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的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的知识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的知识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目前正值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它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由于学校里人群密集,人员接触频繁,病原体容易通过学生或物品从社会带到学校从而在学校中传播开来,又容易从学校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而且我们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对疾病往往是防不胜防,容易感染传染病。

一旦有传染病传入学校更容易发生传染病疫情的暴发和流行,将严重影响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下面简要介绍学校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知识。

一、人类的四大传染病人类的传染病种类很多,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传染病,包括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以及戴口罩等,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2、消化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和蛲虫病等。

这些病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消化道及其附属器官,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

因此,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蔬菜、瓜、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等,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3、血液传染病:血液传染病是指以节肢动物(如蚊、虱、蚤、蜱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

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主要是经由进程吸血的节肢动物传播的。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覆灭蚊、虱等吸血的节肢动物,可以防备血液传染病的产生。

14、体表传染病:体表传染病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过皮肤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接触传染病,包括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红眼病、疥疮和癣等。

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

隔离病人,搞好个人卫生,不与带有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等接触,可以预防体表传染病的发生。

二、常见传染病简介1.流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经由进程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直接传播。

由于流感病毒不竭变异,世界各地不竭有流感的散发流行和暴发。

一旦有新毒株出现流行可能疾速波及环球。

因而,必需对全世界的流感流行情形进行监测,经常掌握世界流感流行静态及毒株变异情形,以便及时采纳有效防备措施。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

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

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少年儿童。

3.麻疹年2-4月百色等地也出现麻疹暴发流行,至4月14日止全区发病526例,死亡1例。

4.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满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

多见于少年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小区域的流行,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5.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满身性感染的传染病。

俗称“乍腮”,普通2周摆布可治愈。

典范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

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预后良好,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6.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风疹的高发季节。

开始普通仅有低热及很轻的感冒症状。

多在发病后1到2天出现皮疹,疹的外形及分布与麻疹相似,出疹顺序是脸部→躯干→四肢,出疹疾速只需求1天的时间,发热即出疹,热退疹也退,这些是风疹的特点。

枕后、耳后、颈部淋逢迎肿大,也是本病常见的体征。

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没发病的人和先天性风疹患者是此病的传染源。

儿童及成人都可能得此病,发病前5天至7天和发病后3天至5天都有传染性,起病当天和前一天传染性最强。

感染后根本上能获得永久保护。

空气飞沫传播是风疹的主要传播途径,日常的亲昵接触也可传染,风疹无需求特殊治疗,诊断明确后,在家观察,做好皮肤、口腔的清洁护理,赐与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食或半流食,注意安静休息。

7.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满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经由进程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甲由等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进入消化道使易感者抱病。

8.伤寒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伤寒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但在现在的传染病防治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伤寒是一种满身性的疾病,并不是只范围于肠道受损。

伤寒的根本病理特征是持续的菌血症3与毒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为主的增生、肿胀、坏死与溃疡形成等病变为显著。

目前该病在国内外局部依然高发,其传染性强、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多、疾病负担重。

2013年都XXX暴发伤寒,发病70多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9.急性肠炎急性肠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有呈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病人以恶心、呕吐为表现者称急性胃炎,以腹痛、腹泻为表现者常称为急性肠炎;临床上往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

10.甲型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系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肝大及肝功异常,病初常有发热,临床经过常呈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在数周内可恢复正常。

在甲肝疫苗广泛使用前,全国曾多次出现甲型肝炎暴发流行。

2004年我县明伦镇吉祥、英豪等村曾发生甲型肝炎暴发流行。

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甲肝疫苗的全面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品而导致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4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毒蕈,河豚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

13.疥疮疥疮系由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染性皮肤病,易在家庭及集体中传播。

疥疮主要是疥螨与人体密切传染,还可通过衣服、内衣、毛巾而传播,雌虫在离开人体后至少可存活数天,潜伏期约1个月左右,也可长达2个月。

皮肤剧烈瘙痒,可能是人体对虫体所引起的获得敏感性所致。

发病多从手指间开始,好发于手腕屈侧、腋前缘、、脐周、阴部及大腿内侧。

幼儿和婴儿疥疮常继发湿疹样变化,分布部位不典型,可累及头、颈、掌及趾。

皮损损害初发为米粒大红色丘疹、水疱、脓疱和疥虫隧道。

严重者偶可伴发急性肾炎。

皮损夜间奇痒,白天轻微瘙痒。

损害处查到疥虫可以确诊。

局部治疗原则为杀虫,止痒,处理并发症。

14.红眼病急性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它们的目标,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

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特别是夏秋季(6~10月),要注意防范!尤其是9月刚刚开学的时候,红眼病最容易发作!比如流行性感冒病菌等,都会导致红眼病,但肠道病菌引起的红眼病最多。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可以在人群中流行,必需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根本环节,短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传染源是指可以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组织中生存、繁殖,并且可以经由进程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蝇、虱等),直接或直接地传播给健康人。

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简单感染该病的人群。

比方,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

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群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5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

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

四、主要的防备措施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球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降。

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抗病力下降。

5、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

不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

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6、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理发,不随便吐痰,打喷嚏时要先用手巾纸捂好口鼻。

7、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以防被感染传染病或将疾病传染别人。

8、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回宿舍后立即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需我们重视防备工作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