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沟通的原理与技巧

管理沟通的原理与技巧

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二、沟通的种类及应用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2.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平行沟通、斜向沟 通 3.口头、书面及电子沟通 4.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5.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按照组织设计中事先规定好的 结构系统和信息流动的路径、方向和媒体 等进行的信息沟通。 (2)非正式沟通:指正式组织途径以外的沟通 方式。主要通过员工私下的接触与交谈, 以小道消息传播方式来进行。 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员工的真正动机和心态。不受 组织监督,员工可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1、科学性(组织架 构、组织目标、组织 风格、组织文化) 2、有效性(效率、 效果) 3、理性的(追求)
沟通的功能
信息的传递; 感情的沟通。 ——沟通是理解力!
沟通的定义
所谓有效的沟通,是指在恰当的时候 及适宜的场合用得体的方式表达思想 和感情,并能被别人正确理解和执行。
一个人必须知道说什么。
管理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沟通的过程
沟通的目的



1.收集信息,确立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2.统一思想、行动一致。 3.建立组织成员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 4.在外部树立企业形象。
沟通的层次
沟通
是人类与 生俱来的 本能,和 衣食住行 一样是基 本需求
人际沟通
本能的 经验型的 个性为基础的
组织沟通
3.沟通参与者行为和心理上的问 题
(4)刻板印象: 影响沟通的真实性,导致无法实行有效沟通 (5)歪曲事实:报喜不报忧 (6)情绪的起伏 (7)过早下结论 (8)以推测当事实:
3.沟通参与者行为和心理上的问 题
(9)倾听能力欠佳:不能听出说话者的真实意思,
人们的沟通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倾听能力欠佳的五种人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应用

正式沟通规范化、人性化 非正式沟通正常化、组织化
2.下行沟通、上行沟通、 平行沟通、斜向沟通
(1)下行沟通:主管对员工自上而下的沟通。信息由
高层次向低层次流动,如指示、命令等,无须鼓励即可行。
(2)上行沟通:员工向主管报告或建议的沟通,即自
下而上的沟通。适于民主、参与式的组织环境。
三、沟通的过程
1.沟通的模型 2.沟通的要素 3.沟通的步骤
反馈 信 息 的 传 递 噪声
思想 发送者
编码
接收
译码 接受者
理解
信息沟通过程
2.沟通的要素
(1)信源(发送者) (2)信宿(接受者) (3)信息(所传递的内容) (4)信道(传递信息的渠道)
3.沟通的步骤
(1)形成思想 (2)编码 (3)通过某种渠道传递信息 (4)接受 (5)反馈
分厂厂长 班组长 员工
40% 30% 20%
60% 70% 80%
2.语言的问题
(1)专门术语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上级和下级之间 (2)字义含糊 具体语言和抽象语言
3.沟通参与者行为和心理的问题
(1)知觉差异 (2)语言代表事实 (3)语言表达能力 (4)刻板印象 (5)歪曲事实:报喜不报忧 (6)情绪的起伏 (7)过早下结论 (8)以推测当事实
(3)平行及斜向沟通:平行沟通是组织结构中的同
一层及工作人员或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斜向沟通,指信息 在处于不同层次的没有隶属关系的人员或单位间的沟通。 二者往往具有业务协调的作用。
3.口头、书面及电子沟通
(1)口头沟通:以口语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如面对面
的交谈、电话交谈、讨论会等。优点是迅速灵活、反馈及 时;缺点是口说无凭,沟通内容容易走样。
管理员工之沟通的原理与技巧
赵洱岽
武汉大学博士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国务院中国政策研究会经济科学分会理事 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 会员 Tel:13911920560 Email:erdongzh@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吗? 你的提议和方案能获得上司认可吗? 你能准确向你周围的人传达你的意思吗?
作为沟通的学习者的5个思考题:


1、我最需要哪些沟通技巧? 2、我最缺乏哪些沟通技巧? 3、我怎样才能够得到沟通练习? 4、我能够从哪里得到帮助? 5、我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时间表?
第二讲
管理沟通的技巧
演讲技巧
演讲的目的 演讲的准备 演讲的内容 演讲的结构 实用演讲技巧
五、沟通的原则
1.信息传送方面 2.语言方面 3.行为和心理方面
评价标准: 非常不同意/非常不符合(1分) 比较不同意/比较不符合 (3分) 同意/符合 (5分)
不同意/不符合(2分) 比较同意/比较符合(4分) 非常同意/非常符合(6分)
测试题: (1)我经常与他人交流以获取关于自己优缺点的信息,以促使自我 提高。 (2)当别人给我提反面意见时,我不会感到生气或沮丧。 (3)我非常乐意向他人开放自我,与他人共享我的感受。 (4)我很清楚自己在收集信息和作决定时的个人风格。 (5)在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时,我很清楚自己的人际需要。 (6)在处理不明确或不确定的问题时,我有较好的直觉。 (7)我有一套指导和约束自己行为的个人准则和原则。 (8)无论遇到好事还是坏事,我总能很好地对这些事负责。
4.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指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接受公
众,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 言上还是情感上都不需要信息反馈,如发指示、下命令、 作报告等都属于单向的信息沟通。
(2)双向沟通:指信息发送者以协调和讨论的姿态面
对接受公众,信息发出后还需及时听取反馈意见,必要时 发送者和接受者还要进行多次商议沟通,直到双方共同明 确和基本满意为止。如与职工谈心、召开座谈会、听取情 况汇报等
1.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

(2)非正式沟通
- 优点:形式多样,直接 明了,灵活方便,速度 快,可了解“内幕新 闻”。发挥作用的基础 是组织中良好的人际关 系。 - 缺点:难于控制,信息 随意性强,不确切,容 易失真,可能导致小利 益群体,影响组织凝聚 力和稳定性。

优点:正规、严肃、约束力 强,使组织关系工作保持权 威性。参与沟通者有较强责 任心和义务感,易保持信息 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缺点:各层次层层传递,比 较刻板,缺乏灵活性,信息 传播范围受限制,传播速度 比较慢。
四、沟通的障碍
1.信息传送的问题 2.语言的问题 3.沟通参与者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 4.沟通漏斗
1.信息传送的问题
(1)噪音 (2)传达工具不灵 (3)组织庞大层次多 (4)地位的障碍
组织内信息的传递及流失
原始信息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 100% 66% 56% 流失信息 34% 44%
自我评价: 100或更高 你位于最高的四分之一群体中,你具有优秀的沟通技能; 92—99 你位于次高的四分之一群体中,具有良好的自我沟通技 能; 85—91 你的自我沟通技能较好,但有较多地方需要提高; 84或更少 你需要严格地训练自己以提升沟通技能;
选择得分最低的几项,作为你学习提高的重点
沟通,从哪里开始?
测试题: (9)在没有弄清楚原因之前,我极少会感到生气、沮丧或是焦虑。 (10)我清楚自己与他人交往时最可能出现的冲突和摩擦的原因。 (11)我至少有一个以上能够与我共享信息、分享情感的亲密朋友。 (12)只有当我自己认为做某件事是有价值的,我才会要求别人这 样去做。 (13)我在较全面地分析做某件事可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结果后 再做决定。 (14)我坚持一周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问题。 (15)我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知心朋友随意就一些问题交流看法。 (16)在每次沟通时,我总是听主要的看法和事实。 (17)我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并领悟讲话者所表达的思想。 (18)在听的同时,我努力深入地思考讲话者所说内容的逻辑和理 性。 (19)即使我认为所听到的内容有错误,仍能克制自己继续听下去。 (20)当我在评论、回答或不同意他人观点之前,总是尽量做到用 心思考。
(2)书面沟通:以文字为媒体的信息传递,如文件、
信件、合同等。优点是规范、严肃、有据可查,便于保存, 信息传递准确性高,传播范围广泛;缺点是反馈速度慢。
(3)电子沟通:以电子符号形式通过电子媒体而进行
的沟通,如录音录像、可视电话、计算机网络等,表达速 度快,传递范围广,反馈速度快,信息处理方便,规范性 一般。随着现代信息及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体在信息沟通 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只喜欢讲而不耐烦听的人; 只注意听而忽视说话者感觉的人; 过分积极而让人胆怯的人; 过分被动而懒得听的人; 时常把别人意思领会错的人
4.沟通漏斗
信息流失的现象 称为沟通漏斗。
你想表达的100% 你表达出来的80% 别人听到的60% 别人理解的40% 别人记住的20% 别人执行的0%
其产生原因是 文字符号难以完全表 达人类丰富的感情与 思想,就算表达的很 好,接受者也不见得 能完全理解和记住。
2、结构紧凑的主体



层次:讲稿内容的表现次序,体现演讲者的思 路 节奏:演讲内容在结构安排上表现出的张弛起 伏 节奏通过演讲内容的变换来实现。 衔接:演讲内容层次连接起来,浑然一体。
三种结构方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
3、回味无穷的结尾
结尾是演讲内容的自然收敛。言简意赅、 余音绕梁的结尾能够让听众精神振奋,并 促使听众不断地思考和回味。 总结式结尾 鼓舞式结尾 赞美式结尾 幽默式结尾 名诗名句结尾
3。鼓动性

讲稿内容丰富深刻、见解精辟 语言表达形象生动、 有感染力。
演讲的结构
1、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 2、主体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3、结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
1、引人入胜的开场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