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路立交桥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

某路立交桥桥施工组织设计word文档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市河***路立交节点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线路分册;2、*市***路立交节点改造工程施工图设计桥涵分册3.规范、规程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D60-2004)。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3—2007)。

3)《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 11-93)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O62-2004)。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2000)。

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二、编制原则:1.对本工程全部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组织和部署。

2、本工程为*****工程改造工程,在施工期间应保证**路、**路车辆通行,安全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

2.本工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珠江立交桥加宽改造,二是******路立交桥新建互通立交的匝道工程及**路两侧新建及改建辅道工程,三是**路与**路立交桥桥面罩面工程。

前两个部分是施工进度控制的重点。

3.桥涵工程主要突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架设的工艺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本工程为现状**路珠江路立交节点改造工程,主要设计工程为跨线桥拼宽与河滩路主线加宽及辅道、匝道设计。

1、道路工程**路互通式立交位于**路与**路、英阿提路交叉处,交点桩号为K0+353.954,交叉角度94°0′46″被交路上跨**路,为一条东西向的城市次干道。

立交型式为长条形苜蓿叶互通式。

珠江路立交北起桩号K0+000,终点桩号K0+800,全段长度800米。

**路东西两侧设置辅道,西侧有现状辅道,辅道抬抬升段后与之接顺,东侧新建辅道。

被交路改建长段485.82O 米,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0+485.82。

2、桥梁涵洞工程本工程桥梁涵洞工程包括**路立交桥加宽、两座涵洞、两座人行天桥。

**路跨线桥部分在保留原老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双侧拼宽,采用三跨25米简支结构与一跨10米的现浇空心板结构,新建拼宽部分为单侧7.25米,改建后全桥总宽36.5米.右偏角度94.013°。

上部结构为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梁高1.3米,中跨梁长24.138米,边跨梁长24.508米,中梁与边梁宽度为2.4米,箱梁间采用现浇湿接缝连接,湿接缝宽度均为40厘米,现浇空心板宽7.6米,板长9.94米,板厚0.9米,1号、2号墩采用结构形式基本与原结构相同,为倒T盖梁接立柱形式,盖梁高1.1米,宽2米,立柱采用直径1.4米的圆形截面,下设2米厚C30钢筋砼扩大基础.3号桥墩采用墙式结构,墩厚3.1米,上部墩帽采用倒T形式,下设1.5米厚C30钢筋砼扩大基础,桥台下部结构采用重力式桥台,台身高4-5米左右,桥台台帽厚为50CM.采用钢筋砼结构,台身采用C30混凝土结构,下设1.5米厚C30钢筋砼扩大基础,基础下均设置10厘米厚C15素砼垫层.人行天桥:为保证行人跨越珠江路西侧新建的匝道,需修两座行人天桥,人行天桥采用预应力钢筋砼小箱梁,跨度30米,梁高1.4米,梁宽4米,引桥梯道采用钢筋砼连续梁,梁高0.5米,两跨为一联,涵洞工程:在**路立交桥东侧,新建两条匝道与河滩路进行互通立交通行,采用填土路基形式,为保证行人通行,在新建匝道上修建两座盖板涵,三、工程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车速本立交主线设计速度同所在路段,即河滩路主线80KM/h。

匝道设计速度为30KM/h,回头曲线部分按20KM/h设计,被交道路珠江路设计速度为40KM/h。

2、平纵设计指标立交区内**路平曲线为R=3015m,辅道平面线型与主线一致东西两侧平曲线半径分别为2995.75和3034.25。

匝道平曲线最小半径为21米,设计D 匝道回头曲线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25米,被交线线型为全直线段。

**路纵断面设计按照原路面结构主线加铺层14CM厚度进行控制,道路最大设计纵坡为2.18%,最小设计纵坡为0.61%,道路最大填高24厘米,最小填高7CM,设计纵坡均满足《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中的相关技术标准.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型20000m, 凹型16000m.**路辅道自桩号起点处抬升,抬升段长度为340米,抬升段后开始与河滩路纵坡顺接,在桩号K0+475.6处与**路完成顺接.辅道最大纵坡2.9%.最小纵坡0.8%,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型2000m, 凹型2000m.匝道最大纵坡3%,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型1500m, 凹型900m,匝道设计线为行车道中心线.被交线:被交线**路纵坡按原路面铣刨2CM加铺4CM进行控制制,最大设计纵坡为 3.063%,最小设计纵坡为0.4%.竖曲线最小半径: 凸型1600m, 凹型2000m横断面**路:中央3米分隔带+212.25米机动车道+2×1.5米分隔带+2×8米辅道.将现状5.25米绿化带调整为主线机动车道拓宽3.75米,新建分隔带1.5米及改建8米的辅道,道路总宽度46.5米.机动车道路面横坡单侧采用单向1.5%,分隔带采用单向1%.匝道:横断面分为单向双车道8.5m(2×3.5米机动车道+2×0.25米路缘带+2×0. 5米护栏)和双向四车道15.5米(4×3.5米机动车道+2×0.25米路缘带+2×0.5米护栏),横坡分别采用单向1.5%和双向1.5%。

被交线:36.5米=中央0.5米分隔带+2×14.5米机动车道+2×3米人行道+2×0.25米护栏。

超高方式:**路、**路无超高、匝道超高绕匝道设计线旋转。

4、路基设计1)路基边坡设计:挖方边坡采用1:1.0;填方采用1:1.5.2)根据道路纵坡,结合现状地质土层,机动车道拓宽、新建匝道及辅道,需要进行换填,换填厚度不应小于100CM。

3)路基边坡:受城市用地限制,高填方路段均为重力式或钢筋混凝土挡墙。

4)路基压实度(主线、辅道、匝道)分隔带、硬路肩及土路肩的路基压实度应满足路面结构底面以下0~80CM,压实度≥97%;80CM以下到地基表层,压实度≥94%。

5、路基防护工程主线(辅道抬升段)、被交路桥头、部分匝道设置了重力式挡土墙和加筋砼挡土墙。

挡墙顶宽50CM。

挡墙顶设置防撞护栏。

防撞护栏上的伸缩缝应与挡土墙上的伸缩缝一致。

6、路面结构设计本工程路面结构设计分为:主线旧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厚度设计和拓宽机动车道路面、辅道路面结构设计、被交线沥青加铺层设计和匝道路面结构设计。

主线两种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内标准路面累计设计轴载次数取值相同(1950)万次。

1)**路主线旧水泥砼路面沥青加铺层厚度设计上面层采用5cmSMA-16改性(SBS)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下面层采用7cmAC-20C中粒式聚脂纤维沥青混凝土粘结层采用2cm(应力吸收层)2)拓宽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上面层采用5cmSMA-16改性(SBS)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下面层采用7cmAC-20C中粒式聚脂纤维沥青混凝土联结层采用8cmAM-25C沥青碎石基层采用30CM水泥稳定层底基层采用30CM天然砂砾3)匝道路面结构设计上面层采用5cmSMA-16C改性(SBS)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下面层采用7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30CM水泥稳定层底基层采用30CM天然砂砾4)被交线**路路面结构设计**路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2CM,加铺4CM细粒式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C型)5)隔离带硬路肩结构设计6CM花砖铺砌3CM细砂干铺基层采用31CMC15水泥混凝土底基层采用12CM天然砂砾五、工程工期要求计划开工日期20**年*月**日,工期为4个月,竣工日期为20**年*月**日。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平面布置1、生产生活场地布置项目经理部设在**路立交桥东侧与**路辅道左侧的空地上,采用彩板房搭建,分区域搭建办公区、生活区、钢筋加工区、库房、机械停置区等。

2、施工用水、电及通讯联络方式本工程处于****市区,移动通讯网络发达,施工现场采用手机作为通信联络方式。

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采用城市给水管网供水。

施工用电按业主指定地点接取城市电网。

3、本工程砼采用商砼。

4、**路立交桥预制相梁在预制厂统一预制,涵洞盖板在预制厂统一预制。

L2、L3人行天桥箱梁现场浇筑。

5.项目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图见下图)项目经理部设施工技术组、质量安全组、试验组、统计核算组、财务组、物资设备组、后勤组。

施工技术组负责工程的施工技术、测量放样、对外协调、征地拆迁,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质量安全组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报验及安全检查;试验室负责工程的全部试验和检测;统计核算组负责工程计量、统计、验工计价、合同管理;财务组负责工程的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物资设备组负责工程物资采购及机械调配。

后勤组负责生活供应等。

5、施工作业层组织项目经理部设五个施工队,全部由专业施工人员组成。

1、路基施工队、路面施工队、桥涵施工队、箱梁预制队、挡墙施工队。

6、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7、投入本工程的主要试验设备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在熟读设计文件并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详细的工程地质情况、工程环境、征地拆迁的进度情况和工程总工期的要求,编制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旬日施工进度作业计划,要求计划进度指标能最大满足施工生产的实际,同时编制计划时又必须满足工期提前预留不可预见而影响工期的时间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工期保障措施,确保工程工期目标的实现。

本工程计划20**年*月**日开工,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重新编排计划进度,以便能按时完成该工程。

充分储备各工种劳动力资源,根据工地实际情况,组织进场。

进场前对主要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并配备足够设备储备,以保证机械发生故障时修理及时到位。

对工程所用的材料及半成品应尽量获取样品,进行各种测试,以便不影响施工进度。

对完工的工作量进行验收脚业主和监理呈报,以争取业主方的资金及时到位,以保证有购买原材料的资金。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第一节道路施工测量一、施工测量道路施工中,控制测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施工质量,需认真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执行。

在工程开工前,组织专业测量技术人员认真制定测量方案和方法,并做好测量设备仪器及人员的准备。

测量仪器均须完好且必须有定期校验证明书。

制定符合本工程特点的测量方案,对线路导线点及水准点桩进行复测。

复测使用全站仪、水准仪进行,对重要的控制桩移出施工断面,所设栓桩应不受施工影响,并予以醒目标识,且加以认真保护,作为施工全过程中控制路线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