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二、偏好显示和投票机制
1.阿罗不可能定理(教材78-79) 即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偏好转化为社 会偏好的理想的社会选择机制。 第一,合理性; 第二,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 第三,帕累托最优原则; 第四,个人偏好的无限制性; 第五,非独裁性。

2.多数决策与投票悖论 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出现投 票循环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





预习思考:


1 阿罗不可能定理及其评价 2 中位选民定理及其评价 3 投票悖论是怎样发生的 4 利益集团在代议制民主中的作用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第二节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第三节 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标的利 益集团(环保、动植物保护组织 等)
利益集团分类 以福利在分配为目标的利益集团 (行业协会、工会等。在在分配 性公共决策中取得或维护其垄断 地位(寻租行为)
利益集团与寻租:
寻租:利益集团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用各种办法获得租 金的特权行为。 实质:是政府干预经济的必然产物,引起租金供给来自于政府 的权力。 寻租方式:游说、贿赂、拉关系、走后门。 性质:非生产性活动,因为寻租只改变了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 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和新财富(产品或劳务)。 后果:使资源配置扭曲;寻租者的垄断行为导致产品质量和生 产效率下降;耗费大量社会经济资源;政府部门争权夺利, 影响政府声誉,增加廉正成本;妨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降低行政运转的速度,甚至危机政权稳定;导致政府腐败



4.中位选民定理在西方民主中的作用 正面作用:政党为了获得多数选票,政党纲要代表 大多数人的意见,社会福利损失降到最低点。 负面作用:中位选民定理并不能完全发挥决定作用。 中位选民的定位和他们的偏好往往难以测定。
小结: 1﹒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型,多 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惟一的,而不会出 现循环现象,反过来,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 票结果出现循环现象,那说明,在所有投票 中,至少有一个人的偏好是多峰的。 2﹒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型的, 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只有一个,这就是 中间偏好峰,既反映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结 果的提案获胜。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 1.个人作为分析的基础 2.应用“经济人”假设 3.将政治活动视为交易 政治市场上的三级结构: 政策选择市场、政策供给市场、政策执行市场
三、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69-71页) 1.市场决策及可行性? 2.公共品为什么不能通过市场决策提供? 3.非市场决策特点?政府、政治程序 两者的区别: 主体不同 速度不同 强制程度 权力不对等
本章参考书: 1.(美)丹尼斯•穆勒《公共选择理论》商务 印书馆,1992年 2.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约瑟夫· E· 斯蒂格里茨 《政府经济学》 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本章思考题: 1.直接民主制下投票机制的局限性。 2.间接民主体制下利益集团的作用。 3.投票悖论摆脱的途径。 4.怎样理解中间投票人定理,其现实意义何在? 5.分析公共选择中选民、政治家、利益集团的行为。 6.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民主决策有何启示(借鉴公 共选择理论,如何改进中国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 化)?
3.投票悖论的解决: (1)多峰调整到单峰(违背阿罗假设4) (2)掌握投票程序或确定议程(违背阿罗假设5)

(3)投票强度(违背阿罗假设2)
第一选择(X) 第二选择(Y) 第三选择(Z)
个人1 个人2 个人3 70 10 50 20 50 40 10 40 10
积分总和
130
110
60
结论:虽然解决了投票悖论,对少数人而言, 他们的投票意愿受到限制,投票意愿不是为 了选择他们认为的最佳方案,投票变成了为 生产一个投票结果而进行的行为。
三、市场决策与非市场决策
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1.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 社会福利函数的性质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关键亦即困难——真实表达偏好。 为解决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问题,必须设计出一种机制,能 够准确揭示人们的偏好——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课题。 2.公共选择的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 分析工具,来研究和描述政治市场上的主体行为和政治市场 运行的理论。其核心是对投票及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其重 心是关注国民作为一个集体的选择,揭示公共产品供应和分 配的政治决策过程。
三、完善与健全有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




1.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 (1)加强预算编制监督。 (2)加强预算执行监督。 (3)加强预算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完成预 算任务或违反预算法律的有关机构和负责人人,依 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4)加强对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监督,减少 失误,提高政策效益。
3.官僚机构(预算最大化) 官僚机构选举行为分析 预算最大化 权力——预算——政府规模膨胀
4.利益集团(集团利益最大化) 利益集团在代议制民主中的作用 定义:具有同样偏好的个人群体。 原因:信息成本; 稳定性; 交易效率。
利益集团发挥作用的途径:
争取议院群体和集团的支持 与立法机构的联系 直接参与立法程序 在投票中争取多数选民
2.政治家(选票最大化) 政党或政治家利益分析:选票最大化,当选或连任 唐斯模型: (1)政党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利益的,而不是追求 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或公共利益; (2)政党或政治家是凭选票的极大化才能实现自我 利益的; (3)政党或政治家是以其提出的竞选纲领或可供选 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 (4)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 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最大化。
充任民意代表
与行政机构的关系 控制有关部门的官员选举 参与法律制定的前期工作
材料阅读:美国校园枪击案与利益集团的影响



案例名称:涨声背后 利益集团身影频现 案例来源:成都商报 2007年7月26日 案例内容:大片《涨》正在全国上演……主角均是大腕,比 如三大石油巨头、五大电力集团;这部大片正将越来越多的 普通人拉入其中。《涨》真实地反映了过去20多天里,股指 虽从3800点爬上4300点,股民却在股市之外面临新的“割 肉”——甚至是吃方便面也要多掏几毛钱。在涨声中,吼得 最卖力的恐怕就是众多利益集团的大腕们…… 思考问题: 1、怎样看待部分行业搭车涨价?政府应怎样制止这种行为? 2、政府在利益集团与民众之间应如何为自己定位?

第三节 间接民主(代议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一、代议民主制中投票规则及局限 1.定义:代议制民主是现代国家实行人民主 权的制度安排,通过选举、委托专门的代表 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2.特点:先对代表投票,代表再针对备选方 案投票。
二、代议民主制公共选择中参与者行为分析: 1.选民(效用最大化) 选民投票的利益分析 : 独立性 单个主体 搭便车 自身利益最大化 参加选举的条件:E(B)-C≥0 其中:E(B)=pB
第二节 直接民主下的公共选择

一、民主社会中投票规则

二、偏好显示和投票机制
三、公共选择中的中位选民

一、民主社会中投票规则 1.投票作用及局限性(教材78页) (1)投票目的:提高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
(2)投票作用: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 (3)投票的局限性即困难: 信息不真实、不完全;隐瞒偏好;策略性投票等 等。

2.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对政府重大经济决策,建立相应的决策程序,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实行专家咨询制度、社会 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度。即政府重大 经济决策,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 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
3.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 的途径 (1)正确认识政府失灵的普遍性。 (2)扩大基层民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 策。 (3)扩大基层民主,使社会公众有知情权、决策权。
图书馆
游泳池
-40
-270
150
-140
-120
400
-10
-10
讨论: 阿罗不可能定理的评介(教材83页)

三、公共选择中的中位选民定理 1.定义: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 那么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 人的方案获胜。 2.中间投票人:指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 好的一种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 的中间状态。 3.条件:个人偏好都是单峰
投票者 甲 乙
第一选择 计 汽
第二选择 汽 电
第三选择 电 计




计>汽 电>计 汽 >电 投票悖论的原因:三个以上方案投票时,考虑可传递性。




所谓 “峰”,是指用于定义个人偏好的这一点,在 该点,所有相邻点都回低于它。 单峰:选民只有一个峰值。 双峰:这类偏好的曲线上有两个以上偏好。 (见下页图) 结论:单峰偏好意味着投票者最理想的结果只有惟 一的一个,多峰偏好则意味着投票者最理想的结果 不止一个,所以多峰偏好就属于导致投票悖论的那 种偏好。

投票交易带来的社会福利增进项目
项目 张三 医院 图书馆 游泳池 200 -40 -120 选民 李四 -50 150 -60 王五 -55 -30 400 95 80 220 净收益总额

投票交易带来的社会福利降低
项目 张三 医院 200 选民 李四 -110 王五 -105 -15 净收益总额
2.直接民主制中的投票规则、局限性
(1)直接民主制定义:不通过代表而是由全民直 接行使管理权的民主形式,即由广大民众直接对 政策、方案等进行投票。(教材79-80) (2)特点:投票针对备选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