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最新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预防感染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到公共场所, 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5、预防传染病,按时预防接种。 6、给患儿进行感知、视听语言和动作的训练,如视听刺激、做 婴儿操等。
四、新生儿湿肺
定义 肺内液体积聚和清除延迟引起的轻度自限性呼吸系统病。 护理评估 1、病史 有诱发湿肺的围生期因素,多见于足月儿和男婴。 2、身体状况 主要症状及体征:出每分,可有唇周青紫,但反应正常,哭声 响亮,吃奶好,重者可出现明显的发绀,呻吟,反应差,听诊肺 部呼吸音正常或出现粗湿啰音。
定义 胆红素在体内季军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 官黄染的现象。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评估 1、病史 询问家族中是否有黄疸患者,了解母亲血型、 有无输血史、流产史等。询问患儿胎次、血型、黄疸出现 的时间,发展情况等,出生时有无贫血及水肿等,询问患 儿有无发热、拒奶、皮肤或脐部感染的情况。 2、身体状况 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黄疸色泽;检查 患儿有无皮肤苍白、水肿、黄疸、肝胆肿大,观察有无心 衰表现;检查皮肤及脐带有无感染、肌张力有无改变,分 析母婴血型、血清抗体水平,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程度, 胆红素浓度增高值,周围血象有无感染征象等。
•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及 健康教育
1 、患儿入室后,由当班护士与产房护士交接,与家 长核对患儿身份信息,核对无误后安排床位,给予 皮肤清洁,油浴,更换包被、佩戴标示腕带。 2、认真做好护理体检,评估患儿,采取护理措施,完 成护理病历的各项内容。 3、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 湿度55%-65%,注意保暖,护理操作集中进行,不 过分暴露新生儿,避免患儿着凉。 4、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的粘液及呕吐物, 注意避免物品遮挡新生儿口鼻或压迫其胸部。保持 合适的体位,如仰卧位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 俯卧时,头偏向一侧,专人看护,防止窒息。必要 时给予吸氧、吸痰。 5、预防感染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完善清洁设施。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患儿家长对本病病因、性质、预后认 识程度及焦虑程度。 护理问题 1、黄疸 2、潜在并发症 胆红素脑病 3、有感染的危险 4、家长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大小便颜色 变化和神经系统表现。 2、注意保暖可置暖箱中避免潮湿,预防感染。
护理措施 1、根据缺氧和呼吸困难程度选择不同的供氧方式,面罩吸 氧,流量1L每分,保持管路通畅,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 一侧,及时清理口鼻清分泌物,防止窒息,严密观察呼吸频 率,深度,注意有无呼吸暂停,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 2、患儿无吸吮能力,吞咽能力较差,给予鼻饲母乳,鼻饲 后头偏向一侧,头高足低位,防止溢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 充营养,每日称体重并记录。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缺血 ①眼中循环系统疾病:心波骤停和心动过缓,严重先天性疾 病,重度心力衰竭等。 ②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或休克 ③严重颅内疾病:如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等。 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形态 2、营养失调 3 、有感染的危险 4、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5、知识缺乏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接触新生儿前后要洗手。室内清洁,做好各项监测工 作。新生儿用品及乳品乳具均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日脐部护理两次,发现问题及 时处理;做好皮肤护理,每日温水擦浴一次,勤换尿 布,便后温水冲洗,有臀红者按臀红护理常规护理。 6、合理喂养 正常足月新生儿提倡早期哺乳,母乳喂 养,定时、定磅称、定地点测量体重。 7、确保患儿安全 避免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工 作人员指甲保持短而钝,使用暖箱及各类仪器应严格 执行操作规程。 8、严格做好交接班工作,按时巡视病室,密切观察病 情变化,积极配合抢救工作。
3、按时哺乳必要时静脉营养,供给足够的热量及水分,促进黄 疸消退,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持静脉输液顺利进行。
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尖叫、 痉挛性发作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5、耐心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食欲下降,吸吮无力,护 理人员应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保证热量摄入。 健康指导 1、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的配合。 2、对于新生儿溶血症,做好产前咨询及孕妇的预防性服药。 3、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及时给予康复 治 疗和护理。 4、若为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可指导母亲多 为婴儿晒太阳,暴露脸、手等部位,,有助于黄疸的消退。
3、新生儿病室室温24~26℃,使用空气净化器。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预防交叉感染,每 日定时开窗通风,定时紫外线消毒,消毒液擦拭保温箱内外, 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 5、保证各项治疗用要准确、按时、按量输入。 6、保证热量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7、迅速纠正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变化调 节氧流量和浓度。 8、保暖,维持体温在36~37℃之间,复温过程不能操之 过急,避免升温过快导致脑出血,一般每小时提高1℃。 9、控制惊厥,保持患儿侧卧位,避免声光刺激,操作 轻柔,尽量减少对患儿不必要的操作。 健康指导 1、出院3个月后复查,注射乙肝疫苗,同时继续给予高 压氧治疗。 2、喂养,患儿4-6个月纯母乳喂养,之后按时添加辅 食。 4、定期进行户外活动,直接接受阳光照射,以增加维 生素D的合成量。患儿1个月后加钙片和鱼肝油,防止发生 佝偻病。
定义 是指各种因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 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 护理评估 1、缺氧 ① 围生期窒息 包括产前、产时和产后窒息,宫内缺氧、 胎盘功能异常、脐带脱垂、受压及绕颈;异常分娩如急 产、滞产、胎位异常等;胎儿发育异常如早产、过期产 及宫内发育迟缓。 ② 呼吸暂停:反复呼吸暂停可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③ 严重肺部感染:新生儿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严重 肺部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