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杨梦露112012007022【案例名称】究竟是谁的责任【案例出处】《学校管理学》教材P171【案例关键词】学校教导处总务处责任【案例分析】在此案例中,通过教导处主任与总务处主任争论所反映出来的,是学校各部门的职责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在学校运行中有的工作“无人做”,部门间对于工作没有达成共识;对于特殊的情况,学校也没有对于工作分配的特殊方案;学校没有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书面的文件,造成“无章可循”的局面等主要问题。
下面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开学之后,学校教导处和总务处各自忙于新一年的工作,而教导处接到书店的取书通知后将原来由教导处主要负责的工作交给了总务处,总务处由于接到了从没有负责过的工作和教导处进行争论。
总务处认为取书是与教学有关的事,所以应该由教导处负责,但教导处认为此事与教学无关,因此产生了分歧。
在这里,双方在关于“教学事物”的定义上没有达成共识,而校方也没有对“教学事物”进行明确的规定;同时,双方对于自己的与对方的职责都不肯定,各执一词,由此产生了推脱工作的现象。
再而,在案例中,总务处主任认为自己没有将工作推给教导处,而是做了“一大摊子事”,部门间没有划分明确的工作职责,却认为包揽了多项工作任务就是工作负责的表现,这也是工作责任不明确带来的负面影响。
取书工作是每年都需要做的,前几年的情况是由教导处通知各班自己去取,也就是说教导处和总务处都没有负责这项工作。
教导处认为这本应该是总务处的责任,但因为原来总务处人手少,学校没有车,也就免除了责任。
而今年的情况有所改变:学校购入了可使用的新车,总务处人手也增加了,因此这项工作理应由总务处接手。
学校本来就没有对各部门的责任进行合理的分配明晰,而且在新的情况出现后也没有另行规定,或者说在特殊情况的时期没有制定特殊的应对方案。
在整个案例中,教导主任与总务主任的争论都是没有依据的,或者依据是“历来如此”,也就是说学校没有对各个部门的职责形成书面的文件,告知学校各个人员,以达到遵循、监督等的效果,致使在遇到特殊工作与场合时工作人员无章可循,逃脱、推卸责任。
【案例思考】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民主化、科学化、责任制与有效性原则。
科学化原则是指要对学校实行科学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是泰罗,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中,与本案例有关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管理人员与工人分别承担工作与承担责任。
在这里,我们可以将校长看成管理人员,教导处于总务处看成是工人,他们需要承担工作与责任,才能支撑着学校运行,完成学校的科学管理。
在科学管理的具体内容中,最重要就是要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要使学校的各级的职责权限都有明确的规定,做到人人职责明确,事事有人管。
在本案中的“取书一事无人管”,就是因为职责不明确引发的问题。
责任制原则是指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规定责任的范围,并且要对由于工作上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而造成的事故追究责任。
责任制度在科学管理中被反复提到的原因,是责任制在管理体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分工不明确、赏罚不分明等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实行责任制。
我们可以由此下结论,本案例事故发生的原因就是此学校管理没有实行责任制。
改善学校管理工作混乱的主要途径就是实行以岗位责任为核心的责任机制,要改变此学校“有事无人管”的局面也只有实行岗位责任制,那么就需要落实一下几个方面:1、要有合理的分工,人人都有事可做;2、要有明确的职责,修订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3、要有规范要求,有质与量的指标;4、要认真考核,进行评定,发挥责任制的威力;5、要善罚分明,通过激励来提高工作绩效。
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不仅是泰罗的主要观点,也是邓小平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认为“要从上到下建立岗位责任制。
这样工作才能有秩序、有效率,才能职责分明。
”许多学校管理存在问题,主要是管理不善,指挥不灵,责任不清,无人承担责任。
因此岗位责任制在学校的落实,是学校管理的关键。
在实行责任制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是,校长处于学校的中心地位,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首长,对内主持全面行政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学校的管理要相应的责任。
只有校长的责任制得以保证,强化行政指挥系统,才有利提高学校工作效率。
【范本借鉴】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找到了比较规范的校长职责、教导主任职责与总务处主任职责的范本,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并由此了解了案例中对于“取书”一事应该负责的部门:在总务处主任的工作职责中明确规定“指导后勤有关同志及时做好书籍、报刊、教育资料的订购工作以及调剂、分发工作,并按规定及时记载”。
只有明确了各个部门与各级领导的责任,实行岗位责任制,才能保证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序、有序、高效地进行。
校长职责1、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依靠教职工,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按教育规律办事,确保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领导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和总结。
3、根据学校规模,编制标准,实际需要和有关规定,设置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选任多层级的干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4、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5、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
坚持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的方针,按照国家统一编制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遵循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教学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6、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工作。
妥善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保证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生动、活泼,确有成效地开展。
7、领导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必须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意培养青年教师,组织教师进修,使之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8、领导总务工作。
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总务工作为教学、为师生服务的方向,关心师生生活,保护师生健康,严格管理校产和财物,搞好校园建设,努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职工福利。
9、努力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代表学校协调、处理公共关系。
10、领导校长室工作,民主管理学校。
教导主任职责教导主任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的教学、教务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是:1、当好校长助手,负责做好学校教学、教务管理工作。
2、负责向校长提出教研组长人选,直接负责对教研组长工作的布置、检查、考评。
定期召开教研组长工作会议,上通下达、相互交流。
3、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务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全面安排教学、教务等工作。
建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包括对偶发事件.教学事故提出处理意见),健全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教师、教室、课程等工作的安排)4、审批教研组的教学进度计划,深入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检查教学情况,并给予指导。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5、指导教研组拟订教研计划和教师进修计划,指导教研组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6、组织领导学生考试和成绩评定工作,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总结。
7、定期分析学校教学情况。
每学期要开展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并有事例记录,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倾向性问题,调整处理好各学科在教学上的矛盾与难题,采取切实措施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8、要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计划,力求熟悉或精通两门学科的“双基”要求。
9、负责抓好早自习、活动课、体育课、兴趣小组、提优补差的管理工作。
加强检查,提高质量,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10、负责抓好图书馆、实验室、电化室等其它专用教室的建设和管理,做好文印等审批和管理工作。
11、负责学生正常学籍管理、审核工作,每年的学生学籍转入转出的把关工作,及时做好统计工作。
12、重点抓好毕业班、质量调研等组织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入年级经常分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认真做好教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将大量有考查价值的教学资料整理,保存起来或送交学校档案室,以便有据可查。
教学档案包括:教师教学常规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学校教学档案。
14、负责对思想教育、工作分配、工作考核和向校长室提出奖惩意见。
15、及时向校长交流反馈教导处工作信息,落实措施。
总务主任岗位职责1、坚持勤俭办学原则,草拟学校总务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 、负责按计划订购和发放教师办公用品、教学用品。
购买图书、仪器、医疗用品等。
3 、指导后勤有关同志及时做好书籍、报刊、教育资料的订购工作以及调剂、分发工作,并按规定及时记载。
4 、管理校产。
负责学校基本建设和校舍校产的登记、分配、保管、添置、维护,对运动器械要经常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并督促师生执行校产的使用和保管制度。
5 、管理财务。
做好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取工作和水电费的收缴工作,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合理使用各种经费,定期审核帐目。
6 、负责对校园环境的管理,搞好校园规划及环境的绿化卫生工作,实现校园绿化、净化、美化。
保证和改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7、负责师生的生活福利。
办好食堂。
并能经常听取教师意见。
8、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实施总务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后勤为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