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翻边设计

模具翻边设计


5.2 翻边
• 翻边件的直径尺寸一般都要求不严,只有用作轴 套使用时,才对内径尺寸要求较严。这时,可参 考拉深模尺寸计算方法,先确定翻边凸模的直径 尺寸及公差。再由翻边间隙值确定翻边凹模的直 径尺寸,也可取约为0.75,为板料厚度。单面翻 边间隙也可按表5-7选取。
5.2 翻边
• 5.2.2外缘翻边 外缘翻边是在板料边缘进行的翻边,翻边线都是非封 闭的轮廓。 外缘翻边按变形特点可分为两类:即伸长类和压缩类; 当翻边线为内凹弧时,变形特点与翻孔是相同的,主 要变形是切向受拉伸,因此称为伸长类翻边。 而当翻边线为外凸弧时,变形特点与翻孔完全不同, 与拉深是相同的,主要变形是切向受压缩,因此称为压缩 类翻边。 外缘翻边前的工序件可以是平面件,也可以是曲面件。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四种:即伸长类平面翻边和曲面翻 边、压缩类平面翻边和曲面翻边。本书只介绍平面外缘翻 边。
5.2 翻边
1.打板 2.凹模 3.凸模 4.压料板 图5-18 倒装式翻孔模
1.凸模 2.弹簧 3.压料板 4.工序件 5.凹模 6.顶板 7.顶杆 图5- 19 顺装式翻孔模
5.2 翻边
(二)翻边凸模和凹模的设计 • 翻边时,板料相对凹模圆角没有滑动,因此对翻 边凹模的圆角半径没有严格的限制可直接取工件 要求的圆角半径。 翻边凸模的结构形式很多,图 5-20给出几种常用圆孔翻边凸模的形状和尺寸。
5.2 翻边
确定非圆孔翻边的底孔形状和尺寸,一般仍按 弯曲展开计算。但由于切向变形的不均匀性,如果 取等宽的毛坯,翻边后直壁端头不可能平齐。如果 考虑非圆孔各段之间的相互影响,修正变形区宽度, 将使底孔形状变得不规则,给底孔的制备造成不必 要的困难,而且也很难准确修正。因此,对一般要 求的非圆孔翻边件,可以不考虑底孔形状的修正问 题。只有当翻边高度要求严格时,才考虑修正变形 区宽度。这时,可先按弯曲展开计算直线段c的翻边 宽度Bc,取凹弧段a的翻边宽度Ba为Bc的1.05~1.1倍。 凸弧段b的翻边宽度可利用拉深圆筒形件的毛坯直径 计算公式求得。最后,需考虑三者间的相互影响, 将底孔形状修正光滑。
5.2 翻边
如图5-15所示,工艺计算程序是先确定翻边所 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按图示几何关系,翻边高度为:
图5-14 平板冲底孔后翻边
图5-15 拉深件底部冲孔后翻边
h 0.5(D d 0 ) (rp 0.5t ) 0.5 (rp 0.5t )

则 hmax 0.5D(1 K f min ) 0.57rp
5.2 翻边
图5-16 非圆孔翻边
5.2 翻边
(二)非圆孔翻边系数 非圆孔翻边与半径相同的圆孔翻边相比较, 允许采用较小的翻边系数 K 'f ,可按下式估算: K 'f K f 1800 (5-19) 式中 Kf ——圆孔极限翻边系数,见表5-4; α——圆弧段中心角(0)。 上式适用于α ≤1800,当α >180时。直线段对圆弧 段的缓解作用已不明显,工艺计算仍需采用圆孔 翻边系数。当直线段很短时,也按圆孔翻边处理。 低碳钢板的非圆孔极限翻边系数也可以按表 5-5查得。
5.2 翻边
(三)非圆孔翻边的工艺计算 非圆孔翻边时,工艺计算主要考虑两方面内 容:一是核算变形程度;二是确定底孔的形状和 尺寸。 当翻孔形状复杂时,应分段进行变形程度的 核算。图5-17所示的非圆孔翻边件,按变形特点 可分为三种类型:凹弧段a具有翻孔的变形特点; 凸弧段b具有拉深的变形特点;而直线段c则主要 是弯曲。因此,为了判断该件能否一次成形,对 于凹弧段a应按非圆孔翻边系数判断。而且,当翻 边高度相等时,只需核算圆弧半径较小的R4段, 因为R4 <<R2,则R4段的变形程度比R2段大得多。
(三) 影响翻边系数的因素 1.材料的塑性: 由于翻孔时的主要变形是切向的伸长变形,因此 影响翻边系数的主要因素是材料的塑性。最大切 向伸长变形在底孔边缘处,其值不应超过材料的 伸长率:
D d0 D 1 max 1 1 d0 d0 Kf
≤δ
由上式可得翻边系数Kf与材料伸长率δ或断面 收缩率ψ之间的近似关系: Kf =1/(1+ ψ),或Kf =1—ψ。这表明:材料的塑性越好,其极限翻边 系数可以更小些。
随凸模圆角半径的增大,翻边力将大幅度减小。 当采用球头凸模翻孔时,翻边力可比采用小圆角 平头凸模降低50%左右。采用球头凸模的翻边力 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F 1.2K 0Dt b (N)
(5-21)
式中 K0——翻边力系数,见表5-6; ——板料抗拉强度 (MPa)。
b
5.2 翻边
• 四、翻孔模设计 (一)翻孔模结构类型 翻孔模的结构与拉深模相似,也有顺 装与倒装、压边与不压边等区分。像拉深 模那样,如果没有冲裁加工,翻孔模一般 不需设置模架。 图5-18所示为倒装式翻孔模。 图5-19所示为顺装式翻孔模。
5.2 翻边
4.翻边凸模的形状: 图5-12所示为用平头凸模翻边,当凸模圆角 半径rp较小时,变形过分集中于底孔边缘,容易 引起开裂。随着值的增大,直至采用球形、抛 物面形或锥形凸模,变形将得到分散,可减小 底孔边缘开裂的可能性,因而允许采用较小的 翻边系数。 表5-4给出了低碳钢的极限翻边系数Kfmin , 从中可以看出上述因素对其值的影响程度。
5.2 翻边
2.底孔的断面质量: 由于翻孔的破坏形式是底孔边缘因拉伸变形过 大而开裂,因此用钻孔代替冲孔,或冲孔后再 用整修方法去掉毛刺和表面硬化层,或冲孔后 采取软化热处理措施,都能提高翻孔的极限变 形程度,允许采用较小的翻边系数。 3.板料的相对厚度 底孔直径d0与板料厚度t的比值d0 /t较小时,表 明板料较厚,断裂前材料的绝对伸长量可以大 些,故翻边系数可相应减小些。
翻边与弯曲不同,弯曲主要是折弯线为直线,切向没有变形, 而翻边时的折弯线为曲线,切向有变形,并且常常是主要的变 形。
5.2 翻边
5.2.1内缘翻边 一、圆孔翻边 (一) 圆孔翻边的变形特点
图5-12 圆孔翻边应力状态
图5-13 圆孔翻边应力—应变分布
5.2 翻边
如图5-12所示, 翻边变形区切向受拉应力σ θ ,径向 受拉应力σ P,而板厚方向应力可忽略不计,因此应力状 态可视为双向受拉的平面应力状态。 圆孔翻边时,应力和切向应变的分布情况如图5-13所 示。切向应力σ θ 为最大主应力,径向应力σ P是由凸模对 板料的摩擦作用引起的,其值较小。应力沿径向的分布是 不均匀的,在底孔边缘处,切向应力σ θ 达到其最大值, 而径向应力σ P为零,因此该处可视为单向拉伸应力状态。 切向应变为拉应变,沿径向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底孔 边缘处其值最大,越远离中心,其值越小。 可见,翻孔时底孔边缘受到强烈的拉伸作用。变形程 度过大时,在底孔边缘很容易出现裂口。因此翻孔的破坏 形式就是底孔边缘拉裂。为了防止出现裂纹,需限制翻孔 的变形程度。
d 0 D 2H 0.43rd 0.72t
(5-11)
变换上式,可得翻边高度的计算公式: H=0.5D(1-d0/D )+0.43 rd +0.72t 或 H=0.5D(1-kf )+ 0.43 rd +0.72 t (5-12) 将上式中的翻边系数以极限翻边系数Kfmin代替, 可得最大翻边高度Hmax的计算公式:
5.2 翻边
利用模具将工序件的孔边缘或外边缘翻成竖直的直边, 称为翻边。利用翻边方法加工立体零件具有很好的刚性, 这一点常常是翻边加工的主要目的。 对工件的孔进行翻边称为内缘翻边,或简称为翻孔, 见图5 -11a。对工件的外缘进行翻边称为外缘翻边,见图 5 - 1l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内缘翻边 b) 外缘翻边 图5-11 内缘和外缘翻边
图5-20 常用翻孔凸模形状
5.2 翻边
• 图a为平头凸模,圆角半径不宜过小,适于翻边高度较小、 直径较大的孔翻边。图b为球头凸模,图c为抛物面形凸模。 就对翻边变形而言,b优于a,c优于b,因而允许采用较小 的翻边系数,可比平头凸模减小10%~20%,但凸模的加 工难度则正好相反。采用以上三种翻边凸模,工件需有预 制底孔,而且翻边模上需设置定位装置,对工序件进行定 位。 • 图d和图e分别为带有球头和锥头导向段的台阶式凸模,用 于倒装式翻孔模时,可利用导引段对工序件底孔进行定位, 因此模具上不需设置定位装置。锥头凸模比球头凸模容易 加工,锥角可按板料厚度选取,当t<1.5mm时,取a=550, t>1.5mm时,取a=600 。 • 图f为尖锥形凸模,用于薄料、小孔的翻边,不需预先制 备底孔。但翻边后直壁端头有裂口,对直壁要求严格时不 能采用。
5.2 翻边
三、翻边力的计算 用普通圆柱形凸模翻孔时的翻边力,可按下式估 算: F 1.1 D d 0 t s (N) (5-20) 式中 D——翻边后孔的中径(mm) d0——翻边底孔直径(mm); T ——板料厚度(mm); s ——板料屈服应力(MPa)。
b
5.2 翻边
5.2 翻边
Hmax=0.5D(1- Kfmin )+0.43 rd +0.72t (5-13)
如果翻边直壁高度H小于一次翻边的极限高度 Hmax,则只要算出预孔直径d0,按d0冲预孔后就 可以直接达到翻边高度。 如果翻边件直壁的高度超过了一次翻边极限高 度,则该件便不能一次完成翻边。这时,可采取多 次翻边(两次之间可安排退火软化工序)、对变形区 进行加热翻边等工艺方法。当翻边件直壁高度较大 时,比较好的工艺方法是先用平板毛坯拉深成带宽 凸缘的圆筒形件,在底部冲底孔后再进行翻边,使 翻出的直径与拉深件直径相同,以达到要求的翻边 高度。具体计算如下。
5.2 翻边
(二) 圆孔翻边的变形程度 圆孔翻边的变形程度用翻边系数Kf表示:
Kf d0 D
(5-9)
D——翻边后孔的中径。 显然,Kf值越小,表示变形程度越大。各种材料 的首次翻边系数Kf0和极限翻边系数Kfmin见表5-3。 采用Kfmin值时,翻孔后的边缘可能有不大的裂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