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热控电气线路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要点

3、热控电气线路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要点

1适用范围 (1)2编制依据 (1)3作业项目概述. (1)4作业准备 (2)5作业顺序 (4)6作业方法 (4)7工艺质量要求 (4)8质量记录 (13)9计量工器具测量记录 (14)10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4)附录一: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16)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x1*30MW工程主厂房、锅炉房及各个辅助车间的热控电缆桥架安装安装以及热工测量和控制用电缆的电缆敷设,考虑到所涉及的电缆粗细问题,由于本专业所用到的电缆并无很粗的电缆,电缆头多为干包式电缆头,接线时单根电缆与端子排的端子号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故终端电缆头的制作及接线并不另外编写指导书,一并编入本作业指导书内。

2编制依据2.1《xx1*30MW 工程施工合同及其附件》;2.2华东电力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2.3《xx1*30MW 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2.4《xx1*30MW工程热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2.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电部分)DL/5009.1-2002 ;2.6《电力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1998年版;2.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热工自动化)DL/T5201.4-2009 ;2.8《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10xx有限公司下发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3作业项目概述3.1本工程电缆桥架选型:本期工程热控电缆桥架均为热镀锌钢制电缆桥架3.2电缆通道设置: 热控桥架主通道方案:集中控制室电缆桥架布置方案:集中控制室下电缆夹层间的热控电缆桥架布置,有两个出口与锅炉房电缆8米层桥架相连,另有两个口与汽机间电缆桥架主通道桥架相连。

集控室电缆夹层间主通道桥架均为:600 X 100槽式桥架。

锅炉房热控电缆桥架布置方案:锅炉房热控电缆桥架通过10米层与电缆夹层桥架相通,锅炉两侧设计从10米到炉的电缆竖井,其余各处根据实际敷设电缆多少布置分支桥架。

汽机热控电缆桥架布置方案:汽机间A/2、B、C列之间有一条2层600 X 100宽桥架构成的主通道,与电缆夹层的桥架相通,其余各处根据实际敷设电缆多少布置分支桥架 B C框架有一从零米到18.5米竖井4作业准备4.1 劳动力组织施工劳动力组织见下表:注:人员资质和数量应满足作业要求,从而胜任此项工作;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均需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凡参加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适合进行高空作业;电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层负责人须有中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的资质水平,并熟练掌握电缆敷设的施工作业工艺、程序、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4.2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准备主要施工机械和工具一览表注:使用的工具必须现场检查,处正常状态,经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测量器具的规格、量程、精度等级满足要求,并出据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确保量值准确;吊装用的工器具、索具已备齐,均检查合格。

4.3设备、材料、力能供应各种电缆已经到货,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确保连续作业;设计文件和相应的制造文件、图纸满足作业要求;施工用电应能满足作业要求;安装用的辅助材料应能满足作业要求。

4.4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使用的机械设备必须现场检查、维修和接线调试,处正常状态,经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测量器具的规格、量程、精度等级满足要求,并出据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确保量值准确;吊装用的工器具、索具已备齐,均检查合格。

4.5设计文件和相应的制造文件、图纸设计文件和相应的制造文件、图纸等都已到达施工现场,满足施工要求。

4.6相关材料和设备各种型号的电缆已经到货,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要求,确保连续作业;;施工用电应能满足作业要求;安装用的辅助材料应能满足作业要求。

4.7测量器具钢卷尺、铁水平尺等测量器具检测合格,且在有效期内,并建立了相应的使用管理台账。

4.8施工道路及照明施工道路畅通无阻、照明满足要求,确保设备和材料能够运输到位。

4.9现场施工用电、用水、用气临时用电已拉设,有足够水源,氧气、乙炔等供应及时充足,现场施工用电、用水、用气满足施工要求。

4.10记录表格各类记录表格满足作业质量记录要求。

4.11技术、安全、环境交底施工作业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环境交底,确保每位员工熟知工艺流程、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各项内容。

5作业顺序作业流程图:施工环境检查f材料、设备、工具等准备f立柱制作安装f托臂安装f桥架安装-电缆型号规格核对一电缆敷设途径选择一架电缆盘将电缆移至现场测点或信号发送点一粘贴电缆型号规格f电缆敷设至末端f电缆始端截断f粘贴电缆型号规格f电缆卡子固定f挂牌f查线f电缆始终头制作f 接线f桥架盖板安装。

6作业方法6.1电缆桥架安装内容、方法及要求6.1.1设备到货检查设备到货后,要对供货设备进行清点、检查,并作记录,对设备进行编号,以便下一步组合,检查项目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电缆桥架的检查:主要检查桥架是否扭曲变形、脱漆、接头处是否平直光滑,安装前必须清扫桥架内的杂物。

立柱托臂的检查:主要检查型号是否符合设计,镀锌层是否完好,外形是否扭曲、变形等。

6.1.2立柱的切割制作立柱为可截取的工字钢,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切割成所需长度,切割时应用无齿剧进行切割,不能使用氧气-乙炔焰切割。

6.1.3立柱的安装6.1.3.1电缆夹层的立柱的安装:电缆夹层桥架全部采用双立柱支撑结构,根据设计及建设单位专工要求安装立柱,原则为主通道、分支两立柱间距1.5米左右。

6.1.3.2锅炉房及沿墙立柱的安装:锅炉房的立柱为悬挂式,焊接在锅炉的钢架上;沿墙铺设的桥架的立柱,若有凸出的立柱的地方,先沿墙上预埋件跑两趟工字钢,再将立柱固定在工字钢上;若没有凸出的立柱的地方,直接将立柱固定在预埋件上。

两立柱间距原则为 1.8米左右,除三通等地方外应保证各两立柱之间间距一致,桥架转弯两端、三通、四通处应增设立柱。

6.133单根立柱安装时,必须保证垂直,用线锤测量其垂直偏差小于2mm。

成排立柱安装:先安装首尾两根立柱,待首尾两根立柱固定后,在首尾两根立柱的上半部、下半部分别各拉一根粉线,以两根粉线确定的直线路径为依据依次安装剩余的立柱。

槽钢立柱安装在预埋铁板上时,要求满焊,焊缝高度为3~5m m;槽钢立柱用螺栓把接在柱底板上时,连接应该牢固。

6.1.4托臂的安装同层水平托臂应在同一直线上,安装时,先根据标高安装两端头托臂,固定好后用粉线拉起,再依次安装中间托臂。

安装两端托臂时,应注意楼层底部并不一定在同一标高上,所以采用从楼层底部测量标高的方法不准确。

应从土建标记的标高先固定一头托臂,另一头应用水平管找好标高再固定。

确定了每层托臂的最上层高度,然后以250mm间距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安装其余的各层托臂,依此方法安装完所有的托臂。

6.1.5桥架安装6.1.5.1所有桥架安装遵守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起、对口连接严密、整齐的原则。

6.1.5.2桥架安装采用螺栓连结方式进行固定,连结必须牢固可靠,桥架安装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焊接必须牢固可靠。

所有电缆桥架的焊接处,必须焊接牢固,并将药皮清理干净,涂一层防锈漆,再涂银粉漆。

桥架安装时,层与层之间应垂直,没有错位,桥架转弯处的弯曲半径应大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桥架连接时,接口处(包括两侧及底面)应平整,连接紧密。

桥架接口时,每个连接的地方用连板连接,固定螺栓时应紧固、螺母置于槽外。

6.1.5.3桥架不能用氧气-乙炔焰进行切割,也不宜用电焊焊接。

6.1.5.4电缆桥架组合安装完后应进行接地。

6.1.5.5桥架盖板安装电缆敷设完毕后,主通道桥架分支小桥架,都必须及时安装桥架盖板。

盖板的固定应牢固、便于拆卸。

6.2电缆敷设内容、方法及要求6.2.1设备到货后,要对供货设备进行清点、检查,并作记录,对设备进行编号,以便下一步组合,检查项目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电缆的检查:主要检查电缆保护层和绝缘层是否有损坏。

622 电缆敷设路径的选择电缆敷设路径的选择,敷设路径应符合下列要求:6.2.2.1电缆敷设应按最短路径尽可能地集中敷设,且应尽量避免交叉,这样能使电缆排列整齐。

622.2电缆敷设应躲开人孔、设备起吊孔、防爆门和窥视孔等。

敷设在主设备和油管路附近的电缆不应影响设备和管路的拆装。

6.2.2.3电缆敷设路径必须考虑主设备及热力管道的热膨胀。

为此,电缆架、保护管、电缆槽、电线管等尽量避免安装在主设备和管道的膨胀方向内。

不可避免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热膨胀值。

6.2.2.4与热平面平行或交叉敷设时,电缆距保温层表面应保持一定距离。

平行时一般不小于500mm,交叉时不小于200mm。

6.2.2.5电缆敷设区域的温度应不高于电缆的允许长期工作温度,普通电缆不得敷设在温度高于65 °C的区域。

6.2.2.6电缆与热控导管间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当电缆与导管上下平行敷设时,距离应大于200mm,且电缆一般敷设在上方,以免导管泄露时损坏电缆绝缘层。

6.2.2.7严禁电缆在油管路的正下方平行敷设和在油管路的接口下方通过。

6.2.2.8计算机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见下表:单位:m m注:1、动力电缆容量栏内电压是回路中的最高电压,电流是指多个回路中同时通过的电流之和。

2、本表摘自CECS81.96《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

6.2.3电缆盘架6.2.3.1电缆盘用架盘支架支起,架电缆盘用的轴应按电缆质量和电缆盘上穿轴孔径选择,可采用有足够强度的钢管623.2若条件许可,可同时架起不同规格的数盘电缆,以缩短倒盘时间。

623.3电缆盘架起后,其挡板边缘离地面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6.2.4电缆敷设6.2.4.1电缆敷设必须由专人指挥,转弯较多或路径长的线路应分段指挥,以引出端为主传达动作命令。

6.2.4.2弱电及低电平信号电缆,特别是需抗干扰的信号电缆,不得与强电回路电缆敷设在同一根保护管内。

6.2.4.3人员分配:直线段每隔6〜8m设1人,转弯处至少1人,穿越平台、楼板、墙面上下或前后处各设1人,电缆穿管时两端各设1人,电缆盘处至少须设2人(本统计主要考虑到热工所涉及的电缆并无特别粗的电缆,如遇较粗电缆,人员另外布置)。

6.244 敷设电缆时,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方引出。

电缆盘的转动速度与牵引速度应配合良好,每次牵引的电缆长度不宜过长,以免在地上拖拉。

6.2.4.5电缆敷设时,常经过很多弯曲处,考虑到电缆本身细而长,且热工用电缆多为无铠装层电缆和有屏蔽结构的软电缆,故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若敷设铠装或铜带结构的电缆,弯曲半径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