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一居士传

六一居士传


第二题 命题意图: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 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 参考答案:两者不同:前者积极进取, 投身社会,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后者意志消沉,寄情于物,独善 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 身”。
第三题 命题意图:培养学生的专题 阅读能力,集中思考,求同存 异。 参考答案: (略)可从各自 的人生际遇和精神世界入手进 行分析。
方:正当
7、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其:指作者自己
阅:观看
8、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足:能够
其:自己的 患:忧虑
喻:形容
适:舒适 不得:不能
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为吾累者众也
极:尽情
10、其大者有二焉 大者:大的方面
累 :形容词用作动词,拖累
11、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身体 外:外面
返回
1、传记形式别具一格。它并没有像一般 传记那样,具体叙述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 而是由自己晚年更名六一居士的由来说到自 己的乐趣,又说到自己渴望退休的心情及对 现实生活的厌倦。由于文章采用了汉赋的主 客问答方式,所以很便于逐层推进地阐述这 种思想和情趣,而且也使行文跌宕起伏、情 感真切。
2、语言既平易晓畅又形象深刻。 如作者写他陶醉于五种物品之时说: ‚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 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这个既喻为 自然界的各种声响,又喻为社会官场的 嘈杂事务,真是奇妙之喻!作者能对之 臵之不顾,深刻地说明了他对五种物品 的乐而不倦和专心致志。
彼者:官场
18、吾其何择哉
其:指代上文所说的两方面 19、臵之,区区不足较也 置:停止 较:比较 足:值得
作者之“乐”之如何?
(1)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2)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 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真可以说其乐 无穷。 (3)轩裳组劳吾形于外,忧患思虑劳吾形于 内,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心未老而先衰,尚 何暇于五物哉?——表明世事令他烦忧,希 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五物。
返回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 滁山乡时,自号醉翁。年 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 官,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 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1、是为五尔 尔:通“耳”,罢了。 2、以吾一翁 以:把,介词 3、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诮:责备 讥讽
畏:害怕
4、聊以志吾之乐尔 聊:姑且 志:记,记述 5、吾之乐可胜道哉 乐:乐趣 6、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胜:尽 以:用,用来 尔:通“耳”,罢了。

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 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春蚕丝尽, 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宋王朝, 应该得到休息的时候了。况且,在宦海沉浮 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候作者意 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 想中的主导。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 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 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 ‚我家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 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 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 ‚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 ‘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 声的人吧,因为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 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一 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脱。‛ 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 要逃脱;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
返回
4、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 (状语后臵,‚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秦‛之 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臵,应‚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 (……也,表判断)
返回
一、更号原因 六一居士传 二、‚六一‛之乐向往归老 三、三宜归去
返回
1、六一,何谓也? (宾语前臵,应‚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也,表判断) 3、方得意于五物也 (状语后臵,‚传文,通 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 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 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 该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 往。
1、已而叹曰
已而:不久之后
2、夫士少而仕
士:读书人 3、吾素慕之 仕:做官
素:一向
慕:羡慕
4、宜去一也
宜:应当 去:离职
5、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乃:连词,表假设,如果 以:凭借
彊: 支撑 过分
古:过多的
筋骸:身体
今: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荣:荣耀 禄:俸禄
过后,居士叹息说:‚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 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 休的人。我素来羡慕他们,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 一理由。我曾经被当朝任用,但至今没有值得称 道的政绩,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理由。强壮时尚 且如此,现在既老又多病,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 去贪恋超越的职位俸禄,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 志愿,自食其言,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理由。我 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 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庐陵 欧阳修】
中国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字永 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 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 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以 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他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 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 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 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返回
初谪(zhé )滁山
颍(yǐng)水
此庄生所诮(qià o) 涿(zhuō)鹿 轩裳珪(guī)组 恻(cè)然
赐其骸(há i)骨
佚(yì )
偿其夙(sù )愿
讫(qì )无称焉
课前思考
1、欧阳修自命名为‚六一居士‛之前有别的 名号吗? 2、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3、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目的是什么? 4、沉醉于五物的乐趣是什么? 5、本文作者提出了哪几条隐退的理由?
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 (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 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 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这便是 我标明我的乐趣的原因。‛客人又笑着说:‚您 知道官车.官服.符信.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却不 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居士说: ‚不是这样。我被官场拖累,已经劳苦了,又有 很多忧愁;被这些物品所吸引,既很安逸,又庆 幸没有祸患。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于是和客人 一同站起来,握着手大笑说:‚停止辩论吧,区 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返回
第一题 命题意图: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 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参考答案:主客问答,抑客伸主。这一大段 中包含的内容,如果不用这种设为问答的特殊形 式而改用直接议论抒情,该多么板滞沉闷!用了 这种形式,使文情顿生波澜,起伏荡漾,变板滞 为活泼多姿,化沉闷为轻松流走,借问答而层层 推进。所谓“举重若轻”、“娓娓而道”的风调, 不是全赖此客主问答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吗?
第四题 命题意图:掌握文章重要句子含义,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 拖累太多了。 2.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 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退休已有三年了,一旦天子发出恻隐之 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 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3.吾其何择哉?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12、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乞:请求
恻然:恻隐之心
一日:某一天
哀:哀怜
14、庶几偿其夙愿焉
庶几:大概 夙愿:平素的愿望
15、此吾之所以志也
所以 古:……的原因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6、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子:您
其:自己的
累:使……劳累
17、累于彼者已劳矣
累: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
客人说:‚你的乐趣怎么样呢?‛居士说: ‚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当自己在这五种 物品中得意忘形时,泰山在前面也看不见, 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即使在洞庭湖原野 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 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然而常常 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 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其中大的方面有两 件,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 感到劳累,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 疲惫,使我没有生病也已经显得憔悴,人没 有老却精神已衰竭,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 种物我品上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