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简谐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简谐运动的描述
1、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意义:表征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能量越大;
是标量,大小不变(简振)。

单位:米(m)
2、频率(f):一秒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

单位:秒(S)
意义:表征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关系:Tf=1 T越大,f越小,振动越慢。

说明:物体的振动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振幅的大小无关,所以又叫固有频率。

振动的周期叫做固有周期。

练习:
1.如图9—2—1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BC 间振动,则
A. 从B→O→C→O→B为一次全振动
B. 从O→B→O→C→B为一次全振动
C.从C→O→B→O→C为一次全振动
D. 振幅大小是OB
2.上题中振子,若BC=5cm,则
A. 振幅是5 cm B.振幅是2.5 cm
C.经3个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0cm
D. 不论从哪个位置开始振动,经两个全振动,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都是零
3.第1题中,若振子由O→B所需最短时间是0.1 s,则
A.振动周期是0.2 s B.振动周期是0.4 s
C. 振动频率是0.4 Hz
D. 振动频率是2.5 Hz
4.关于简谐运动的下述各物理量,说法正确的是A.振幅是由平衡位置指向最大位移处的一个矢量B. 周期和频率的乘积为一常量
C.振幅越大,周期越长
D.振幅越小,频率越大
5.一弹簧振子分别拉离平衡位置5 cm和1 cm处放手,使它们都做简谐运动,则前后两次振幅之比为__________,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回复力的最大值之比为____________.
6.甲、乙两个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在甲振动20次时间里,乙振动了40次,则甲、乙振动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若甲的振幅加倍而乙的不变,则甲、乙振动频率之比为__________.
7.质点做简谐运动,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开始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质点再次经过此位置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B.当质点的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C.当质点的加速度再次与零时刻的加速度相同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D.当质点经过的路程为振幅的4倍时,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
8.一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幅是4 cm、频率是2.5 Hz,该质点从平衡位置起向正方向运动,经2.5 s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选初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
A.4 cm,24 cm B.-4 cm,100 cm
C.0,100 cm D.4 cm,100 cm
9.一质点在O点附近做简谐运动,它离开O向M点运动,3 s末第一次到达M点,又经过2 s第二次到达M点,再经过_________s它将第三次到达M点.若该质点由O出发在8 s内走过8cm的路程,该质点的振幅为_________㎝.
10.弹簧振子经过a、b两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用最短时间为0.2 s,则这个振子周期为_________.
11.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质量为m,最大速率为v 从某时刻算起:
A.半个周期内,弹力做的功一定为零
B.半个周期内,弹力做的功可能是零到2
1
2
m v之间的某一值
C. 1/4周期内,弹力做的功一定为2
1
2
m v
D.1/4周期内,弹力做的功可能是零到2
1
2
m v之间的某一值
图9-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