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和验证

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和验证


第三节 药物分析中的有效数字 一、有效数字 (一)定义:分析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
根据测定方法和使用仪器的准确程度来确定,只有最
后一位欠准,欠准度为±1。
例: 电子分析天平读数0.3526 滴定管体积读数22.25
2、有效位数确定 (1)0在数据中位置不同,作用不同。
例:1.002---4位,0.0980---3位,2.0×103---2位
第三章 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和验证 第一节 药物分析方法的分类和设计 一、分类
常量分析(0.1~1g或10~100mL)
按取样量分
半微量 (10~100mg或1~10mL)
微量分析 微量 (0.1~10mg或10uL~1mL)
超微量(<0.1mg或10uL)
按测定原理与操作方法 分
重量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滴定或容量分析法
一、误差及其分类 (一)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二)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系统误 差
(1)方法误差
解决方法
(2)仪器和试剂误差 (3)操作误差
对照或空白试验 校正仪器
2、随机误差-----多次平行测定
3、测量结果检验-----方差分析 (t检验、G检验、F检验)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一)准确度(Accuracy)
50.11.45 0.281 50.11.4 0.3 51.8
(二)乘除法 以有效数字最少的那个测量值为准(相对误差最大)。
例:0.231× 20.24÷3.2=14.9618 ≈15
三、药物含量测定结果的表达法
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保留取决于仪器的精确度和要求。一 般滴定和重量分析取4位有效数字;仪器分析取3 位有效数字。
实例分析
苯溴马隆
1、非水酸量法------------弱酸性药物 2、紫外分光光度法----药物结构中有共轭体系且吸光系数大 3、三氯化铁比色法------药物结构中有酚羟基结构 4、HPLC-UV-----成分较多且相互影响且紫外吸收的药物 5、TLC------------药物中杂质限度检查
小结:最佳方法------测定的目的与对象
(2)平均偏差
n
xi x d i1
n
(3)相对平均偏差(Relative average deviation)
Rd d 100% x
(4)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2
S
xi x
n 1
(5)相对标准偏差(RSD or CV)
RSD S 100% x
(三)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四)应考虑干扰物质的影响 干扰物存在-------选择分离方法(TLC、HPLC)
合适测定方法 方法选择考虑因素
结论
结构性质 含量 干扰物 现有设备 测定技术 测定要求
(准确度、专属性、灵敏度、时效)
测定成本
验证内容
第二节 药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准确度(accuracy) 精密度(precision)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专属性(specificity) 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LOQ) 线性(linearity) 范围(quantitation range) 耐用性(ruggedness)
(2)数据中的倍数或分数,可视为无限多位有效数 字 例 2.53÷3 +11.352 ÷2 ------3和2
(3)pH、logK等数值的有效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数 字的位数。
例 pH=3.02-------2位
(4)若数值的首位大于8,有效位数可多取一位。 例:9.48----4位
二、运算规则 (一)加减法 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为准(误差最大)。
(1)重复性
同室同人同仪器对同样品的某物理量重复测定的 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2)中间精密度 同室不同人、不同设备、不同时间对同一样品的某
一物理量重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 不同人不同室不同仪器对同样品的某物理量测定
结果的精密度。
三、准确度和精确度的关系
精密度是准确度的保证。测量值的准确度表示测量结 果的正确性;测量值的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现性、 重复性。
原料药含量测定----非水酸量法 制剂含量或溶出度检查----UV 杂质检查或鉴别----TLC 赋形剂干扰-----LC
(三)应与测定的具体要求相适应 1、成品分析或仲裁分析-----------准确度要求高 2、中间体分析或环境分析--------快速简便 3、微量分析或痕量分析-----------灵敏度要求高
仪器分析法
原料药含 干燥失重、 量测定 灼炽残渣
检查
制剂含量
溶出度或均匀 度检查
Rd千分之几
Rd百分之几
实例:配位滴定法测定复方氢氧化铝片中铝、镁
问题:还可选用哪种方法?
(二)应考虑被测组分性质 被测组分性质
测定方法
常用原则: ⑴纯度高样品-----容量分析法 ①酸或碱性------酸碱滴定法 ②氧化性或还原性----氧化还原滴定法 ③金属阳离子-----配位滴定法 ④卤素阴离子----银量法 ⑵复杂样品----色谱法 ①有一定挥发性-----GC ②非挥发性------LC,TLC
(mC+nR—CmRn) 吸收(UV,IR,AA,NMR)


发射(荧光,火焰)

质谱

旋光

折光
器 色谱分析 -----LC,GC,TLC,CE 分
析 电化学分析-----电位、电流 法
热分析----TGA,DTA,DSC
二、分析方法选择原则Leabharlann (一)应与被测组分的含量相适应
常量组分
微量组分
容量法 重量法
1、定义 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2、评价方法 加样回收率(相对误差)衡量
R
回收值(测定值) 加样值
100%
(二)精密度(precision)
1、定义:平行测量的各次测量值(实验值)之间互 相接近程度。
2、评价方法
(1)偏差(deviation) d xi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