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分析方法与验证
• (3)对于有机酸的碱金属盐,通常采用水-乙醚双相溶剂,用盐酸滴定液滴 定。如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 (4)对于易水解的酯类药物,可采用定量过量加入碱滴定液水解后,用酸 滴定液回滴的剩余滴定法。如氯贝丁酯、阿司匹林片的含量测定。
• 示例: 氯贝丁酯(Clofibrate,降血脂药)的含量测定
• 取本品2 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 性)10mL与酚酞指示液数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lmol/L)至显粉红色,再 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20mL,加热回流1小时至油珠完全消失, 放冷,用新沸过的冷水洗涤冷凝管,洗液并入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液数滴, 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 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121.4mg的C12H15ClO3。
第二法:测定有机弱酸及其盐类(异维A酸、苄氟噻嗪、环吡酮等)
• 第二法: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品适量 [约消耗碱滴定液(0.1 mol/L)8 mL],加各品种 项下规定的溶剂使溶解,再加规定的指示液 1~2滴,用规定的碱滴定液(0.1 mol/L)滴定。 终点颜色应以电位滴定时的突跃点为准,并将 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 为消除这些酸性物质的干扰,采用两步滴定法:
第一步—中和供试品中的各种酸性杂质,消耗的氢氧化钠量较少,故采用较 稀的碱滴定液(0.1mol/L)
第二步—水解后返滴定,加入定量过量较浓的碱滴定液(0.5mol/L),进行加热 回流1h,以保证水解完全,并可以准确滴定剩余量。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
• 该法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既可直接测定具有氧化性或还 原性的物质,又可间接测定不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
• 滴定分析所用的溶剂为水或中性乙醇,根据药物的酸碱性、 溶解度和稳定性等性质进行选择。
• (1)如枸橼酸以水为溶剂,阿司匹林、丙磺舒、水杨酸、 布洛芬、苯甲酸等以中性乙醇为溶剂,以酚酞为指示剂,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
• (2)一些弱酸性或强酸弱碱盐药物,也可在水/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中用氢 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如巴比妥类药物、盐酸利多卡因等,在该混合溶剂 中,有机溶剂不仅增加了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同时可增加滴定突跃范围。
第七章 药物的分析 方法与验证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 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 质量标准时, 分析方法需 经验证
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 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 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 准分析方与特点 第二节 分析验证指标与要求 第三节 分析样品的制备 第四节 分析方法的转移与确认 第五节 标准物质的作用与研究建立
• 反应式如下:
CH3
Cl
+ O C COOC2H5
NaOH
Cl
CH3
(定量过量 )
CH3
+ O C COONa
C2H5OH
CH3
NaOH + HCl ( 剩余 )
NaCl + H2O
• 注释:一些含酯结构的药物在合成或贮存过程中可能引入酸性杂质,或在制 剂工艺过程中为增加稳定性,加入少量酒石酸或枸橼酸等作稳定剂。
亚硝酸钠滴定法
碘量法
铈量法
溴量法
(1) 亚硝酸钠滴定法
原理:利用亚硝酸钠滴定液,在较浓盐酸溶液 中,与具有芳伯氨基的化合物发生重氮化反应, 定量生成重氮盐,根据消耗亚硝酸钠的量来计 算药物含量的方法。
• 注意事项:该法中常用的碱滴定液为甲醇钠滴 定液、甲醇锂滴定液等。在滴定过程中应注意 防止溶剂和碱滴定液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 水蒸气,以及滴定液中溶剂的挥发。
• 示例: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Epinephrine)的含 量测定
取本品约0.15g,精密称定,加 冰醋酸10mL,振摇溶解后,加 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 定液(0.l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 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 试验校正。每l mL髙氯酸滴定 液(0.lmol/L)相当于18.32mg的 C9H13NO3。
1
常用质控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一、容量分析法
在中国药典中,容量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原料药物的含量测定。 容量分析方法的特点:
①简便易行,方法耐用性高 ☺ ②测定结果准确(相对误差0.2%)☺
③方法专属性一般较差,对结构相近的有关物质或其他干扰测定的
杂质缺乏选择性☹
④一般适用于主成分含量较高的试样的分析☺
容量分析法
1 非水溶液滴定法 2 酸碱滴定法 3 氧化还原滴定法
容量分析法
直接滴定法 间接滴定法
剩余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含量%=V F T 100%
W 1000
剩余滴定法:含量%=
(V0 V ) F T W 1000
100%
置换滴定法
式中:V为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 积(mL);V0为空白试验消耗滴定 液的体积(mL);F为滴定液浓度校 正因子;T为滴定度(mg/mL);W 为供试品的重量(g)。
(二)酸碱滴定法
• 酸碱滴定法(Acid-base Titration)是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 滴定分析方法,包括强酸强碱的滴定、一元弱酸弱碱的滴 定和多元酸碱的滴定。
• 在药物分析中,由于多数药物为弱酸、弱碱或其盐类;故 最常见的是应用强酸、强碱,滴定弱碱或弱酸
• 常用的滴定液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
(一)非水溶液滴定法
• 非水溶液滴定法(Non-aqueous Titration, ChP2015通则0702):是在非水溶剂中 进行滴定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非水溶剂
酸性溶剂
碱性溶剂
(冰醋酸、醋酐) (二甲基甲酰胺、乙二胺、乙醇胺)
第一法:测定有机弱碱及其盐类(多数胺类药物,含氮杂环类药物 等)
• 第一法:除另有规定外,精密称取供试 品适量[约消耗高氯酸滴定液 (0.1mol/L)8mL],加冰醋酸10~30 mL使 溶解,加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指示液1~2滴, 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终点颜 色应以电位滴定时的突跃点为准,并将 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 注意事项:非水滴定受温度、溶剂的选 择、指示终点方法以及被测物酸根等因 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