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杯子的设计》课后反思

《杯子的设计》课后反思

《杯子的设计》课后反思
《杯子的设计》课后反思本课属于设计与应用领域,针对该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里特点,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中,我通过比较、引导等交流过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理解知识,得到知识。

在大胆的尝试设计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及自信。

本课教学,我以1分钟设计杯子来导入,接着同桌互换作品评价,抓住学生的兴趣,杯子的四个基本结构:杯身、杯把、杯盖、杯托。

通过简单的观察比较,分析杯子的造型特点和它的用途有着密切的关系。

欣赏不同材质的杯子,不同造型的杯子和有特殊功能的杯子,明确指出可以从杯子的材质、造型、功能等方面来设计杯子,引导学生将杯子的设计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初步感受设计带来的便捷与美感。

总结反思:第一、把握重点,贯穿难点——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观察、分析杯子的结构、材料、造型与功能等特点,且要基本掌握杯子的设计方法,完成一张完整的杯子设计图,我的难点是设计出的杯子要以人为本,物以致用,设计出的杯子要美观、实用又富有创意,难点的突破性不强。

第二,从学生的作品来看,整体效果良好,但作品的设计感不强,通过吴老师的点评,我认识到几点不足:1.没能很好地把握时间,一堂课下来才发现原本40分钟的课我提前10分钟完成,学生的作画时间偏少,导致在评价环节,很多学生的作品都只是完成了杯子图形,具体的设计创想还没来得急画下来。

课堂时间的把握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尽量准确把握每个环节的时间,让一堂40分钟的美术课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应该多展示杯子设计图,加重讲解。

展示杯子设计图环节我只展示了一张学生作品,杯子设计图上的内容大多是我直接说出来的。

由于图片有局限,学生的观察缺乏比较,没能准确得到信息。

如果我多几张图比较,让学生观察,找出相同之处,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就能自己找出杯子设计图的内容,也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学生作画的时候,如果能播放一些轻松的、符合主题的音乐会更好。

轻松的节奏和旋律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感,引起学生的想象和创新。

4.没有真正的贯穿以人为本,学生的主动性不强,在以后的课堂上要多注意与学生的互动。

5.评价语言应该更丰富生动。

适当准确的评价不仅能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还能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