行”和“限速**公里”等标示标志牌。

沿场地四周和308省道公路坡角两侧挖设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

3.6防护桩施工方案3.6.1人工挖孔桩防护施工在0#、5#台施工前要对既有线进行防护,防护采用人工挖孔桩上加冠梁的形式。

人工挖孔桩径为1.25m,净间距为0.5 m,最长的人工挖孔15.5 m,最短的5 m,0#台人工挖孔为14根,桩长173 m;5#台人工挖孔为16根,桩长217.5m;总计390.50m。

桩基顶上用冠梁把桩基连为一体。

人工挖桩期间对既有的铁路限速25Km/h。

与各产权单位签署施工协议。

3.6.2施工工艺流程人工挖孔桩:确定挖孔桩的位置——开挖第一节桩土方——成孔检查——支第一节护壁模板——浇筑第一节护壁砼——架设垂直运输架——安放吊运桶——开挖第二节桩土方——成孔检查——支第二节护壁模板——浇筑第二节护壁砼——逐层往下循环作业——成孔冠梁:人工开挖基坑——凿桩头、整平桩顶——按设计要求调整桩顶钢筋——放线定位——绑扎冠梁钢筋——立模——浇注混凝土———拆模——养护3.6.3施工准备3.6.3.1施工机具准备根据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和确定机具停放场地提供依据,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用的机具比较简单,主要有:①卷扬机和提土桶12套,用于材料和弃土的垂直运输以及供施工人员上下工作使用。

②护壁钢模板10套。

③镐、锹、土筐等挖运工具。

④插捣工具,用于插捣护壁砼。

⑤应急软爬梯。

⑥防护对讲机若干、限速及施工作业牌若干。

⑦吊车1台、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切断机1台、电焊机2台、钢筋调直机2台、插入式振动棒4台。

3.6.3.2人员准备①人员上场后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施工安全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记录在案方可施工,施工期间人员不得随意更换,若更换人员必须重新培训后方可上岗。

对特殊工种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无上岗证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②项目部成立专门的挖孔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张清文,技术负责人蒋琨,施工员杜金城,安全员陈志怀。

根据施工的工程特点和进度计划要求,合理的安排施工班组,明确责任。

③做好工人进场教育工作,按照劳动力需要量计划,分别组织各种工种的工人进场,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工人明确各项规章制度。

④计划投入1个专业挖孔队3个班组劳动力20人,其中2个班组专业挖孔人员16人, 1个班组4人负责制造钢筋及灌注砼。

⑤专业防护人员2人,设2个工作面,每个工作面设1个防护人员。

3.6.4人工开挖方法①施工前先用彩条布在既有线路肩的外侧拉出一条警戒带,人员、机具施工期间不得超越警戒带,在0#台和5#台各配备专业的防护人员警戒了望,如遇列车通过,通知孔中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并爬出地面。

列车过去后,再继续挖孔。

图一护壁结构图②在0#台、5#台处测量放出要人工挖孔的位置,做好编号,并用木桩做出标记。

③0#台、5#台各放一个班组同时开挖,每个班组8人,班组内每4人为一小组,每小组一天安排2~3桩流水作业,保证每根桩每天开挖一模,施工时共成立4个小组流水作业。

④防护桩净间距0.5m,开挖时采取间隔开挖的方式,严禁相邻两个桩同时开挖。

⑤采用短把的镐、锹等简易的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石块或比较硬的土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进行施工。

垂直运土,人工开挖孔位处架设脚架,人工摇动轳辘提升运土。

每进尺1m浇筑砼护一次,即1m为一个施工段,当桩孔深度超过6m时用鼓风机和输风管向孔内送入新鲜空气,提土桶或吊笼上下保持畅通。

桩孔较深无法看清施工作业面时用橡皮电缆12V以下照明。

⑥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地下水,可在孔内挖个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边抽水边开挖。

⑦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孤石或其他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进行施工。

3.6.5护壁施工①护壁施工采取一节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或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灌混凝土和下一节挖土操作。

混凝土用人工或机械拌制,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采用如图一护壁形式。

②砼护壁强度等级为C25,护壁厚度为150mm。

③护壁施工时每根桩用一套组合式模板,分块拼装而成,拼装后上口的内直径为桩的直径,下口直径为桩径加100mm,高度为1000 mm。

④护壁砼按配合比现场搅拌,再用吊桶送入孔内浇灌,浇筑时,先用钢钎插捣后,再用锤敲打护壁模板。

以保证砼密实。

⑤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⑥每节护壁均应在当日连续施工完毕。

⑦护壁模板的拆除宜在24h之后进行。

3.6.6钢筋笼加工安放钢筋笼在现场制作,钢筋笼按实际桩长进行配料加工,主筋搭接下料时,可分段制作。

制作时搭接焊的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的长度应为1000 mm。

为确保钢筋笼吊装安全,采用汽车吊安放钢筋笼。

3.6.7灌注混凝土钢筋笼安放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砼灌注。

1.1、混凝土采用吊车吊装料斗灌注混凝土,混凝土应符合《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1.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cm~19cm,采用减速串筒,灌注混凝土,减速串筒对准中心。

1.3、孔内混凝土可利用其自由坠落捣实,混凝土灌注顶面时人工用抹子抹平。

3.6.8人工挖孔安全卡控措施①由于靠近既有线施工,地上人员严禁在轨道上坐卧休息,施工工具严禁侵线。

②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③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基坑内吸烟,不准在基坑内使用明火;④每工作4小时应出孔轮换,轮换时由现场负责人统一安排;⑤孔口配合人员应集中精力,密切监视孔内情况,积极配合孔内人员进行工作,不得擅离岗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