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说课稿
顺昌一中张晨曦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一)》。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平行四边形性质是在学习了平行线和全等三角形,中心对称之后编排的,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
通过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的过程中,渗透学生类比,分类,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是在利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突破重点的方法: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学会用类比的方法,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操作,从直观上得到性质,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推理论证得到性质。
2、学生情况分析
首先是学生心理特征,八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表现的特点。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要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是学生的知识特征,本班学生动手能力强,合作交流能力融洽,但在归纳概念和性质时不够严密,而且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上都比较薄弱。
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步步引导,处处设疑,让学生主动交流,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归纳,形成概念和定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突破难点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的变换,并进行推理论证。
使学生由直观的视觉认识提升为感性认识,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确定: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
②数学思考: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解决问题:
通过学生的数学体验得出性质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④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媒体设计
A :动手操作法:布置学生准备好平行四边形纸片进行实验操作,分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B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课题的引入使用了非富的图片,创设情景。
在探究平行四边形概念和性质的过程中使用了几何画板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
在应用新知时显示活动内容,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四、课堂结构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可采取学导式的教学结构: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始终贯彻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并且紧密围绕着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展开,注意突出了新课程、新标准的要求。
首先以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引入,学生能积极的观察,并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归纳出概念,其次在探究性质的过程中,又能通过动手操作得到性质,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推理结论。
最后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想一想”学生能切实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真正的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