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非相干光处理
U(x, y) Ui(x, y)
i
U(x, y) Ui(x, y)
i
也就是合成复振幅满足复振幅叠加原则。然而人
眼、感光胶片或其它接收器可感知的是光强,即
合成复振幅绝对值的平方:
2
I( x, y) U( x, y) 2 Ui ( x, y)
i
Ii Ui ( x, y)U j( x, y)
另外,当用激光照明一个漫射体时,物体表面上各点 的反射光在空间相遇而发生干涉。由于漫射物体表面 的微观起伏与光波长相比是粗糙、无规的,因而这种 干涉也是无规的。当用相干光照明漫射物体时,这个 物体看上去总是麻麻点点的,这就是散斑噪声。
由于以上两种噪声的存在,导致相干光处理的图 像与斑纹重叠,结果总不令人满意,有时甚至把 信号淹没。噪声问题成了相干光信息处理发展的 严重障碍。
平均效应。这样一来对应于上式中第二项是与时间有关的,在
非相干情况下其平均值为零,即有:
I Ii
i
由此可知,非相干处理系统是强度的线性系统,满足强度 叠加原理。
因此,相干光处理与非相干光处理系统的基本区别 在于:前者遵循复振幅相干叠加,后者遵循强度叠 加原则。
显然,复振幅可取正负或其它复数值。即:相干光 处理系统有可能完成加、减、乘、除、微分和卷积 积分等多种运算,特别是能利用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性质,在特定的频谱平面上提供输入信息的空间频 谱,在这个频谱面上安放滤波器,可以方便而巧妙 地进行频域综合,实现空间滤波。
(2) 输入和输出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是以光场复振幅分布的形式在系统中传
递和处理,要求把输入图像制成透明片,然后用激 光照明。这就排除了直接使用发光二极管(LED)阵列 等作为输入信号的可能性。
真实情况下大部分信号以非相关光照明方式提供 。现在已广为使用的光学与电子学混合处理系统,可 以直接使用这类非相干信号。
N
Eni 0
i 1
另外,不同噪声之间互不相关,因此有
N
E ni n j
i 1
0, i j
2, i j
式中 2为噪声方差 ,称为标准偏差 , 表示平均噪声水平
I N 2s2 N 2
由上面分析可知:单一通道上的信噪比为 s2 / 2 当引入N个通道后,信噪比为 Ns2 / 2 因此,多余通道的引用使信噪比提高了N倍。 关于这一点在光学系统中是容易理解的。
(3) 激光是单色性极好的光源,因此相干处理系统 原则上只能处理单色图像,对彩色图像的处理几乎 无能为力。
8.1.2 非相干光学处理系统的噪声抑制
非相干光学处理系统对噪声的抑制作用,是从通信理论中的
多余通道的概念发展而来的。例如发送某个信号用了N个信息
通道(如同时用几路电话通道来传送一个电话),那么第i个通道
而在非相干光学处理系统中,光强只能取正值。故 相干光学处理信息的能力比非相干光学处理系统要 丰富得多。这就是为什么一般采用相干光而不是非 相干光进行信息处理的主要原因。
然而,相干光学处理也有几个固有缺点:
(1) 相干噪声和散斑噪声问题
(2) 输入和输出中存在的问题
(1)相干噪声和散斑噪声问题
在光学系统中(如透镜、反射镜和分束器等)不可 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如气泡、擦痕以及尘埃、指 印或霉斑等。当用相干光照明时,这些缺陷将产生 衍射,而这些衍射波之间又会互相干涉,从而形成 一系列杂乱条纹与图像重叠在一起,无法分开。这 就是所谓相干噪声。
扩展光源引入的多余通道
扩展光源引入的多余通道
用三个互不相干的点光源代表单色空间非相干扩展光源, 光源放在准直透镜LI的前焦面上。显然,不同点光源发出 的光经准直透镜后将通过不同的路径到达像面。不同路径 的光所成的像是相互重叠的,也就是不同通道上的信号是 相同的。
扩展光源引入的多余通道
在图中的第三通道中,透镜表面的尘埃挡掉了来自物体某一部位 的信息,但它还可以从另外两个通道传到输出面。另外,即使系 统内各处都有尘埃或缺陷,但由于不同的路径所通过的光学系统 的区域是不相同的,即不同通道上的噪声分布不相同,而这些通 道上各光场之间互不相干,故输出平面上的噪声是不同通道上噪 声的强度相加,最终的结果就是对噪声的平均。因此用空间非相 干扩展光源可提高输出图像的信噪比。
的输出信号为:
ai s ni
式中ni为第i个通道上的噪声,不同通道的噪声是不同的; s为信号,它对所有的通道都是相同的。这样,总的强度输出
信号为:
I E
N
ai
2
பைடு நூலகம்
i 1
E{}表示求平均
N
N
I N 2 s2 2Ns Eni E ni n j
i 1
i , j1
由于噪声是完全随机的,其平均值为零,
i
i j
2
I( x, y) U( x, y) 2 Ui ( x, y)
i
Ii Ui ( x, y)U j ( x, y)
i
i j
对于完全非相干系统,输入图像上各点的光振动是互不相关
的,每个点源发出的光是完全独立,或者说是完全随机的,其
振幅和初相位均随时间作随机变化。而观察的强度是对时间的
8.2 基于几何光学的非相干处理系统
8.2.1 卷积和相关
两个函数之间的卷积和相关是光学信息处理中最基 本的运算,在相干光学处理系统中这些运算是通过两 次傅里叶变换和频域乘法运算完成的。非相干处理系 统由于没有物理上的频谱平面,故不能按照同样的方 法处理。但是按照两种运算的定义,卷积和相关运算 都包括位移、相乘、积分三个基本步骤,采用非相干 成像系统也可以完成这些运算。
第八章 非相干光处理
非相干光学处理是指采用非相干光照明的信 息处理方法,系统传递和处理的基本物理量是光 场的强度分布。
早期的光学处理多属于非相干光学处理,由于 光场的非相干性质,输入函数和脉冲响应都只 能是非负的实函数。对于大量双极性质的输入 和脉冲响应,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激光出现后形成的相干系统具有一个物理意义明确 的频谱平面,可以实现傅里叶变换运算,大大增加了 处理的灵活性。又由于全息术的推动,使相干光学处 理的研究极为活跃,一度曾使非相干处理技术相形失 色。
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相干处理系统的突出问题是 相干噪声严重,导致对系统元件提出了较高要求;而 非相干处理系统由于其装置简单,又没有相干噪声, 因而再度受到广泛的重视。
8.1 相干与非相干光学处理
8.1.1 相干与非相干光学处理的比较
我们把一张透明图片作为一个线性系统的输入, 当用相干光照明它时,图片上每一点的复振幅均在 其输出面上产生相应的复振幅输出。整个输出图像 是这些复振幅的线性叠加,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