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中天大酒店火灾概况及反思土建与水利学院09级土一安俊江200900202001 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也带来不少忧患,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高楼巨厦大多存在消防隐患, 总结高楼火灾的经验和教训, 可为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重庆中天大酒店火灾损失较轻且无人员伤亡, 其经验是防火设计周密妥善, 酒店管理较重视防火演练和消防官兵水平优秀, 而教训是不可轻率更改建筑重要部位的使用功能, 须及时清理烟道油垢和应按规范设置消防电梯功能等。

只有在设计、审核、施工、管理有机配合, 且总体防火计划认真落实下, 高楼的防火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新的世纪带来城市建设新的繁荣, 不断涌现的高楼巨厦把城市装点得千姿百态。

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 早在20 世纪90 年代, 已涌现数百幢高楼, 近年来,不仅高层酒店、写字楼林立, 商住楼群更是成片拔地而起, 其旧貌换新颜的速度令人惊叹! 然而, 这些高楼巨厦也增添了不少的烦恼和忧患。

由我国的建设实践和消防现状可知, 各大城市许多高楼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消防隐患, 有的还相当严重, 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其原因可追究到多个方面: 一是有些设计人员防火安全素质偏低, 导致不少建设工程的防火设计考虑不周而产生问题; 二是施工单位控制施工质量措施不力甚至偷工减料; 三是修建过程中甲方擅自更改防火设计乃至削减、取消一些消防设施。

或者, 为降低造价而选用价廉质劣的消防产品; 四是建成后被改变使用功能或违规装修, 致使原有防火设计被任意改动或遭到破坏; 五是建成后急于开业营利, 未经消防验收便投入使用, 以致存在的消防问题得不到整改; 六是大楼管理忽视消防, 而保养维修又不及时, 致使一些消防设备形同虚设。

以上的多种情况, 都将构成消防隐患。

高层建筑在19 世纪末诞生以来, 有过许多辉煌的成就, 但也经历了不少灾难, 在难以计数的大火灾中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 如日本千日酒家、巴西焦马大楼、韩国大然阁饭店等火灾, 动辄死伤上百人, 经济损失也极为严重。

美国世贸双塔的燃烧垮塌, 更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

我国高层建筑真正的飞速发展, 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但也遭受了不少火灾事故的侵袭。

由我国上世纪末火灾状况可知, 高楼巨厦的灾情相当严重, 早至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湖南燕山酒家、深圳端溪酒店火灾, 死亡人数均达数十人之多。

近年来恶性火灾更是不断, 2000 年1 月湘潭金泉大酒店火灾死亡10 多人, 3 月焦作录像厅火灾死亡70多人, 当年12 月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死亡竟超过300人! 这些恶性火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 有关部门也不断采取多方面有力的措施, 在建筑的设计、审核、施工及验收等多方面也更为严格。

在为数众多的高楼火灾中, 有的造成了重大的伤亡损失, 而有的却受损较轻, 究其原因, 其防火设计及管理水平的优劣是关键的一环。

以下, 对重庆中天大酒店的火灾进行探析, 其经验教训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中天大酒店火灾概况该建筑为重庆商社大厦的高层主体部分。

大厦地处渝中区解放碑步行商圈的中心地带, 与重庆百货大楼、大都会商厦等遥相对应,其位置甚为显要。

商社大厦总建筑面积约为57000 m 2,总高度达127 m , 系一超高层综合楼。

地下四层为车库、人防及设备用房等, 地上一至六层裙房主要为各类商业营业厅, 是为新世纪百货大楼, 其中设有一贯穿六层的异形中庭, 内部空间开朗而通透。

七至三十二层为主楼, 即中天大酒店, 设有客房、餐饮、娱乐等多种用房。

其建筑造型高大挺拔而又不失精巧秀丽, 可谓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超级大厦。

该大厦对防火安全进行了周密的设计: 其四周均有车道, 主楼亦有充分的登高扑救面。

地下及各层裙房均以防火墙和防火卷帘进行严密的防火分区。

其主楼每层面积约1000 m 2, 设有三座防烟楼梯间及二台消防电梯, 另还设有5 台客梯及一台观光电梯。

同时, 其有关的消防设施如正压送风、机械排烟、自动报警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系统等一应俱全。

因此, 该大厦具有保障防火安全的能力。

中天大酒店火灾是重庆直辖以来发生的首例高层建筑火灾。

在2002 年12 月1 日凌晨, 酒店13 楼西餐厅厨房用火时, 烟囱高温使排烟管道内的油垢发生燃烧, 14 层排烟道周围业主放置不当的可燃物随即被引燃起火, 烟火又通过排烟道所在的变形缝内的业主自行加建的弱电综合布线井向上蔓延而成灾。

同时, 烟火还沿烟道蔓延至22 层风机口喷出, 其波及之处玻璃幕墙爆裂破碎。

火灾发生后, 酒店员工先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并拔打119 报警。

与此同时, 还紧张有序地组织旅客向室外疏散。

市119 指挥中心于清晨6 时38 分接到火警后,随即出动大量消防兵力和车辆赶至现场, 在酒店人员的积极配合下, 经过约3 小时的奋力扑救将火势扑灭。

历时数小时的火灾虽然造成了一定损失, 但却无一人伤亡, 且火灾后经过短期整改便又投入正常使用, 这在众多高楼火灾中也是很少见的。

因此, 有必要总结经验教训以作参考借鉴。

2 经验的总结中天大酒店的火灾损失相对较少, 主要是得益于防火设计的周密与完善。

在起火后, 感烟探测器及时向消防中心报警, 使管理人员能迅速采取相关措施。

同时, 自动喷水头也纷纷启动而发挥灭火作用, 总共启动50 余个喷水头, 以14 层为最多, 超过0.8 米高的吊顶内部所设喷水头也启动了数个, 及时保护了吊顶空间。

烟热上至18 层后, 由办公、酒店之间的分区防火门缝隙窜到酒店部分, 其通道中的喷水头也随之爆裂而阻挡烟热。

从而, 有效地控制了袭入酒店部分的火势。

与此同时, 通道内的机械排烟也及时开启, 为其中的疏散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空气环境, 且通道中的方向指示灯和安全出口灯也全部打开,照亮了整个疏散通路。

三部防烟楼梯间的正压送风系统也全部开启,将浓烟拒之于防烟前室的防火门外, 旅客及工作人员则沿着双向疏散的路线到达各楼梯间, 安全地撤到室外地面。

顺便提及, 走道中一道下垂约20 cm 的梁起到良好的挡烟作用, 其失火一边的喷头俱爆裂喷水, 而梁另一边的喷头则一个未爆。

此例也可佐证挡烟垂壁确有良好阻挡烟热蔓延的作用。

由上可见, 其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的妥善安排和各种消防设施的及时启动和运行, 对疏散、灭火和救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 消防电梯在工作约1 小时后突然停止了运行, 其教训将在下节中论述。

这次高楼火灾中酒店人员表现较好, 究其原因, 重视消防管理和进行消防演习功不可没。

酒店有关部门在平时便注重消防知识学习和加强消防管理, 且每年结合“11.9”开展活动。

在火灾发生当年的11 月9 日,还按市消防总队的要求进行了消防演习, 400 多名员工在模拟的火灾中经历了考验, 大大增强了实战能力。

二十余日后, 当真实的火灾袭来时便能沉着冷静应对,其进行报警、灭火和组织疏散、配合扑救等做得迅速准确有条不紊。

火灾发生时员工立即用手动灭火器材进行初期灭火, 又迅速向消防部门报警, 还逐一通知客房旅客并将其带至防烟楼梯间疏散, 仅在半小时便使300 多名客人到达安全地带。

同时, 部分员工还和迅疾赶来的消防队员相配合, 在扑救战斗中发挥了有效的作用。

在火灾之后, 酒店方面又及时对消防的“软、硬件”进行整改提高,一方面组织所有员工到火灾现场吸取教训, 并人手一本消防手册进行学习。

同时, 还对有关消防“硬件”做检查及整改。

因而, 火灾10 天后便又顺利通过消防验收而开业。

由于赢得广大旅客的信任, 其住房率不降反升而达90% , 对消防管理的重视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2.3 业务素质高的消防官兵当酒店员工向市119 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后, 总队负责人立即调动数个中队和市特勤大队的180 余名官兵, 乘18 辆消防车火速赶到起火现场。

在火场指挥部的调动下兵分几路: 有的上到起火楼层进行扑救, 并引导和安排旅客进行疏散; 有的登上数十米高的云梯, 对起火楼层进行灭火和冷却外墙; 有的则进入大楼消防中心指挥并监控各种消防设施的运行; 交警总队也调出数十名警察维护现场秩序⋯⋯。

在军民合作和内外夹攻下, 火势约在3 小时后被成功扑灭, 其火灾损失亦降到甚低的程度。

以上事实说明, 在现代城市中, 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消防队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是建筑防火安全的可靠保障。

3 教训的吸取建筑重要部位不得轻率处理。

中天大酒店13 层为餐厨用房, 在设置厨房的铁皮烟道时, 有关部门只从方便出发, 通过一段水平排烟道将其引入大楼的重要部位——变形缝处双墙空间, 又转为垂直烟道, 穿越多层变形缝楼面直上22 层屋面。

同时, 其弱电综合布线也在变形缝空间另一端穿越多层, 这些都是不能允许的。

更为不妥的是, 在变形缝处层层双墙空间内又自行安排票据室、贮存间等功能用房, 这可说是错上加错! 由于在上述空间中有着大量的可燃物, 当排烟道内起火的高温将14 层烟道旁的可燃物引燃着火后, 由于弱电综合布线穿过变形缝旁楼板的洞口四周并未填实, 烟火则由烟道和综合布线周围的缝隙向上层蔓延,同时又引燃上层的可燃物, 从而造成一场火灾。

由此可见, 对建筑重要部位轻率处理, 并随意改变其功能, 便留下了危险的隐患。

厨房烟道油垢应该及时清理。

追溯过去, 国内外烟道中油垢起火引起火灾有无数先例, 然而有关部门和人员却很难从中接受教训。

中天大酒店13 层厨房的烟道通过较长的水平段才转入变形缝空间中垂直而上, 其中油垢集结十分严重,加之平时又疏于清扫, 炉火高温引燃其中油垢酿成火灾则势在必然。

火灾后消防部门指出: 仅在近段时间, 重庆市已有不少餐饮店都不同程度地出现烟道油垢引发火灾的险情, 幸而及时扑救才未造成大祸。

整改中按照消防部门“要经常清理油垢”的要求, 在烟道水平段易积油垢之处开设了数个清扫口, 其上铁皮小门亦作了防火密封处理, 以防烟火窜出而造成危害。

消防电梯功能须按规范设置。

在此次火灾中各种消防设施都充分发挥了作用,唯消防电梯在运行一个小时后停止了工作。

火灾后检查发现, 虽然井道底部已设有排水措施, 但由于电梯安装存在问题, 楼层中的消防扑救用水流入井道时, 使墙上及轿厢顶部的控制系统因进水而损坏失灵, 导致消防电梯停止运行。

与此同时, 还发现另一未曾预料到的严重问题: 电梯厂家因对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理解不深, 而擅自取消在紧急状态下外墙按钮的呼叫功能,火灾时只有由人员在轿厢内按住按钮门才开启, 手一松则门又关闭。

这样的程序设置使消防电梯在火灾时几乎完全失去作用: 各个楼层的消防队员根本不能呼叫和控制消防电梯, 而轿厢内即使有人又怎知何层需用消防电梯?! 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在整改中, 一方面按规范要求加强各控制系统及按钮的防水密封处理, 以及加强前室门口的挡水措施,还对其紧急状态下的控制程序进行了更改, 使消防队员能在各层消防电梯前室中操作呼叫按钮而使用消防电梯, 按需要迅速到达其它层进行扑救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