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期末论文
n
n →∞
un
那么, 当r < 1时, 此级数必为收敛; 当r > 1时, 此级数为发散, 而当 r = 1 时,此级数的收敛性需要进一步判定。 3、设 x=a 是 f( x)的奇点,如果 f( x) ≤ 么,
b a c x −a p
c > 0 , p < 1那
f x dx绝对收敛 .
c x −a p
+∞ a
f(x)dx的敛散性基本概念:
若对于任意给定的 ε > 0,存在 A0 (ε) > ������(此 A0 (ε)仅于 ε有关) ,当 A′ , A ≥ A0 时,对一切y ∈ c, d ,成立
A′ +∞
f(x, y)dx < ������或
A A
f(x, y)dx < ������
就称
+∞ A
b a
f x dx发散。 魏尔斯特拉斯判别法 1、如果对充分大的 n,恒有实数an ,使得 un ≤ an 对 X 上的任意的
x 都成立,并且数项级数 an 收敛 则 un ( x)在 X 上一致收敛 2、设有函数 F( x) ,使得 f(x, y) ≤ F x , a ≤ x < +∞, ������ ≤ ������ ≤ ������ 如果积分
∞ a
f x dx收敛的充要条 件是:对任意给定的 ε > 0,存在 A > 0,当
A‘ , A” > ������时,总有
A“
f x dx < ������
A’
由此可以看出,反常函数的敛散性和无穷级数的相仿,在反常积分中也 有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概念:设对任何A > ������, f x 在 [a,A]可积,并 且
∞ a
f x dx收敛,我们就称
∞ a
f x dx绝对收 敛。收敛但是不绝对收敛
的反常积分叫做条件收敛。 例题:讨论
∞ dx a xp
( a > 0)的收敛情形,这里的 p 是实数。
解:设p ≠ 1,
A a
dx 1 A 1 1 −p = x = A1−p − a1 −p = Ip A p x 1−p a 1−p
提出问题 如何进行数学分析的学习?如何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
分析问题 在学习数学分析中,我们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关于数学名词的概念问题, 那么毫无疑问,深入了解概念就会是我们学习掌握数学分析的第一要务; 在掌握了概念之后,接下来就是我们的运算能力了及对数学符号的熟识程 度;然后就是我们在学习及做题中学习实践的做题技巧,这一项可以体现 我们的思维有没有形成数学分析思维了,也体现我们对数学分析的概念、 定理及推论的理解掌握情况。 一、数学分析中的概念掌握 概念是抽象的、普遍的想法、观念或充当指明实体、事件或关系的 范畴或类的实体。在数学分析中的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具有叠加 性的,也可以说是数学分析中的概念链接性很强。学习认识概念需要长 期的实践,才会真正的了解掌握,才会随着知识的增长不断的深入了解 概念的本质。 既然数学分析概念具有相当强的连接性, 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所学 习的概念,建立一个数学分析概念网。数学分析是一个个概念的点阵, 所有相关的、丛属的概念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网络,才会建立一个清晰 地脉路。学习了解数学分析的概念时,还要多方向深入认识。对于相似 的、类似的概念或者概念的内部关系认识不清,会不利于理解概念。 实例分析: 级数收敛定义:若级数 即
如果 f( x) ≥
c > 0 , p ≥ 1,那么
b a
f x dx发散
柯西判别法的极限形式为: 设
lim x − a
x →a
p
f( x) = k
b a
如果0 ≤ k < ∞, p < 1,那么
f x dx绝对收敛 .
如 果 0 < ������ ≤ ∞, p ≥ 1, f x 在 区间 a, b 内 的 符 号不 改变 ,那 么
+∞
f x dx
a
收敛,那么
+∞ a
f x, y dx关于 y 在 c, d 上一致收敛。
证明:有一致收敛的定义和不等式:
A′ A′ A′
f x, y dx ≤
A A
f(x, y) dx ≤
A
F(x)dx
就可以推出结论,因为这时对ε > 0,有A0 ,使得 当 A ′ ,A ≥ A 0 时
中的表达符号好是需要我们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的, 但是数学分析中的 符号是一种带提性的符号,我们只要知道它是代表的什么,具有什么意 义,并不需要我们细细的体会。说白了,它就只仅仅是一个替身罢了, 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其实,数学就是一种符号与符号的游戏,所以 我们必须要对符号精通,这样才能进行迅速的变形。 实例分析: 对于数学分析中的许多相似的定理及推论, 我们应该学会有区别的 记忆理解,而在本学期中,见到最多的就是:阿贝尔判别法、狄利克雷 判别法、柯西判别法、傅里叶级数、魏尔斯特拉斯判别法⋯ ⋯ 柯西判别法: 1、设
类似的一致收敛的定义还可以用下面的方式来表达: 一致收敛的概念( 2) :设 Sn − S = 如果
n →∞ sup x ∈X
Sn (x) − S(x) ,
lim Sn − S = 0
就称Sn (x)在 X 上一致收敛于S( x) 由一 致收敛的定 义概念也 会类似的推 出与级数收 敛的定义 相近的 定理来: 函数列{Sn ( x) }在 X 上一致收敛的充要条件为,对于任意的给的 ε > 0,可得正整数N = N(ε),使得 n>N 时,不等式 Sn+p ( x) − Sn (x) < ������ 对任意的正整数 p 和 X 上任意的 x 都成立。 同时 由反常积分 的敛散性 的概念可以 联系到含有 参变量的 反常积 分
当 p ≤ 1时积分发散。 而一致收敛又会分为收敛和一致收敛, 由此要引出一致收敛的概念, 会发现与前面的收敛定义相似: 一 致 收 敛 的 概 念 : 设 有 函 数 列 {Sn ( x) } ( 或 函 数 项 级 数
∞ n =1 u n
( x)的部分和序列) 。若对人给的ε > 0,存在只依赖于ε的正整
∞ n=1 u n 为正项级数,若从某一项起(即存在
N,当n > ������时)
成立着 n un ≤ q < 1( q 为某确定的常数) ,则级数 一项起成立着 n un ≥ 1,则级数 2、对于正项级数
∞ n =1 u n 发散。
∞ n =1 u n 收敛,若从某
∞ n =1 u n ,设
r = lim
云南大学
数学分析习作课(3)读书报告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对《数学分析(下) 》中所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系 统总结及实例应用分析。
论文关键词 数学分析、系统总结、实例应用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论文正文 正文引言 在我们学习数学分析的时候,很容易急躁。急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很 难掌握数学分析这门知识。数学分析的特点就是枯燥,尤其是在不深入挖 掘的情况下。但是,数学分析却是我们学习物理专业的学科基础,直接关 系到我们的其他理科学科。那么,我们必须要学习好这门知识。而学习数 学分析这门知识并不是索然无味的,实际掌握这门学科,就不能眉毛胡子 一把抓,而应该掌握一些学习数学分析的基本的方法,形成一种分析性的 思维方式。深入了解之后,加上一些必要的习题,相信就会对数学分析产 生一些相应的兴趣。毕竟,数学分析是一种体现分析的理性之美的学科, 是一门很锻炼思维的理性学科。下面,我将会根据自己所学所感,对我所 学习过的《数学分析》进行相关的系统总结及实例应用分析。
证明 :因为
+∞ a
f(x, y)dx在 c, d 上 一致收敛 ,所以对于 任意给定的
ε > 0,常存在A0 (ε),使当A ≥ A0 时
+∞
f(x, y)dx < ������
A
对 c, d 上一切 y 成立,因此当y + ∆y在 c, d 上时,也对一切∆y成立
+∞
f(x, y + ∆y)dx < ������
A
又 f(x,y)在 a, A; c, d 上连续, 所以
A a
f x, y dx是 y 在 c, d 上的连续函数,
对 ε > 0,存在δ > 0,使当 ∆y < ������ 时
A A
f x, y + ∆y dx −
a a
f(x, y)dx < ������
因此,当 ∆y < ������时,有 I y + ∆y − I(y)
2
1 1 + n n+1 n + 1 n+ 2
1 n+2
1 n + p − 1 n+ p
1 1 1 = − < n n+p n 于是对任意 ε > 0,存在 N = 是成立 Sn +p − Sn < < ������,
n 1 1 ε
,当n > ������ 时,对任何 p=1,2,3 ,⋯ ,总
按柯西收敛原理,级数
1 ∞ n=1 n 2 的收敛性
解:要判断该题的敛散性,那么就必须要从定义出发,使得存在一 个数值Sn ,使得有 Sn+p − Sn < ������,存在 N,当n < ������,ε为任意实数,式 子成立。 对于任何正整数 p Sn +p − Sn = < 1 n+1 + +⋯+ 2 + ⋯+ 2 1 n+ p
rn = S − Sn =
k=n+1
un = un+1 + un+2 + un+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