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欺诈的性质
合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交换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连结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合同能得以顺利签订和履行,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合同的运用越来广泛,但在合同订立和履行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案件也越来越多,欺诈合同行为屡见不鲜,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大公害。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订立合同进行欺诈、诈骗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造成很大损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当前司法实践中,因欺诈而发生的合同纠纷大量存在,由此产生的诈骗犯罪案件在全部诈骗罪案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个别地区甚至高达70%以上。相关法律法规对合同欺诈行为违法性的弱化规制,使合同欺诈行为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厘清合同欺诈的性质,对于保护当事人合法利益,制裁违法分子,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共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便于问题的展开,笔者以一则典型案例为考察对象展开论述。
武汉市桥口区某个体手工作坊与他人签订委托加工智力花环、十字绣、鞋垫合同,合同约定由委托方为承揽方提供加工技术,承揽方需交(培训费)押金360元,承揽方按该手工作坊规定的生产计划交付加工的成品,经验收合格后结算。至2016年6月,该手工作坊已与80人签订了上述合同并收取28800元押金。合同签订后,承揽方按合同约定履行,因该手工作坊在合同中故意设定承揽方在客观条件下无法达到产品产量,使合同无法履行,导致承揽方违约,以此骗取押金,对此,该手工作坊也承认存在主观故意的欺诈行为。
2016年7月,桥口区工商分局对此案进行了调查取证,根据查明的事实认定当事人该个体手工作坊的行为构成利用合同从事欺诈活动。随后,依法责令其退回所骗财物,罚款20000元、上缴国库的处罚决定。
一、合同欺诈的概述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合同欺诈涉及两个基本的概念,即合同和欺诈。合同(Contract),又称契约、协议,《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欺诈是指有意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行为。现代汉语解释“欺诈”是指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法理解释为“是指当事人一方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使对方陷入错误而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欺诈”的立法。远在三国魏蜀吴时,魏国即把欺诈从秦汉贼律中分离出来称之为“诈伪”。到南北朝北齐时,称“诈欺”,至北周时又重新改称为“诈伪”,并为以后朝代沿袭。在唐代,《唐律疏议》中将“诈伪”列为十二篇篇名之一,宋代刑律仍以《唐律》为基本模式,其《诈伪律》规定:“诸诈欺官私以财物者,”到了明代,“诈伪”仍然列入刑律篇,可见各朝代统治者都将“欺诈”作为需要专门通过法律规定给予严厉制裁的行为之一。在英语中欺诈(Cheat)是骗取、欺骗、哄骗的意思。美国《布莱克法律辞典》(Black's Law Dictionary)对欺诈一词的解释是“故意歪曲事实,诱使他人依赖于该事实而失去属于自己的有价财产或放弃某项法律权利。”英美等国往往把欺诈称为“诈欺性之虚伪意思表示”,或“对被说明方进行引诱的不正确说明”,或“欺诈性的错误引导”。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 3.8条注释将欺诈解释为“欺诈行为是指意欲诱导对方犯错误,并因此从对方损失中获益的行为”。可见,在主观上,合同欺诈的行为人虽具有故意,但目的是妨碍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自由,而不涉及对他人财物的非法占有。在民事欺诈中,若构成欺诈,也要求行为人主观具有欺诈的故意。
本文所论述的合同欺诈是指以签订合同为幌子和载体,以捏造、虚构事实或制造假象掩盖真相为手段,以蓄意骗取公私财物为目的的一种不法行为。它包括合同民事欺诈和刑事诈骗。我国相关法律定义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给对方,或者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引导另一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达到签订合同获得非法利益的目的;而刑事诈骗则是指欺诈方从一开头就没有履约诚意或者根本就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其根本目的只是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利用合同、协议作为其实施诈骗的手段,来引诱被诈骗人落入其设定好的陷阱并签订合同,使被诈骗人“愿意”按合同规定或当事人双方约定交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诈骗犯罪行为。
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完善,但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尚在起步阶段,市场交易主体的规则意识还不强,在交易过程中,利用签订合同实施诈骗以获更多利益的行为屡有发生。为维护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必须加大对合同欺诈行为的制裁力度。
(一)合同欺诈的内涵
我国《合同法》第52条第1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中,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第54条第2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民法通则》第58条第3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为无效民事行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17年3月15日通过的《民法总则》第148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149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以上法律条款即是说合同欺诈若损害了国家利益,则确定为无效;若合同欺诈损害了私人利益,则确定为可撤销。这些条款,“……是当事人一方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表意人陷于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更加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
从以上法律条款可以看出,合同欺诈行为具有两重性:其一,该行为表面合法。是行为人通过订立、履行合同等一系列程序使该行为合法化;其二,行为人的本质违法。该行为影响了另一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并使其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这种两重性使该合同成为一个法律上的矛盾统一体,形成了利用订立合同从事违法活动的典型违法行为。
因此,从合同欺诈的法律内涵分析,欺诈是一种较为明显的破坏意思自治原则的行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要求当事人严格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意愿表达的真实性原则,当事人所表达的意思应是其内心的真实反映。在欺诈案件中,欺诈方用不正当手段干涉了被欺诈者表达意愿的真实性和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导致被欺诈方因此很难避免不公平、不公正的后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