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做一个合格的现代游客第一节设计旅游活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以及旅游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闲暇时间等因素对其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等的影响。
2.学会从多种渠道收集旅游地的信息,包括旅游地的资源特色、时空可达性、旅游接待设施和条件及旅游费用等。
3.了解普通旅游者在选择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性原则。
4.应用自己已掌握的自然地理知识,分析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并了解应该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保障旅游安全难点:选择不同旅游地和旅游线路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教具准备:各种图片、图表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与联系实际法相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旅游者的出游愿望和能力(一)旅游者的主观愿望从主观上来说,个人的兴趣(旅游动机)和爱好(旅游偏好)不同,对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旅游内容等的选择都会不同。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如观光、考察和研究、会议和商务活动、宗教朝拜、疗养和健身、学习、娱乐、探亲访友、购物等。
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旅游价格等而不断更新。
通过读图,了解以下知识:人们的旅游动机非常丰富和复杂,主要有:消遣娱乐、追新求奇、考察研究、会议、商务活动、宗教膜拜、疗养健身、学习、探亲访友、购物观光等。
讨论:(1)旅游动机受哪些因素的影响?2)同一个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化?1)每个人的旅游动机受到个人知识、经验、内心印象以及各种信息(大众媒介的宣传广告、口碑等)的强烈影响。
(2)同一个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其旅游动机也会发生变化。
旅游动机还会随着旅游地交通条件的变化、人文环境的变化,以及不断变化的信息、旅游价格等而不断更新。
2.旅游偏好因为性别、年龄、心理、兴趣、职业、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家庭结构、常住地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喜欢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旅游活动,因而对旅游线路的选择也有差异,这就是旅游偏好。
人们的文化程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旅游偏好,并影响人们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地。
西安碑林和华山相距不远,前者是历史文化景观,后者是山碑林游客的文化程度高于华山游客。
当然这种文化程度对旅游地选择影响也是相对的。
5-2,说说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对旅游活动的偏好有什么不同?富的旅游活动,如游览西安碑林;学历较低的人,一般相对比较喜欢健康欢乐的旅游活动,以娱乐和消遣为主要目的,因而倾向选择山地自然景点,如游览华山。
但是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
?为什么?去旅游;孩子则活泼好动,体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对新奇的地方比较感兴趣。
种信息进行原因分析。
(二)旅游者的客观条件1.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游客自己的经济收入以及游客自己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选择去什么地方旅游,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水平的高低。
2.闲暇时间是否能够出门旅游还依赖于人们闲暇时间的多少。
一般而言,旅游者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出游时间就越长。
但人们闲暇时间的分布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淡季与旺季分布,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社区居民的旅游动机、旅游偏好、经济能力等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提示:设计步骤:1.以学校所在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
2.根据所学课本知识,学生分组设计调查问卷的基本框架(模块)并进行讨论修订。
3.布置学生分别对家长和周围邻居进行调查访问,讨论并初步决定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4.学生分别针对社区居民的个人情况(如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等)、旅游偏好和旅游动机等问卷模块的具体问题及备选答案进行设计,注意备选答案应具有典型性和可选性。
5.调查问卷初稿成稿。
学生分批到社区进行小规模抽样调查,并以此检查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
6.修改调查问卷,并最终定稿。
)二、收集旅游地的信息1、收集旅游地信息的渠道各种新闻媒介、旅行社、导游手册、亲朋好友、有经验的旅游者等。
2、应该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旅行费用等),以及大致的旅行费用等。
因此,出游前首先就需要收集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游览景区、景点的特色等情况。
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直接关系到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旅游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的费用和时间。
一般来说,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空间距离过大,会使旅行的时间过长、旅行费用过高,经济距离增加,相应地降低了旅游者的出游能力。
而居住地与旅游地相距遥远,也意味着两地之间巨大的环境差异,这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如旅游交通方式及工具、旅游住宿条件、旅游餐饮的种类和标准、导游服务、两幅图片显示了西藏布达拉宫、云南香格里拉与众不同的优美景观,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该图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收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各种媒介,如电脑网络、书报、旅行社广告、电视广播等,另外还可以向亲朋好友或有经验的旅游者了解信息。
二是收集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旅游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旅游地的时空可达性、旅游服务设施和条件、旅行费用等。
第二课时三、确定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普通的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线路时,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有效性,即以最少的金钱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满足。
(一)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人们之所以更愿意选择更有名的旅游地,一是知名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较大,二是其1.读图5.6,比较一下表5.1贵州黄果树瀑布与十丈硐瀑布的规模、区位条件是否?离贵阳150 km,贵阳是贵州省省会,人口规模约89万,具有较好的旅游可达性(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贵阳机场等)和比较完善的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十丈硐瀑布距离泸州78 km,虽然泸州人口只有53.4万,是四川南部一个重要的地级市,但其旅游交通条件(距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都比较近)和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均比较好。
因此,区位条件差异也不太明显。
?定的。
黄果树瀑布知名度高,开发较早,接待设施比较齐全,其他服务设施如交通、住宿等条件较好。
十丈硐瀑布在这些方面有差距。
因而二者的旅游接待规模差异较大。
?为什么?(1)愿意去黄果树。
原因在于其知名度高,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全等。
(2)愿意去十丈硐。
原因在于其开发晚,人为干扰少,游人少,新鲜刺激等。
(二)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为什么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环境差异越大,人们的出游欲望越强?文、自然景观的需求,往往渴望了解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有较大差异的地方。
(三)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探究问题:1.什么是旅游时间比?2.人们选择旅游点和旅游线路时为什么总是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
因此人们总是选择路途旅行时间较少而游玩时间较多的旅游地。
图5.7说明旅游活动的设计是一个综合了解和分析各方面信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几个小,设计经济合理的一日游线路。
)2.自由组合一个4~5人的旅游团队,以2天时间、每人500元费用为限,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讨1.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并推选出组长。
2.各小组分头讨论。
组员列举出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并通过新闻媒介、网络、旅行册、书籍、亲朋好友等,分头收集有关旅游地的信息。
3.各小组信息汇总,进行组内讨论。
比较各旅游目的地的优、劣势,并最终根据时间和费用的限制,共同确定旅游目的地、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
4.在教师指导下,制作展板。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了背包旅游的起源、特点、旅游动机及活动方式,背包旅游是一种非常适合青年学生的旅游方式,并且也比较符合生态旅游的原则。
四、保证旅游安全旅游安全是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旅游安全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交通安全;二是在旅游地的安全问题,包括在旅游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环节。
1.影响旅游安全的主要因素——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本图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较为详细地列举了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
其中,地形、天气、水文条件等属于旅游地自然环境条件,旅游交通、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等属于旅游硬件设施情况,流行病、居民态度、战争、社会治安等则属于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旅游者在出游时必须注意安全,及时并充分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状况,多从安全角度考虑问题。
有可能威胁到旅游安全的因素有: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商业设施、流行性疾病、旅游地居民态度、战争、旅游区天气、旅游区的水文条件、旅游区的地形等,这些因素分属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影响,特别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对旅游安全威胁很大。
图文资料说明:我国属于季风气候,降雨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因此,夏季到山区旅游时,应特别发生一些突发性自然灾害,或直接威胁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或造成部分旅游基础设施的破坏,进而影响旅游安全。
这些因素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往往是综合的,如泥石流就是在特殊的地形、气候和水文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自然灾害。
一般来说,特殊的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容易导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降、台风、龙卷风、洪涝、寒潮等。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可能形成泥石流和滑坡。
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所到之处,一切尽被摧毁,会给旅游活动,尤其是在山地旅游的游客带来巨大的危险。
滑坡也同样危险。
台风登陆时会带来骤雨和大风,直接威胁旅游交通、旅游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户外旅游活动,尤其是滨海地区的旅游活动;同时,台风登陆后还有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洪涝对水域及其附近地区的旅游活动具有巨大的威胁。
及游客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素质等也对旅游安全有影响。
当然,旅游安全还涉及旅游餐饮条件、流行性疾病、旅游地居民的态度、战争和社会治安等因素。
旅游地的自然环境条件、旅游地的硬件设施条件(餐饮、娱乐、交通、医疗等)和旅游地的软件条件(如当地居民的态度、有关政策、政府的管理等)。
2.正确的旅游安全防范措施(1)夏季在山地旅游必须提高对塌方、滑坡、山洪、泥石流、雷击等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随时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的天气、水文和交通路况,尽量避免在峡谷河滩、山沟沟口、高山顶部和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坡地集中活动住宿地的选择也要多从安全角度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