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文化与礼仪

西方文化与礼仪

1、西方文化中的西方,从地域上讲,主要是指欧洲,自18世纪以来开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是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和罗马的法律组成;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共同汇合而成的。

而这一切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和流。

2、长期以来,在一般的观念中,古希腊和古罗马被视为是西方文明之源。

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是19世纪以来流行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所造成的一种偏见。

西方文明与其说是源于希腊的克里特岛,不如说是源于古代近东地区,特别是两河流域。

3、肥沃的新月地区在上古时期就孕育出了一连串的灿烂文明,其中尤以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最为著名。

作为人类文明的曙光,他们的出现对人类文明,特别是西方文化进程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4、两河流域:两河流域,史书通常根据希腊人的称呼冠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区域。

其历史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地域,北到巴格达,南至以巴比伦城命名的巴比伦尼亚。

广义的两河流域则包括今天的叙利亚、伊朗的部分地区和整个伊拉克。

5、两河流域文明从萌芽发展到辉煌,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苏美尔人作为最早创造出城市文明的人,是当之无愧的人类文明的开创者。

6、苏美尔最有创见的国王是在乌尔第一王朝当政的吉尔伽美什,他因其不凡的生平和业绩成为《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主人公和不朽的英雄。

7、阿卡德人国王乌尔纳木颁布了《乌尔纳木法典》,是迄今所知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8、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个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而永垂青史。

9、巴比伦之囚: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期间进入全盛时期,公元前586年灭亡了居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大王国,将犹大王和数万名上层犹太人掳至巴比伦,制造出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历史事件。

10、“空中花园”被列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1、希腊哲学家希罗多德把埃及形容为“尼罗河的馈赠”。

由于埃及人民的生存与繁荣都与尼罗河息息相关,尼罗河不仅是埃及人心目中的神圣之物,而且主宰和规范了埃及人生活和思维方式。

12、较之两河流域文明的动荡和紧张,埃及文明更多是以恒久和宁静著称。

13、埃及艺术是一种以永恒为目的的艺术,他的一切创作都有一个以崇拜死者为核心的宗教目的。

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最为著名的是她的建筑艺术。

其中以用作古埃及统治者陵墓的金字塔为代表的建筑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的瑰宝。

建于4500年前的胡夫金字塔毫不犹豫地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14、神庙则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又一光辉体现,在众多神庙中,位于底比斯古城北部的卡尔纳克神庙最为庄严宏伟。

15、为什么希伯来人可以“一以贯之”之势一直延续到今天?(人数少力量薄,但文明能延续到今天?)西伯来人除了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建立过自己的家园,享受过主权民族的生活,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她一直是强权的凌辱对象,是其他民族的迫害对象。

这样一个“弱小”的民族,凭借着对民族理想的执着,对信仰的固守,对自身文化的不断营造,因为其坚信言词的力量远胜于刀剑的力量。

以其在思想和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文明领域发出其巨大且又影响深远的声音,让世人深切感受到她的存在。

16、应许之地——古迦南地,即今日所通称的巴勒斯坦地区。

“希伯来”指的是自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那边过来的人。

17、三代族长:亚伯拉罕、以撒、雅各。

史称“族长时期”18、摩西带领希伯来人逃离埃及。

19、希伯来历史上第一位国王是扫罗。

希伯来人在著名的大卫王的带领下,完成了对异族的征战,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统一王国。

大卫王被视为希伯来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

大卫王死后,其子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兴建犹太教的圣殿。

圣殿在耶路撒冷的建造和启用是希伯来民族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

20、所罗门王去世后,希伯来人内部的不和和对权力的争夺使得希伯来统一王国一分为二。

北方王国,以色列王国;南方王国,犹大王国。

21、罗马统治者为了防止犹太人再进行反抗,宣布禁止又太热在圣地圣城居住,自此,犹太民族进入长达1800年的“大流散时期”。

22、一神论:“一神论”思想是犹太民族的独特创造,也是犹太教的本质。

犹太教认为宇宙间只有一个神,一个唯一的神,一个独一无二的神,除此而外,没有其他神的存在。

据此,犹太教从一开始就彻底否定了当时近东地区到处流行的多神论,反对崇拜多神和崇拜偶像。

23、契约观:契约观是犹太教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神学观念。

它与一神论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契约观”认为,犹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内在的、无可奈何的“血缘”关系,而是通过一种外在的、经过思考的“约”的形式确定的关系,是通过犹太民族选择上帝,上帝选择了犹太民族这样一种“双向选择”而确定下来的关系。

24、犹太教的律法数量众多,其核心是“摩西十诫”。

25、为什么英国诗人雪莱说:“我们都是希腊人。

”(或:为什么说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源头?)(1)古希腊所创造的文明依旧是西方人能够从中感觉到自我的最初源头。

把现代西方人和古希腊人联结起来的是希腊人对人类自身的认识。

希腊人是第一个把人置于宇宙中心的民族。

(2)近东文明关心的焦点总是聚焦在神碦和似神的统治者身上,而希腊人则不同。

希腊人不再把人视为是神碦一时心血来潮创造出来的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微不足道的对象,也不是帝王可以随意摆布的奴隶。

希腊人逐渐意识到社会问题实际上是由人类自身引起的,并且只有人类才能解决。

在希腊人看来,人在这个世界上起着某种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对自身的行为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知道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普罗太戈拉德意喊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口号。

(3)新的思维、新的世界人生观使得希腊人能够在所有创造性领域驰骋,在几百年不断塑造自身文明的过程中,她所达到的高度在一些人看来至今无人能及。

(4)希腊诗歌、文学、雕塑、艺术以其精湛和优雅成为后世作品的楷模和评判准则。

西方近代一切文明的胚胎:政治制度、哲学思想、文艺样式、民主观念可以说均孕育于古希腊文明。

西方人从希腊人那里继承了政治模式和具体实施办法、对人的行为的看法,哲学严谨性的追求,科学探究的方法,审美批判标准等。

简而言之,希腊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在文化上所取得的成就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5)希腊人所创造的文明,特别是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文明,其基础是建立在平等、理性、乐观、世俗和人文等人类最为崇高的理想之上,因而具有人类文明的崇高性和元典精神。

(6)它的存在不仅对西方文明的内容和走向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且具有决定性的,而且成为烛照后世的伟大文明遗产。

她所具有的价值,已经超越时空,是每一代人和每一个民族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可以一次又一次进行挖掘并从中获得宝贵启迪的伟大文明。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希腊文明成了西方文明的一个最重要源头。

26、爱琴文明的发祥地是爱琴海最南端的克里特岛。

爱琴文明包括: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7、“黩武精神”主导着斯巴达人的社会生活,斯巴达人的男子完全脱离生产,唯一的职责是习武和打仗。

斯巴达人自称是“平等人的公社”。

斯巴达的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基础上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28、雅典被众口一词地视为希腊民主制的典范。

29、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应该是她的戏剧。

戏剧作为古希腊最早创造出来的一种文艺样式,起源于希腊社会流行的酒神祭祀。

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和戏剧。

3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

最著名的喜剧家是阿里斯托芬《巴比伦人》和《骑士》。

31、古希腊艺术的精华部分是在雕塑。

个体雕塑中,米隆的《掷铁饼者》、波里克利特的《持矛者》、普拉西特列斯《科尼多斯的阿芙洛狄忒》。

3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并不是希腊人中的第一位伦理哲学家,但却是第一位给西方哲学的发展以划时代意义的哲人。

他一生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的道德和善。

他认为人放弃对人类自身的研究而去专注研究自然是不守本分,应着意去改造自己的灵魂,成为道德完善,情操高尚的人,不断追求智慧和真理的人。

33、柏拉图最著名的学说理念论:柏拉图认为在人们感觉到的现象世界的后面还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一个比日常经验到的世界更为高级的世界。

它是现实世界的原型,是抽象的、自有永有的、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

与现象世界相比,理念世界具有不变性、永恒性和绝对性,是完善、理想的,是鉴别真善美的真正标准。

理念是原型,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它的摹本。

世界有三种存在方式:理念、形式和感觉。

34、希罗多德的历史著作《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一部真正的历史著作。

35、罗马文明以自己的厚实、伟大和创造性,与希腊文明一道成为欧洲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共同源头。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36、公元前27年被史学家视为是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的开端,因为在这一年,屋大维成为罗马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获得“奥古斯都”的尊号,成为当时罗马唯一的全权统治者。

37、十二铜表法:为了平息平民对贵族垄断立法权和任意解释习惯法做法的不满,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450左右制定和颁布了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该法之所以被冠以此名是因为公布的法律条文是刻在12块立在罗马广场的铜表上。

法律公开,法律条文明确的思想由此得到初步确立。

38、哈德良万神殿反映了罗马人的创新能力。

凯旋门和纪念柱则是罗马建筑的创新形式,是罗马统治者炫耀自己战功的纪念性建筑。

39、鉴于基督教是源于犹太教,并全盘继承了犹太教的典籍《圣经》,因此一神论是其基本教义,但是一神论在基督教中演化成“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40、丕平献土:最早在中世纪欧洲政治上留名的是被称为法兰克王国的加洛林王朝,公元751年法兰克(矮子)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继位,建立了这一王朝。

丕平作为报答,两次出兵意大利,使罗马教廷获得一块归其统治的土地,史称“丕平献土”。

41、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他们借口反对异教徒,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部地中海各国进行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侵略战争。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1)十字军东征打破了东西方之间自中世纪以来的长期隔绝封闭状态。

(2)十字军东征向基督教世界展示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多彩的世界。

(3)十字军东征开创了一种向外拓展和冒险的精神。

(4)十字军东征使欧洲人重新发现了亚洲。

(5)十字军东征对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君主权力的加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6)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人由对宗教的迷信和盲从转向怀疑,人们开始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宗教和“异端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