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要求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要求

康的传染病 。
• 猩红热:法定乙类传染病,由防疫科管理。
2
麻疹
• 定义: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临床初期以发热,咳嗽,
流涕,眼泪汪汪,畏光羞明,口腔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周身皮肤布发 麻粒样红色斑丘疹,后期皮肤有糠状脱屑和棕色沉着斑等为主要特征。
•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 发病年龄:好发于儿童,尤以 6 个月以上, 5 岁以下小儿为多见( 1-
或隐性感染的病例占(30~50%)
• 传播途径: ①空气飞沫或微滴传播②垂直传播 • 隔离期:隔离至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延长
至 14天。
• 检疫期:接触风疹易感者医学观察 3 周。
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风疹--诊断要点
• 潜伏期:约14~21天,平均18天。 • 前驱期:症状轻微,持续1~2天,低热、轻咳和流涕,常因症状轻微
-5 岁最高,疫苗接种后,发病率下降,发病年龄后移)病后可获得持 久免疫。
• 传染源:患者为唯一的传染源,从接触后 7 天到出疹后 5 天有极强的
传染性。
• 隔离期:隔离至出疹后 5 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 14天。 • 检疫期:接触麻疹易感者医学观察 3 周。 • 预后:若出疹顺利,则预后良好。通常并发症可引起肺炎、维生素缺乏
学校常见传染病控制要求
1
学校常见的几种传染病
• 麻疹:重点监测法定乙类传染病,拟被消除的传染病 ;
到2012年,上海市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不包 括输入病例),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 风疹:法定丙类传染病按照乙类管理,集体机构发生暴
发要现场处置。
• 水痘 :集体机构发生暴发要现场处置。 • 腮腺炎:集体机构发生暴发要现场处置。 • 流脑、乙脑:法定乙类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
③ 在前驱期末和出疹早期软腭处可见红色点状粘膜疹,与其他传染所致 粘膜疹相似,无特异性。
④ 年轻妇女在出疹时或以后几天内有多发性关节炎,常为对称性,最常 累及的是近端指(趾)关节,顺序是掌指关节、腕、肘、膝、踝、足、 肩及脊柱关节,特点是局部有红肿、疼痛、触痛及渗出,持续几天至 2周,很少有后遗症。
40℃,按顺序透疹,先由耳后发际开始,渐 及额、面、颈,自上而下至躯干、四肢,最后 达于手掌和足底,皮疹2~3mm大小,疹色 红润,初呈淡红色,散在。
• 恢复期:约3—4天,发热和全身症状迅速减
轻,皮疹按出疹顺序的先后消退,疹退后有糠 麸细小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随皮疹隐退全身 症状减轻,热退,精神、食欲好转,咳嗽痊愈。
• 发病季节: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 。 • 发病年龄:水痘是原发性感染,多见于儿童 。 • 传染源:①临床病人②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的病例(很少见)。 • 传播途径: ①飞沫进入呼吸道在淋巴结内复制②人传人的直接传播方
式③疱疹液和被污染物的间接接触——次要传播途径。
• 隔离期:至全部水痘疱疹结痂、痂皮干燥后,
但不少于病后2周。
• 检疫期:接触水痘易感者医学观察 3 周。 • 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
9
水痘--诊断要点
• 潜伏期:约14~16天,平均14天。 • 前驱期:大龄儿童和成人有低热、厌食、头痛、
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
• 出疹期:前驱期1~2天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
在头皮和躯干,然后播散四肢。皮疹以躯干最多, 头部、四肢较少。皮疹初呈红色斑疹,伴搔痒, 然后迅速发展为丘疹,丘疹基地部呈环形红斑, 表面形成水疱,直径1~4mm,单房,疱液呈透 明,数小时后变浑浊,疱疹易破溃,若皮疹破溃 继发感染,且侵及真皮,脱痂处可留有瘢痕。由 于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期皮疹(四 代同堂)。
4
麻疹--管理要求
• 应在接到疑似麻疹病例报告后立即电话报告区CDC、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患者隔离至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延长至疹后14天。 • 配合区CDC对所有疑似病例采集血标本。 • 社区卫生中心迅速对其周围6月龄以上、30岁以下
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应急接种年龄范围 可根据病例的年龄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10
水痘--鉴别要点
或时间短暂而被忽略。
• 出疹期:
① 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典型临床表现为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 伴有触痛,持续l周左右。轻度脾肿大。
②皮疹:在发热及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呈多形性,大部分是散在斑 丘疹,也可呈大片皮肤发红或针尖状猩红热样皮疹,开始在面部,24 小时内遍及颈、躯干、手臂,最后至足部,手掌足底无疹。
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3
麻疹--诊断要点
• 临床表现 典型麻疹临床分三期。 “烧三天、
出三天、退三天”,且出疹时体温更高,是麻 疹的突出特点。
• 初热期:有发热、咳嗽、流涕,目赤胞肿,
畏光流泪等症状(麻象)。口腔颊粘膜出现麻 疹粘膜斑,是早期确诊的主要依据;
• 出疹期:约3~4天,发热加重,体温高达
• 实验室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先下降后增多,可有浆细胞增多。
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 7
风疹--管理要求
• 暴发定义:暴发:指同一集体机构或同一居住地在
短时间内(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突然发生2例及2 例以上疑似或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并有蔓延趋势
• 应获知疑似风疹暴发后24小时内向区CDC、社区卫
• 教室消毒,开窗通风。 •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
5
风疹
• 定义: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
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以轻度发热,咳 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
•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流行于冬春季节。 • 发病年龄:易感年龄以1~5岁为多,故流行多见于学龄前儿童。 • 传染源:①临床病人②先天性风疹患儿③亚临床感染
生服务中心报告。
• 患者隔离至疹后5天,如有并发症延长至疹后14天。 • 暴发点内疑似病例必须采集血标本,符合条件者还
应采集病毒学标本。
•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至末次接触后21天。 • 在疫情平息后麻风腮三联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8
水痘
• 定义: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皮肤、粘
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 并伴有较轻的全身症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