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4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七节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主要的动植物资源,掌握四川主要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四川主要的动植物资源
难点:四川主要的动植物资源
教学内容:一、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地带性、多样性、复杂性
二、貌及其旅游价值
(一)、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地形多样,山地为主
(二)、岩石性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三)、各种地貌的旅游价值1、岩溶地貌2、丹霞地貌3、风成地貌4、黄土地貌5、山岳地貌6、冰川地貌
教学内容:一、旅游开发
1、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2、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
3、旅游开发的条件
4、旅游开发的原则
5、旅游开发的类型
6、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
7、我国旅游开发
二、旅游业规划
1、规划的目的
2、规划的步骤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2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四、瀑布旅游资源
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
作业及课外训练:列举出四川主要的水资源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3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五节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我国主要的海岸带旅游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北方与南方主要的海岸带资源
难点:我国北方与南方主要的海岸带资源
教学内容:一、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地域分异明显;冬季南北温差大。
1、气温2、降水
二、气候与旅游的关系
三、大气构景及其观赏
四、我国的气候旅游资源
1、自然美景:云、雾、雨奇景;冰、雪、雾凇奇景;日出、日落与霞之奇景;
2、人工美景:冰雪运动
补充:四川气候及天气景观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案
教师姓名
所在系部管理系
授课专业景区管理专业
课程代码
总学时60学时
教材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2013年9月1日
课程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
授课专业
景区管理
年级
2013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公共选修课( )
教学目标
(四)、我国山地旅游资源1、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2、风景观赏山岳旅游地型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2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四节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国主要水资源的分布,四川水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中国主要水资源,
难点:四川主要水资源
教学内容:一、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学
1、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
二、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含义
2、旅游资源的类别
3、旅游资源的特点
4、旅游资源的保护
作业及课外训练:作业:
论述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多寡、种类、赋存状况,影响着这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海岸带及其旅游
二、我国发展海岸带旅游的优越条件
三、我国主要海滨旅游资源
北戴河海滨风景区
大连——旅顺口海滨
青岛海滨风景区
海南三亚海滨风景区
厦门海滨
补充:四川的水景观旅游资源
1、江河景观
2、湖泊景观
3、瀑布
4、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国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明确发展旅游业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
章节名称
项目二中国旅游地理总论第二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第一节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二节中国旅游地理区位环境的评价第三节地貌及其旅游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难点: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1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三章旅游开发
第四章旅游业规划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旅游业开发的措施、规划的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旅游开发的条件;旅游开发的原则
难点: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我国旅游开发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5、冰川
作业及课外训练:
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周次
第2周,第2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第六节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的气候类资源,掌握四川主要的气候资源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四川主要的气候资源
难点:四川主要的气候资源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64
学分数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54学时;实践课0学时
教材名称
中国旅游地理
作者
刘琼英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指定参考书
1、旅游地理学
2、新编中国旅游地理
作者
1、吴宜进
2、刘振礼王兵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1、科学出版社
2、南开大学出版社
授课教师
职称
讲师
单位
管理系
授课时间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
编写时间
章节名称
项目一旅游地理概论
第一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学
第二章旅游资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旅游资源的含义及特点;了解旅游资源的保护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旅游资源的含义及特点
难点:旅游资源的特点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组织(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教学内容:一、江河
1、水系和流域
2、主要河流及景观特点
二、湖泊(旅游名湖)
杭州西湖、瘦西湖、大明湖、玄武湖、、镜泊湖、滇池、洱海、千岛湖、太湖
三、泉及矿泉旅游资源
1、泉及矿泉的分类
2、我国矿泉的地理分布特点
3、泉的旅游价值及其综合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