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几种解法

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几种解法

常广东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郑海珍20052201323 李璇20052201333)『摘要』: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是微分方程中典型的一类,它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有比较广泛的应用。

本文收集并归纳了求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特解的几种方法,包括常数变易法、化为高维线性微分方程组的方法、代换降阶法、比较系数法,以及在比较系数法的基础上推广而出的简易待定系数法。

以求更多地收集并掌握求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特解的方法。

『关键词』: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特解; 通解;『正文』: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形如:)()2(2)1(1)(t f x p x p x p x n n n n =++++-- (1)的求解步骤一般是:先求方程(1)对应齐次方程的基本解组)(),(),(21t x t x t x n ,再设法求出方程(1)的一个特解)(~t x ,则方程(1)的通解易得为),(~)()(1t x t x c t x ni i i +=∑=n i c i ,,2,1, =为任意常数。

一般来说,求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基本解组比较容易,问题在于怎样求解方程(1)的特解)(~t x 。

下面将一一介绍几种求方程(1)的特解的方法。

首先给出本文常用符号:n n n p p F +++=- )1(1)()(λλλ为方程(1)的特征方程。

k λλλ,,,21 是特征根,其对应的重数分别为k u u u ,,21。

)(,),(),(21t x t x t x n 是方程(1)对应齐方程的基本解组。

一、 常数变易法 [ 1 ]可设方程(1)的特解形如:)()()()()()()(~2211t x t c t x t c t x t c t x n n +++= ………………… (1.1)其中n i c i ,,2,1, =是待定常函数。

将其代入方程(1),并附加n-1个条件,便可得方程组(*)⎪⎪⎪⎩⎪⎪⎪⎨⎧='++'+'='++'+'=''++''+''='++'+'------)()()()(0)()()(0)()()(0)()()()1(2)1(21)1(1)2(2)2(21)2(122112211t f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t c x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解方程组(*)得到)(,),(),(21t c t c t c n ''' 的表达式,对它们分别进行积分,从而得n i c i ,,2,1, =,再将它们代入(1.1)式中,继而得到了方程(1)的一个特解)(~t x 。

此法对于自由项)(t f 的形式没有限制,故使用范围较广。

但求解的工作量大。

二、 将方程(1)化成为高维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 1 ]令 ,,,,)1(21-='==n nxx x x x x 则,,,,)1(13221n n n x x x x x x x x x =='=''='='='-- )()(121)2(2)1(1)(t f x p x p x p t f x p x p x p x x n n n n n n n n+----=+----=='---这时可写⎥⎥⎥⎥⎦⎤⎢⎢⎢⎢⎣⎡'''=⎥⎥⎥⎥⎦⎤⎢⎢⎢⎢⎣⎡=n n x x x x x 2121x ,x x ,则方程(1)等价于⎥⎥⎥⎥⎦⎤⎢⎢⎢⎢⎣⎡+⎥⎥⎥⎥⎦⎤⎢⎢⎢⎢⎣⎡----='--f(t)00x x 12101000010p p p p n n n,记⎥⎥⎥⎥⎦⎤⎢⎢⎢⎢⎣⎡=⎥⎥⎥⎥⎦⎤⎢⎢⎢⎢⎣⎡----=--)(00)(,01000010121t f p p p p n n nt F A ,写成F (t)Ax +='x ………………(2.1)那么,现在要求方程(1)的特解,只要知道方程组(2.1)所对应的线形方程组的基解矩阵)(t Φ及其特解)(t ϕ就可以求得。

若方程(1)满足0)(,,0)(0(0)1(00=='=-t xt x ,)t x n ,则其特解可由常数变易公式[][]ds s f s x s x s x W s x s x s x W t x t nk tt n n k k )()(,),(),()(,),(),()()(121210∑⎰=⎭⎬⎫⎩⎨⎧= ϕ给出。

其中[])(,),(),(21s x s x s x W n 是)(),(),(21s x s x s x n 的朗斯基行列式,[][])(,),(),()(,),(),(2121s x s x s x W s x s x s x W n n k 是在中以第k 列代入()T1,0,,0,0 后得到的行列式。

三.比较系数法 [ 1 ]对于常系数非线性方程(1),我们更常用的是比较系数法,它是把求解微分方程的问题转化成某代数问题,在自由项为[]t n t m e t t t p t f e t p t f ∂+==ββλsin )(p t cos )()()()(s 或,(其中)(),(),(t p t p t p s n m 分别为m 次,n 次,s 次多项式。

βαλ,,为实常数)时,可预见确定特解x ~的形式,即分别令)((,)(~t Q e t Q t x m t mk λ=为一待定m 次多项式,k 是方程(1)的特征方程有根λ时λ的次数)或[]t m m k e t t Q t t Q t x αββsin )(cos )(~)2()1(+=,(其中[])(),(.,max )2()1(t Q t Q s n m m m =位两个代定m 次项式,k 为方程含根t βα±的次数。

然后将其代入方程(1),并利用比较左右两边t 同次幂系数的方法确定代定系数多项式。

再根据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定理就可求方程的通解。

四、简化待定系数法 [ 2 ]比较系数法只用了代数方法,不经过积分,相对于算子法、常数变易法来说具有易掌握,有好记忆的优点。

但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也不难发现,比较系数法的计算量比较大,尤其当方程为高阶时,算起来相当麻烦,稍不小心就很容易出错。

下面介绍第四种方法——简化待定系数法,从而改进了原待定系数法。

现作如下介绍: 定理4.1 方程t m n n n n e t p x p x p x p x λ)()2(2)1(1)(=++++-- (2)其中λ,,,,21n p p p 为常数,)(t p m 为m 次多项式。

则可设方程(2)的一个特解t t k mm k m k e t Q e t b t b t b x λλ)()(~110=+++=-++ (4.2)其中).2,1,0(m i b i =是待定系数,由恒等式)()()(1)()(t p t Q t F j m j j m k =∑+=kj !……………………(4.3) 来确定,)(t F 为方程(2)的特征方程,k 为由特征方程0)(=λF 的根λ的重数(λ是单根时k=1,λ不是特征根时k=0)证明:设t t k mm k m k e t Q e t b t b t b x λλ)()(110=+++=-++ 为方程 (2)的解,则))()((t Q t Q e x t'+='λλ ))()(2)((2t Q t Q t Q e x t ''+'+='λλλ))()()()(()1(3212111)1(t Q t Q C t Q C t Q e x n n n n n t n ------++''+'+=λλλλ))())()()()(()()1(1221111)(t Q t QC t Q C t Q C t Q e x n n n nn n n n n t n +++''+'+=------λλλλλ将)(,,,n x x x x '''代入方程(2)的左端x p x p x p x n n n n ++++-- )2(2)1(1)(tn t n t n n n n n t n n n n n n n n n t e t Q p t Q t Q e p t Q t Q t Q e p t Q t Q C t Q e p t Q t QC t Q C t Q C t Q e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2)(())()()(())())()()()((122)1(21111)()1(1221111+'++''+'+++++'++++''+'+=------------ tm n j t n n te t p j F t j Q j e F t Q n F t Q F t Q F t Q e λλλλλλλλ)())(())((!1)]()(!1)()(!21)()(!11)()([0)()(==++''+''+=∑=于是得到)()()(1)()(t p t Q t F j m j j m=∑=0j !……(4.4) 其中1)(!1),()(F 01,)()((0)2211==++++=--λλλλλλλn n n n nF n F p p p F !记由于λ是F (λ)的k 重特征根,可得0)(,0)()()()()()1(≠===''='=-λλλλλk k F F F F F 而于是由(4.4)得(4.5)。

反之,如果对于方程(1)恒等式(4.5)成立,那么函数t e t Q x λ)(=是方程(1)当是它相应特征方程的k 重根时的特解。

当λ时,0)(a t p m =是特征方程的k 重根,则方程(1)有形如tk k e t F a x λλ)(~)(0=。

特例 对于方程t e a x p x p x λ021=+'+''<1>当λ不是特征方程时,有特解te F a x λλ)(~=<2>当λ是特征方程的单根时,有特解t te F a x λλ)(~'=<3>当λ时特征方程的重根时,有特解t e t F a x λλ20)(~''=当10)(a t a t p m +=,λ是特征方程的k 重根,则方程(1)有特解)()(,)()1(,)(~)()1(011)(00110λλλλk k k tkk F F b a b F k a b e t b tb x ++-=+=+= 而形如tn n n n e t t p t t p x p x p x p x λββ)sin )(cos )((21)2(2)1(1)(+=++++-- ()(),(21t p t p 分别为m 次和n 次多项式,β,∂为常数),则可利用Euler 公式化为指数形式,便得上述结果仍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