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酸化压裂作业部“控本增效”活动报道(刘安)

酸化压裂作业部“控本增效”活动报道(刘安)

抱了西瓜捡芝麻
—酸化压裂作业部坚决挖潜
在英国有句谚语:节约一分钱,就等于生产一分钱。

同样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有一句古话: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无论哪个国家的名言谚语,其实都说明了一件事:在我们工作生活中都存在着一座隐形的小金矿。

这并非夸夸其谈,因为井下作业公司酸化压裂作业部就一直忙碌于“淘金”中,他们在保证抱到“西瓜”的情况下,也不放弃任何一粒“芝麻”。

对于拥有3000多职工的井下作业公司来说,今年经营形势比往年严峻得多。

尤其是酸化压裂作业部(以下简称作业部),特种作业设备多,设备出厂成本高,折旧成本自然较高,这就无形之中给作业部添加了很大压力,再加上今年压裂市场整体形势紧张,面对今年年初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每一个压裂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

但是再大的压力与困难,在坚强的集体面前,永远都是纸老虎。

作业部通过研讨会议制定“严保质量避扣罚,狠抓管理降开支”的经营方略,开展一场全员参与的“挖潜增效”的活动,向每一位员工征求合理化建议,鼓励大家从自身做起,互相监督,杜绝任何浪费,力争跟去年相比成本占有率有大幅度下降。

“稳”是关键中的关键。

安全就是效益,“三个标准化”是安全的基石,“三不伤害”是安全的“金钟罩”,有了安全的守护,我们才能“甩开膀子”大干;有了安全的陪伴,企业才无后顾之忧。

由于整个施工流程
中需要的车辆较多,作业部严厉要求各基层队,必须做好现场道路勘查,队车行驶必须有队干部或班长带队。

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车辆摆放,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相互提醒,严防疏漏。

“精”字上下工夫,“西瓜”是重点。

质量永远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作业部深刻认识到在以往的施工验收中,基本都会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导致施工款被扣罚的现象,特别是在今年,紧张的市场形势使验收工作变得更有压力。

然而对于这些流失的效益,我们不能再放之东流了。

7月底作业部组织培训学习,除要求管理技术人员必须参加外,还动员其他职工或劳务人员参与了学习。

8月初作业部各基层队也开展了为期5天的安全技术自我培训,让每一位员工都懂压裂技术,从“能干活”到“会干活”,从“能指挥”到“会处理”,让大家从意识上发生改变,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避免或减少施工款的扣罚,从而提高效益。

特种设备成本高,维修费用当然也高,更换一个泵头就10几万,更换一个变速箱则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作业部充分发挥基层技术骨干熟悉设备和技术过硬的优势,加强对岗位新人的指导和培训,督促司机和泵工对设备勤加保养,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精检细修,防止因错误操作或麻痹疏忽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

“细”字上打算盘,“芝麻”也得捡。

俗话说,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企业更应该发扬这种传统,为企业降低成本,积蓄效益。

作业部号召全体员工开展“节能降耗”的活
动,从自身岗位做起,坚持大原则,“能修的绝对不换,须换的绝对不修”,认真清查仓库,摸清家底、杜绝材料重复购买的现象,抓住小细节,以浪费“一度电”为耻,以节约“一张纸”为荣。

同时作业部认真完善“修旧利废”激励制度,把修旧利废、节能降耗纳入各基层队经营绩效考核范围,以季度为单位进行总结,对实效性强、效益明显的基层队给予奖励。

在作业部的倡导下,各基层队节能降耗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增强。

泵车的凡尔不再直接成品更换,而是只更换胶皮;液管阀门把手断掉后不再直接更换阀门,而是焊接把手;配液剩余的少半桶化工料不再是跟其余废桶放在一起,而是单独存放等待下一次使用;劳保用具不再是“口头报废”式领取,而是“以旧换新”;小车使用不再是忽来忽往,而是严格登记出行;施工现场饮用水不再是瓶装矿泉水,而是桶装纯净水,减少开支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

种种方法和一件件事,纵然不能都跃然纸上,却足以表现出作业部做好“节支降耗、控本增效”活动的坚定决心。

作业部通过一系列的控本增效措施,抱到了“西瓜”又捡起了“芝麻”,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双丰收,酸化压裂作业部一定会紧拉弓弦不放松,为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指标而竭尽全力。

同时相信公司上下一股绳,齐心协力,定能顺渡难关,取得惊人的成绩。

刘安
酸化压裂作业部2014 年8 月11 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