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糠醛生产工艺简述
工艺流程
玉米芯→
稀硫酸→
→低沸物
→高沸物、盐类等杂质
工艺说明:
从水解釡里排出的醛汽温度在170℃左右,经初馏塔塔底换热后再经冷凝器冷凝形成原液(原液温度控制在95℃以下,醛水共沸点℃)。

含醛7-10%的原液经初馏塔蒸馏,得到含醛约90%的毛醛,毛醛再经过脱水塔、精制塔得到%以上的合格产品。

目前,从毛醛到精醛的回收率能达到%。

醛汽中含有少量的醋酸和甲醇。

初馏塔塔顶要求>90%,塔底要求<%,液相进料时的浓度为7-10%。

方案一、由全冷凝改成部分冷凝,减轻初馏塔负荷,节省蒸汽消耗
现行的冷凝方案是醛气经冷凝器全部冷凝为95℃以下的原液,原液再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得到90%的毛醛。

因原液含醛低,水分较多,所以初馏塔的处理负荷高,正常生产时几乎24小时不停。

从整个流程上看,原液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所以此方案的最初想法是通过控制醛汽温度,使部分含醛气体不形成原液而直接冷凝成毛醛,以达到降低初馏塔负荷和减少蒸汽消耗的目的。

具体方法是从初馏塔换热出来的醛汽先经两个废热锅冷凝,控制醛汽的出口温度在98℃(醛水共沸点℃,在此温度下糠醛和水的共沸气体不会冷凝),使其大部分水在此冷凝下来,醛水共沸气体以不凝汽形式从废锅排出,再进入另外的冷凝器冷凝直接形成毛醛。

改造前后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改进前冷凝流程图
不凝汽排空
方案二、改变进料状况,节省蒸汽和循环水的消耗
目前的进料状况是液体进料,醛汽先经冷凝器冷凝成液体(温度≤95℃,低于醛水共沸点℃),蒸馏时用蒸汽加热到醛水共沸点以上,达到提纯的目的。

醛汽经历了先冷凝后加热的过程,其中存在能量浪费。

正常生产时,蒸馏塔每天约耗蒸汽12吨。

如果该成气相进料就可以同时节省蒸汽和循环冷却水的用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现用初馏塔的参数为:塔径:1000mm;塔板数:25;塔板类型:浮阀塔;原液处理量:h;进料位置为第7块塔板,水相回流为第3块塔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