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计划书-三稿

商业计划书-三稿

商业计划书北京XXXX科技有限公司XXXX年11月一、公司情况1.公司简介北京XXXX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轻质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表面纳米陶瓷功能化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正式成立于XXXX年,注册资金4800万元,研发中心设置在沈阳,在北京、沈阳、西安等地均设有分公司及生产工厂。

公司拥有顶尖的技术研发团队,该团队由多名曾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国内著名企业从事相关领域科研及产业化工作的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该团队潜心研究18年,突破了现有电化学理论,实现了工程化应用,通过自主或协同其他科研机构申报了包括863、973、“十二五”、国防基础科研、自然科学基金、中小型、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课题,完成了上百种型号产品的研制和生产。

2.发展历程公司创始人杜克勤于2000年开始投身到微弧氧化这一国际前沿技术的研究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传统微弧氧化技术从电化学理论到工艺及电源设备上均存在重大缺陷,于是重新构建、研发理论体系,陆续实现了新型电源设备开发、工艺及药水配方研制方面的技术突破,开创出超微弧氧化技术和大功率智能电源。

杜老师及其科研团队不但解决了传统微弧氧化技术的缺陷,同时实现了膜层指标功能的跨越性提升。

从2006年至2016年,杜克勤先后与中科院金属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长春一汽、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上海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福建龙溪轴承(集团)、上海复材研究所、东莞市锐准精密金属等40多家单位合作,运用超微弧氧化技术研制各种铝、镁、钛轻合金部件万余件。

2007成立大连XXXX公司,作为公司的前身与各合作单位进行业务往来,2008年免费提供装备和技术人员投入国防型号唯一重大攻关项目并成功通过试生产验收;2009年以技术交流合作的形式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专项开发生产飞机发动机铝合金和镁合金部件,先后完成几十台套的生产任务,受到中国科学院路永祥院长的高度赞赏,为舰载机成功试飞做出较大贡献。

2015年与上海航天利正卫星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形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开辟了航天卫星部件应用的新局面。

2016年穆海礁总经理带领北京商务团队陆续加入公司,XXXX年7月份正式注册更名为北京XXXX科技有限公司,确定北京为公司总部,沈阳为研发中心,同时在西安、沈阳分别设立分厂,实现初期的产业化市场加工生产能力。

3.公司团队(29)总经理1人(具有两家企业合伙创业经验及10年以上公司全面运营管理经验),运营总监1人(5年以上的企业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总监1人(20年以上科研工作经验),市场总监1人(曾长期从事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定型管理工作),技术团队由5名博士、3名硕士、5名本科技术人员及2名高级电器工程师组成,营销团队由3名具有军工背景人才和2名表面处理行业多年从业人才组成,综合管理服务团队5人。

二、产品及服务1.主要产品及服务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以铝、镁、钛等轻质合金为基材的表面纳米陶瓷化新材料技术,它是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在铝、镁、钛等轻合金表面实现弧光放电,形成那纳米功能化防护性膜层的新材料制备技术,即超微弧氧化技术。

它突破和解决了传统微弧氧化技术的缺陷处选择性放电和外控电源无法形成大功率可靠性两大技术难题,通过自主研发的外控电源及智能控制模块实现对等离子体表面放电的均匀性控制,形成的膜层具备超耐蚀性、超耐磨性、抗力学冲击、抗疲劳性、抗高温性、超疏水性、超导电性、超绝缘性、温控特性、生物活性以及上述指标优化兼容的性能,完美解决了轻质合金装备表面改性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将陶瓷和金属完美结合在一起,真正赋予了铝、镁、钛合金卓越的表面陶瓷化功能,可满足各种武器装备及产品的指标需求。

公司以超微弧氧化技术及设备为核心能力,为涉及轻质合金装备及产品的军工单位、科研院所、加工制造企业、产品销售企业解决或提高轻合金表面的功能性指标需求,提供研发研制、产品加工、技术支持、电源设备销售租赁、药水供应等综合性服务。

2.行业分析我国实施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确定以智能制造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力图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任务,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工业装备轻量化可使装备整体性能提升同时并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是当今工业发展之必然趋势!轻金属铝、镁合金目前已成为装备轻量化材料的首选。

广泛采用铝、镁合金是工业化设计制造大势所趋,但是轻合金尤其是镁合金表面综合防护技术落后已成为制约装备轻量化产业发展和追赶世界主流制造强国、材料强国的技术瓶颈。

采用传统表面技术的镁合金关键部件产品,无论是应用于星载、舰载、机载还是应用于高端民用,工业化均未获得成功。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的镁合金结构件防护处理,航空、航天诸多研究单位如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及航天五院529所等近年来一直开展技术攻关,均未能获得成功并形成批量应用,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业化技术基础。

随着轻量化纵深发展,传统氧化加涂装已不能满足铝、镁合金部件应用不断日益增长的防护需求;凡此种种,必须寻求更有效的的技术解决。

现代装备服役众多铝、镁合金部件两大类高端防护设计目标亟待实现,迫切要求材料表面技术实现技术革命。

现代海洋环境下,轻合金表面高端设计要求包括高端产品“三防”防护要求以及“功能化”需求,必须推动新的技术革命才能实现。

在上述急迫需求的行业背景下,表面处理行业的重要程度和技术进步动力都达到空前高度,行业发展的前景无限广阔,谁能实现技术突破,谁就能引领行业的走向,收获巨大的市场。

加一段环保,另外仅仅从轻量化这个角度来阐述还是不够的。

2.应用领域3.技术储备与规划1)高能电池纳米活性材料:开展了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锂电池纳米微弧氧化铝复合集流体以及AGM铅酸电池正极板栅介质阻挡集流层制备的研究,研制系列铅酸电池纳米亚氧化钛正极活性材料,锂电池能量型氧化物负极材料以及功率型钛酸锂负极材料,铅酸电池高倍率放电能量提高5%。

2)研制吸波涂层:制备具有纳米阵排列组织结构的新型铁氧体,显著提高材料磁各向异性场比值,突破传统铁氧体Snoek极限,使吸波涂层高频(2~8GHz)电磁波吸收率大幅提升。

3)纳米温控涂层:在多孔纳米超微弧氧化膜骨架结构内沉积纳米碳结构,形成温控涂层,发射率提高到0.94。

4)铝、镁合金表面纳米化学沉积工艺创新设计:成功开发了基于纳米自组装活化制备多孔氧化膜多元纳米复合镀膜技术,解决镀层结合力差、表面缺陷易导致腐蚀等技术难题;提出纳米颗粒界面沉积与液相沉积多步配伍的工艺方法,解决纳米粒子分散、溶液稳定性等问题,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功能化金属基陶瓷膜,在镁合金雷达抗干扰电子仪器壳体、航天卫星单机等部件上取得突破性应用。

5)超微弧氧化原位修复技术及装备:镁合金原位修复氧化膜盐雾试验通过1000h,为汽车工业镁合金制造奠定工业化基础。

4.合作1)XXXX年8月与武汉中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总额近百万元的产品加工研制合同,针对镁合金导电防护膜层在通讯装备上的轻量化应用展开合作,联合试制出多项产品,通过实际检测,完全符合军工装备的参数要求。

并参加相应的武器装备换代定型比选,中标后必将形成长期、大规模的战略合作。

2)XXXX年10月与北京卫星制造厂签订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以我司的超微弧电源设备及工艺体系替换原有的微弧氧化生产线,大幅提高铝、镁合金产品的服役性能、解决必要的功能性缺陷。

该合作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我司的稳定持续收益;能与国内顶尖的军工单位合作,也再次佐证超微弧氧化技术的领先性、优越性、不可替代性。

3)持续与三星、华为、OPPO、VIVO等手机知名品牌设计研发部门合作,研发5G手机铝合金中板的表面处理工艺,为新一代手机问世奠定技术基础。

4)与台湾巨腾、深圳鸿益进、东莞锐标等企业合作,联合研制镁合金黑色膜层的笔记本壳体,为联想、华硕、微软等笔记本商新款镁合金产品提供技术保障。

三、市场和定位1.战略远景以立足军工、发展民用为思路,发挥杜尔技术的新型纳米陶瓷膜层高指标性能优势。

●在军工各领域与科研院所、军工单位形成研发、生产合作,奠定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并驱动技术人员不断开发和完善高指标技术体系。

通过与航天五院、中原电子、中船重工等大型军工单位既有战略合作、联合研制的基础,向航天、航空、航海、兵器装备等军工领域推广和眼神,逐步成为军工领域广泛认可和信赖的企业;●在民用市场侧重于高附加值产品,依靠技术的唯一性优势(如镁合金黑色膜层、镁合金导电防护膜层、工业化生产性能等),借助各行业头部企业的资源渠道优势,以技术工艺加工或提供电源、药水、技术支持等方式,形成合作,打造产品。

借助前期的合作积淀,以在3C领域与深圳龙昕科技、在交通领域与宜安云海、在医疗领域与中科院金属所、在餐具领域与东莞锐准精密金属等公司的合作为基础,深入到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突破,在深圳周边区域、武汉周边区域、西安周边区域、重庆周边区域合作建立生产基地,通过技术转化的产品逐渐覆盖各大行业,扩大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企业迅猛发展。

2.市场机会市场上三大传统技术涂装、金属镀层以及阳极化技术均无法满足重大装备镁合金表面的设计需求,本质上决定于其固有的科学问题。

三大涂层无论是有机涂层还是阳极化膜自身组织固有的微观结构呈微米组织并伴有随机的微观缺陷,本质上决定了介质传输系数局限在10-10cm.s-1数量级,腐蚀介质容易导致点蚀并引申出丝状腐蚀机制从而快速破坏铝镁合金服役寿命,此外,金属镀膜易产生镀膜与基体间电偶腐蚀;因此,从科学分析,传统技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工艺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而以达到其表面高端“三防”并“功能化防护”设计要求。

公司自主创新的超微弧氧化技术是轻金属表面技术的一次革命,实现了技术跨越,解决了制约轻合金应用的关键问题和传统技术的缺陷。

3.目标客户群1)军工市场:为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船重工、中国兵器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各大军工集团所属工业企业、公司、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提供服务。

2)民用市场:为3c产品、汽车部件、高铁部件、通讯电子产品、生物医疗产品等各领域的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服务。

4.创新点1)实现低能等离子体放电智能控制,解决了装备大功率可靠性问题。

2)氧化膜微观组织实现纳米化,腐蚀介质传输系数提高一个数量级;解决了点蚀与丝状腐蚀造成的失效问题,实现“三防”的设计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