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

2014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

2014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篇一:2014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2014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12345【篇二: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2014高考作文素材:文学人物纳兰容若(可用来替换陶渊明、柳永、李白等人)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年1月19日),纳兰容若出生。

因生于腊月,幼时称冬郎。

他天资聪颖,好学不倦,博通经史,过目不忘。

工书法,又精于书画评鉴,数岁时,即习骑射,是文武全才。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

次年,十八岁的容若参加顺天府乡试,一举考中举人。

十九岁准备参加会试时,却因身患寒疾未能参加殿试。

尔后,容若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

并在恩师指导之下,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

后,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

可见容若学识之广博。

二十二岁时,容若再次参加进士考试,考中二甲第七名。

被康熙皇帝破格授予三等侍卫官职,寻晋一等,从此步入仕宦之途。

直到三十一岁去世。

侍卫是皇帝贴身随从,虽官职不高,却极为重要。

多次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多次出巡京畿、塞外、辽东、山西、江南等地。

因容若心有壮志,初时对侍卫生涯颇有微词,绝少开怀。

也是因无力改变生活轨迹,且心有广阔天地,后便沉迷汉文艺术,广交文友,成为心性恬淡之人。

“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贫贱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二十四岁时,容若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爱情。

关于容若妻室问题,素有异议。

据考证,在容若取正妻之前,在家养病期间,家中曾为他纳颜氏为妾,照料容若生活,以慰寂寥。

容若二十岁时,方才迎娶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卢兴祖之女为妻。

彼时,卢氏十八岁,两人十分恩爱。

是旁人眼中极为相衬的一对人。

只可惜,成婚三年,卢氏便亡于难产。

这对容若来说,是极为重大的一次生命打击,令他伤情彻骨。

也因此,容若之后词风为之一变。

所谓“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

几乎可以说是无词不伤、无词不泪。

卢氏去世之后,容若续娶官氏为继室,赠淑人。

但因与官氏内心相隔,容若实觉孤寥。

康熙二十三年冬,容若扈驾南巡归京之后,纳江南艺妓女词人沈婉为侍妾。

并为沈婉置一曲房,请友人严绳孙书额曰“鸳鸯社”。

只是沈婉身份低微,遭人非议。

因其社会身份复杂,纳兰明珠强迫容若与沈婉分手。

康熙二十四年,沈婉返回江南。

两人相处不过百日,一切便尽化乌有。

纳兰容若,也是才子风流,感情生活亦总为人津津乐道,市井流言也常有捕风捉影之说。

相关专题:①待命运平静却不妥协的精神;②崇尚自然,超逸脱俗;③克服困难,成为清代词界第一人;④不被富贵所拒,志向高远。

事例:纳兰容若,他的心事从来都是如此难以捉摸。

家庭的显赫,天子的器重,绝世的才华,精致的爱情??他似乎拥有了一切,却从不曾被这过眼烟云般的富贵消磨了意志,仍安静地守候着那缕与生俱来的忧愁和淡泊,以自然之眼观物,自然之舌言情,然后蓦然回首,看那十年踪迹十年心。

曹雪芹①受巨大变故仍能克服困难完成巨著;②灾难不一定是坏事,焉知非福;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才能丰富地反映世界。

草堂茅檐下,残旧的笔尖在暮色中颤抖着游走,一路滴落洇透纸背的才情与血泪。

他,不知这样在桌前立了多久,仿佛生命的全部便是用来述说心中那个失落却依然骄傲的梦境:“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霑曹雪芹,命运抛给他的是一个又一个看似无解的绝境:家族的败亡,仕途的多舛,子嗣的夭折,晚年的孤凄??而这一切不幸的极限都没有夺去他生命中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

千古奇书《石头记》,“字字看来皆血泪,十年辛苦不寻常”。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苦读,为秀才。

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

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

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

其间,著《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名著。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塾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①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信仰;②遇到困难应当坚持下去(名言);③经过努力终会取得成功(名言);④国学的符号。

王国维先生,他的脚步从来都是这样匆匆而决绝。

信仰的摧毁,邻近的屈辱,知识的泯灭,治学的绝望??时代待他的不公正,他并无指责,也无反抗,只是坦然地接受,去承担这一切伴随着国学信仰而来的责任。

梅兰芳①勇于追求梦想的人,能够成就非凡的人生;②势不可挡的勇气助其成为一代京剧宗师;③对京剧艺术执着的追求,保留国粹;④对京剧艺术的不断创新,终于获得成功。

梅畹华,他的眼神从来都是如此温婉淡和,却又不失坚定和勇气。

那清嗓一鸣,梨花带雨,述说了一个时代的哀愁;那水袖轻抖,莞尔一笑,挺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人们直到今天,仍然无法忘记,在那老北京的梨园戏台之上,有一个七尺男儿,借青衣之口,却唱出了一个民族的最强音。

三毛①自然充满好奇,向往自然、诗意的生活;②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信仰③追逐丰盛的生活;④爱国的行动留给我们无限感动,不应被忘记。

宁静沙漠中,浩瀚星空下,时间仿佛因与自然比邻而居而格外悦然静好。

她,背起行囊,在流淌遍地的明亮月色中大步地行走,去追逐心底那一片华丽而陌生的绿洲。

她的心情,可以输给命运,却从未败给死神:“让我们将自己高悬在尘世的上空,感受自然的呼吸。

”奇女子三毛,她的身影从来都是如此孑然而倔强。

旅居异国,以梦为马,穿越沙漠,守望爱情??她以自己短暂却丰盛的生命为我们讲述着自然与灵魂的故事。

【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 ——王国维“兰芳不过是微末的个人,所表演的中国古典戏剧,还很不完备,幸蒙赞许,不胜惭愧,但兰芳知道,此荣誉不是专门奖励个人的艺术,而是对中国文化的赞助,对中国民族的友谊。

” ——梅兰芳嵇康①刚直不阿,不向权贵折腰;②不向现实妥协;③追求艺术的顶峰;④面对死亡竟不改色,雍容的态度。

景元三年,洛阳东市。

烈日似火,吞噬着三千太学生长跪于大殿前请愿的身影。

而他,从容立在刑台之上的古琴前,仍不改风仪飘洒。

那一瞬,长袖袭风,十指初动,一曲《广陵散》飒然浮空,如即将涅槃的凤凰,引颈鸣出清丽激越的绝唱:“广陵一曲终遗世,三尺瑶琴不复弹。

”嵇康嵇叔夜,位列“竹林七贤”之首,纵然生活清贫、遭佞人诬害,断不向权贵折腰,用自己短暂的生命捍卫了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魏晋风骨,让生命回归到了它本该回归的原初穹窿。

沈从文①克服困难,追求写作的理想;②执着、坚持,曾获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③拥有纯净自然的心灵,永远保持活力;④毅然退出文坛,潜心研究,淡泊安然。

崇文门东大街,北京。

狭小的院子中有一株枣树横着,映着蓝天,也荫着树下那一张古旧的藤椅。

他,静静坐在藤椅上,岁月迟缓了他的行动,模糊了他的声音,却没有抹去他眼中属于湘西凤凰的那道流溢着光彩的风景:“我的心总对一种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

”沈从文先生,一生从未中止追寻那些存在于天性中的朴实、天真和自由。

少年时代的漂泊、从未受过规范的教育、坎坷的求职道路、在牛棚中受尽煎熬??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创作出如此多优美的作品,永远漫溢出生命的活力。

季羡林①信守诚信的品格;②严谨治学,端正为人;③不能丢掉信任。

燕园。

未名湖畔。

烈日如落火,不见一丝清凉。

一名初入北大报到的新生见人生地疏,不免战战惶惶,手忙脚乱,匆忙间把铺盖行李交由一位路过的老者代为看管便离去,半日后方记起,待回到湖边,见老者仍微笑守候,大为感动。

不想几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见老者端坐在主席台上,微笑平和依然。

新生方惊悉老者竟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先生。

“一位由穷乡僻壤乍到京城的穷学生的全部财产只有一个铺盖,能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托付给素昧平生的我,不亚于以身相许,是对我的极端信任。

对信任,得认真对待。

” 季老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

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丢掉自己的良知。

俞敏洪①勇于克服一切困难;②不向命运低头;③不懈的坚持,执着的追求;④生命如一泓清水,奔向梦想。

江苏江阴,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

温润的流水环抱着这片朴实寂然的土地。

他,默默远眺,满怀深情的眼中是那间他生于斯长于斯、如今却已墙壁斑驳、破败不堪的小草屋。

他将此时的一幕凝成一张照片,悬挂在自己俯瞰中关村街景繁华的办公室中作为数十年奋斗的纪念:“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 俞敏洪先生,一次次在孤独与屈辱的废墟上重新挺立起来,用他的执着与智慧写就了新东方的传奇,为中国无数学子圆了自己的梦想。

在他心中,人应当作一棵树,活着,能够为别人带来一片绿荫;即使死去,也能燃烧着为他人带去光明。

梵高①勇于克服一切困难;②一切艺术生命的源泉在于创新;③不懈的坚持,执着的追求;④对生命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

文森特?梵?高,用他全部的生命追求着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那就是太阳。

尽管身染狂疾,尽管不被所爱的人理解,他依然在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响亮明朗的作品,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

寂寞文章一离群索居福克纳被中国称为中国先锋作家奉为经典,他像康德那样一生居住在故乡那个“邮票般小小的地方”离群索居,从未出过远门。

到了晚年,连这样封闭的地方他还嫌闹,悄悄买下一座农庄隐居。

肯尼迪当了总统,一得意邀请著名艺术家和诺贝尔获奖者吃饭,福克纳却冷冷地拒绝了,他说:就为吃一顿饭让我跑到白宫去啊?太远了,我走不动。

福克纳的行为你可以理解为孤傲和清高,那是你的想法,拿福克纳来说这是平常行为,他只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远离蝇营狗苟的人群就是走进内心,那是一个比海洋比天空都要浩大丰富的自由王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