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第二阶段考试(语文)(I)一、选择题(14分,每空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论.语(lún)洿.池(wū)槁.暴(gǎo)渚.崖(zhǔ)B. 曳.兵(yì)参省.(xǐng)袅娜.(nuó)庠.序之教(xiáng)C.脉.脉(mò)舍瑟.而作(sè)跬.步(guǐ)比.(bǐ)及三年D.喟.然(kuì)孝悌.之义(dì)泾.流(jìng)狗彘.(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青睐贻笑大方狼藉玉砌雕栏B.招聘游目骋怀渺茫虚无缥缈C.佝偻衣衫褴褛宁谧和衷共济D.苍凉历尽苍桑斑驳失魂落魄3、填入下列各句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________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②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________,增加了风景的内容。
③不事________,却画面宛然;不求节律韵调,则自有一番动人的情韵扣人心弦。
A.闪现寂静渲染 B.幻现寂静夸张C.幻现寂寞渲染D.闪现寂寞夸张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错误..的是的一句是()A.这个学校的校服设计巧妙,老师的校服用蓝色,学生的校服用青色,表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青岛市原市委书记杜世成利用承办2008年奥运会风帆比赛之机,哄炒楼市,房价每年翻番,而市民收入未见改善,只能望洋兴叹....。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同一篇古文里的实词,不同的版本竟也有不同的解释,让人莫.衷.一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C.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外贸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外贸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今夏南京供电形势严峻,电力部门预计高温时期将会出现130万千瓦的供电缺口。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 B.求!无乃尔是过.与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是谁之过.与7、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不吾知也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 以为莫己若者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二、文言文阅读。
(14分)(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9题。
(4分,每小题2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 B.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挺:直D.用.心一也用:使用9.下列各项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A.輮以为轮B.上食埃土C.既来之,则安之D.王无罪岁(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6分,每小题2分)西门豹为邺令,清克洁悫(诚实),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
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
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
豹自请曰:(1)“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
愿请玺以治邺,不当,请伏斧锧之罪。
”文侯不忍而复与之。
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
期年,上计,文侯迎而拜之,豹对曰:“往年臣为君治邺,而君夺其玺;今臣为左右治邺,而君拜臣。
臣不治矣!”遂纳玺而去。
文侯不受,曰:“寡人曩不知予,今知矣。
(2)愿子勉为寡人治之。
”遂不受。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10.下列各句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恶:凶恶B.居期年,上计,君收其玺.玺:官印C.纳.玺而去纳:缴纳,送上D.愿子勉.为寡人治之勉:努力11.辨析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选出相同..的一项()A.秋毫之.端,无私利也,而甚简左右B.左右因.相与比周而恶之文侯不忍而复与之.豹因.重敛百姓,急事左右C.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D.秋毫之.端无私利也,愿请玺以.治邺愿子勉为寡人治之.12.西门豹“纳玺而去”的主要原因是()A.对魏文侯不调查研究,受人蒙蔽,是非颠倒的行为深为不满。
B.对左右“比周而恶之”蒙蔽国君的行径深恶痛绝C.对自己不能为君治邺,而文侯还”迎而拜之”感到十分惭愧。
D.对自己因“急事左右”而“重敛百姓”而感到非常痛心。
第Ⅱ卷(共96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
(2分)译文:(2)愿子勉为寡人治之。
(2分)译文:三、诗歌鉴赏。
(6分)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诗评家认为这是一首中秋望月之佳作。
请结合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说明画面描写之佳和感情表达之妙。
(3分)答:(2)《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落”字和“在”字哪个好?试作比较分析。
(3分)答:四、默写。
(10分,每空1分)(1)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
(2)工欲善其事,。
(3)故木受绳则直,,,。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五、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题目。
(16分)清欢林清玄⑴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阕词,非常喜欢。
这阕词,写苏轼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笋以及野草的嫩芽。
所以能深记这阕词,主要是爱极了最后的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⑵那么,“清欢”是什么呢?⑶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那种无奈。
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⑷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领略过千百种人生。
可是,享受“清欢”就难了!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的人,差不多是没有清欢的。
⑸我们想在路边好好地散个步,可是人声车声不断地呼吼而过,一天里,几乎没有纯然安静的一刻。
⑹我们到馆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几乎不可得。
过多的油、过多的酱、过多的盐和味精已经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⑺我们有时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饮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约会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边。
凡是人的足迹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秽和吵闹。
⑻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
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⑼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
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
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哩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
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
一位母亲因为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肠而揍打着两个孩子,高亢的哭声尖厉而急促……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⑽下山时的心情只是惆怅,心中浮起一首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那时正是黄昏,在都市烟尘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种悲剧似的橙色。
⑾生在这个时代,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
现代人的欢乐,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是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是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为什么现代人反而以浊为欢、以清为苦呢?⑿清欢是不讲究物质条件的,它只讲究心灵的品味。
我们拥有的物质世界愈大,清欢就愈容易失去。
⒀这使我想起东坡的另一首诗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⒁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一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
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此言极是。
⒂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体会人间清欢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浊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滋味的人物!(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删改)15、本文以“清欢”为题,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欢”二字的具体含义。
第⑷段作者认为“清欢”难享,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的?(4分)16、作者在文中先后引了李觏的诗(“人言落日是天涯”)和苏轼的诗(“梨花淡白柳深青”),分别说说这两首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分)17、在作者看来,人们怎样才能获得清欢?(4分)18、本文第⑶段和第⑾段大量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在语言上很有特色。
请任选其中一组排比句分析其妙处。
(4分)六、附加题:(20分)19、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8分)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20、把下列句子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组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6分)人能走多远?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
①于是,我想用青春的热血给自己树起一个高远的目标。
②人又能攀多高?③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④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向。
⑤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
⑥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