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护理常规】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通风2次,限制患者活动及探视。
2.给予患者少食多餐,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软食,保持口腔清洁。
3.高热大量出汗时,鼓励患者足量饮水,每日摄入量应为3000~4000mL,心、肾功能障碍时,适当控制饮水量。
4.病情观察:
1)密切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7.5℃,每天应测体温4次;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应随时测量和记录,遵医嘱采取物理降温,如降温效果不佳,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2)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发绀,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皮肤色泽和意识状态的改变。
3)监测患者神志、脉搏、血压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尤其应密切注意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感染性休克的表现。
4)观察痰液颜色、性状和量,如肺炎球菌肺炎痰液呈铁锈色,葡萄球菌肺炎痰液呈粉红色乳状,厌氧菌感染者痰液多有恶臭等。
5.专科护理:遵医嘱正确给氧。
如果病情恶化,准备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当痰液不易咳出时,可给予翻身拍背或体位引流,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或应用化痰药物。
【健康教育】
1.向患者介绍疾病诱发因素,避免受凉、淋雨、吸烟、酗酒,防止过度疲劳,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告知慢性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可采取翻身拍背、变换体位的方法咳出气道内痰液,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3.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性,提供足够营养物质。
参加体育锻炼,防止感冒,增强体质,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