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该力系的合力为零__。
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_自行封闭__。
一物块重600N,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
f=0.3,在左侧有一推力150N,物块有向右滑动
的趋势。
F max=_____180N_____,所以此物块处于
静止状态,而其F=__150N__。
刚体在作平动过程中,其上各点的____轨迹形状
______相同,每一瞬时,各点具有___相同____的
速度和加速度。
在考虑滑动摩擦的问题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主动力的合力与接触面法线间的最大夹角称为__摩擦角__.
某简支梁AB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 A、R B表示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关系为( C )。
A.R A<R B
B.R A>R B
C.R A=R B
...
D.无法比较
材料不同的两物块A和B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物块A重0.5kN,物块B重0.2kN,物块A、B间的摩擦系数f1=0.25,物块B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2=0.2,拉动B 物块所需要的最小力为( A )。
A.0.14kN
B.0.265kN
C.0.213kN
D.0.237kN
在无阻共振曲线中,当激振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B趋近于( C )。
A.零
B.静变形
C.无穷大
D.一个定值
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 C )。
A.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B.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C.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D.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梁的截面为T字型,Z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 B )。
A.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
B.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C,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D
...
C.最大拉应力位于截面D,最大压应力位于截面C
D.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D
圆轴扭转时,表面上任一点处于( B )应力状态。
A.单向
B.二向
C.三向
D.零
平面图形在什么情况下作瞬时平动?瞬时平动的特征是什么?
答:某瞬时,若平面图形的转动角速度等于零(如有两点的速度v v
,而该两点的
A B
连线AB不垂直于速度矢时)而该瞬时图形上的速度分布规律与刚体平动时速
度分布规律相同,称平面图形在该瞬时作瞬时平动。
瞬时平动的特征是: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角速度为零;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速度相同;
平面图形在该瞬时的各点的加速度不相同。
.一质点在铅垂平面作圆运动,当质点恰好转过一时,其重力的功为零,对吗?为什么? 对的,因为重力的功等于质点的质量与其始末位置的高度差的乘积,当高度差为零时,重力的功为零。
...
谓纯弯曲和平面弯曲?
梁的横截面上只有弯矩而无剪力时称纯弯曲;梁上的外力作用在梁的纵向对称平面时,梁的轴线将在平面弯成一条曲线,这种弯曲称之平面弯曲。
试述构件发生疲劳破坏时的主要特点。
(1)工作应力水平较低;
(2)无明显塑性变形;
(3)断面上明显分为光滑区和粗糙区。
关于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①同一截面上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必相互垂直。
②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σ必定大小相等,向相同。
③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τ必相互平行。
现有四种答案:
A.1对;B.1、2对;C.1、3对;D.2、3对。
正确答案是: A 。
铸铁拉伸试验破坏由什么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什么向?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A.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º向;
B.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C.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º向;
D.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正确答案是: D 。
截面上力的大小:
A.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有关;B.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C.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D.与截面的尺寸无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有关。
...
正确答案是: C 。
一外径之比为D
d/
=
α的空心圆轴,当两端承受扭转力偶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
最佳形式为: C 。
图示矩形截面拉杆,中间开有深度为
2
h
的缺口,与不开口的拉杆相比,开口处最大正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正确答案是: C 。
两根细长压杆的横截面面积相同,截面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正形,则圆形截面压杆的临界力是正形截面压杆的多少倍?
A.1 B.π/6C.π/2D.π/3
...
解:平衡程
F F F =+Nh Ng (1) (2分)
变形协调程
h h Nh g g Ng A E l
F A E l
F =,即 41Nh Ng =F F (2) (4分)
解程(1),(2)得
kN 2405
Ng ==
F
F , kN 9604Ng Nh ==F F (2分)
试用叠加法求图示悬臂梁自由端截面B 的转角和挠度,梁弯曲刚度EI 为常量。
解
:
EI
Fa a EI Fa EI Fa EI a Fa w B 322322)2(3
232=
--=(↑)
EI
Fa EI a Fa EI Fa
B 2
2)2(22=+-
=θ 2F
a
a
A
B
C
Fa
...
解:对于梁AB ,由max
max [z
M W σσ=
≤],可求得[]8.16 kN/m q = (6分) 对于杆CD ,3
N
N max 24.510, [π/4
F F q d σσ=⨯=≤] (6分)
则 2
N
min 4πF d σ=
[]
, 所以 min 17.1 mm d = 如图所示的平面汇交力系中,F 1=4kN ,F 22kN ,F 3=5kN ,则该力系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A ) A.X=
1
2
534-
B. X=1
2
, Y=0
453
-D. X=-
1
2
534-
.如图所示,刚架在C 点受水平力P 作用,则支座A 的约束反力N A 的向应( C ) A.沿水平向 B.沿铅垂向 C.沿AD 连线 D.沿BC 连线
如图所示,边长a=20cm 的正形匀质薄板挖去边长b=10cm 的正形,y 轴是薄板对
...
称轴,则其重心的y坐标等于( A )
cm
A.y C=112
3
B.y C=10cm
cm
C.y C= 71
2
D.y C=5cm
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正体的棱边AB和CD上作用着大小均为F的两个向相反的力,则二力对x、y、z三轴之矩大小为( C )
A.m x(F)=0,m y(F)=Fa,m z(F)=0
B.m x(F)=0,m y(F)=0,m z(F)=0
C. m x(F)=Fa,m y(F)=0,m z(F)=0
D. m x(F)=Fa,m y(F)=Fa,m z(F)=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