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能够举例说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2.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德育目标:1.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城市,理解三大因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教学重点:1.城市三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教学难点: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教学过程:一.城市功能区1.形成原因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不同,各项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______________,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2.住宅区1.地位:是城市最基本的____________,也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__________。
___________前;居住区与工业区混杂在一起2.分化过程___________后;工厂集中,住宅相互聚拢3.发展趋势⑴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⑵在位置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________________的状况。
同时,低级住宅区往往与___________相联系,高级住宅区则与___________相联系。
在一些特大城市,兴建了________________。
注意:工业化的实现和交通的发展是形成住宅区的主要原因,它也是推动住宅区分化的重要原因。
3.工业区1.形成:市区内部工业相互聚集形成成片的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加强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_,拓宽原有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
3.区位特点⑴不断向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思考:为什么?提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⑵趋向于沿主要_________________分布。
思考:为什么?提示:工业生产中产生了大量的运输需求。
4.商业区1.特点:占地____________,大多呈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区位: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城市_______________最繁忙的地方 人口数量的______________差别很大建筑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心商务区 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在水平方向上,特 征 最中心处以________为主;垂直方向一般来说,零售店多在___________,而办公室多在______________,中间多为一般商业活动占用思考:为什么叫中心商务区,而不叫中心商业区?提示: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职能和服务职能。
⑴为何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它有哪些商业活动和服务机构?等级如何?反映中心商务区哪些特点?⑵当地城镇的大型商场、高级酒店等分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⑶为何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数量差别大?思维基点:⑴和⑵城市中心往往是大部分交通干线的会合处,公交线路交叉最多,交通便捷度最好,可带来大量消费人口,具备市级商业中心的条件,无论从中心地等级还是所出售的商品等级或服务等级都是全市最高的,服务范围遍及全市。
中心商务区的商业活动机构有: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专业化高级豪华旅馆和饭店、娱乐和文化设施等。
由此可看出,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最繁忙之地。
⑶白天来看中心商务区购物和办事的人多,热闹非凡,而晚上,办公机构下班,商店关门,人流明显减少,甚至空无一人。
这与两种原因有关:①来市中心上班、购物和办事的人们都不入住市中心,而是住在离市中心较远的住宅区内。
这与城市功能分区有关。
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如巴黎市,白天人们从郊区赶往市中心上班,晚上回到郊区居住。
这与城市中心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有关。
但是,有些CBD 的人口昼夜差别不大,如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一些街区,白天人车川流不息,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
[思想·方法·技巧]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的不同特点。
思维激活……例:有关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①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②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③一个城市通常只有一个工业区 ④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是要有便捷的交通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思维误区警示]1. 各功能分区为避免绝对化,某一功能分区当中往往存在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2.城市的最中心处,大厦的底层租金最高,是零售活动区,而不是高级办公区。
3.工厂外迁除经济因素外,市区环境恶化也是重要原因2.3 城市空间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 )A.城市规划的需要限于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C.交通条件的发展D.人口的消费需要2.主要呈团块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3.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教区4.下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人口数量变化特点的是 ( )5.现代北京市围绕故宫一带的城市中心是什么功能区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6.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 ( )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B.各种活动重要性程度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7.对市中心的土地付租能力最高与最低的城市功能活动分别是 ( )A.商业和工业B.商业和住宅C.住宅和工业D.工业和住宅8.有关城市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区占城市用地面积的比重较小,大多呈点状或块状分布B.商业区的经济活动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C.影响商业区营业额的直接因素是交通通达性D.影响商业区的高层建筑物,其中低层主要是商业活动场所9.右图为城市地域结构的一种模式,对该模式及其内容的正确论述是 ( )A.该图为同心圆模式B.该图为多核心模式C.1为住宅区,3为商务区,4为工业区D.1为商务区,3为低级住宅区,5为高级住宅区10.北京城以古代皇宫为中心,并以皇宫为中心形成一条南北向中轴线。
其他重要建筑则沿中轴线排列。
这种城市格局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大?A.地形B.地域文化C.气候D.宗教11.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C.工业区、教育区、行政区D.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12.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原因是( )①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②为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③市区交通拥堵 ④为了加强城市经济实力,拓宽城市地域范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3.下列关于功能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职能,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B.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和购物,城市功能分区将越来越不明显C.城市是在集市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所以商业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土利用方式D.工业企业相互集聚,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所以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分布越来越向城市中心区靠近14.工业用地对交通的考虑,不包括( )A.与生活区之间的便利联系B.沿交通干线分布以降低成本C.钢铁、水泥等部门的交通运费高,故钢铁厂、水泥厂多选择交便捷的区的区位布局D.占地大的工业区距住宅区近些二、综合题15.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分析回答:(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企业的支付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市中心应为图中A 、B 、C 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 ___区,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 _____,故租金最 。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图中的 。
(4)图中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 _区,16.下表显示的是西方某城市主要房屋组别以收入级别计的住户百分比分布。
出租公屋和居屋同为公共房屋,前者为出租,后者则为廉价出售单位。
读表回答有关问题:住在公共房屋的总住户为 ,占该城市住房总户数的百分比为 。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线段是 表示工业支付地租能力的线段是(2)图中表示住宅的是 区 ,表示工业的是 区(3由上图可知,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 的影响最大,对 的影响次之。
(4)1999年,北京王府井又扩建、改建、增建商厦多座,试用商业区位原则分析其中的道理。
18.图12为“某中等城市土地利用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用地类型中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用地。
(2)商业用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的拓展,工业用地将向城市__________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