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摘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目录一、质量管理定义与目二、质量管理的意义意识决定行为,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与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促进全面质量管理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重点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以顾客为中心持续改进四、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的概念及实践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人的因素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紧迫任务利益共赢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生态关系”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运行机制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精神支柱五、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及重要性六、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七、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措施(一)坚持按标准组织生产(二)强化质量检验机制(三)实行质量否决权(四)抓住影响产品质量关键因素,设置质量管理点或质量控制点八、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弊端误把ISO标准当全面质量管理的尚方宝剑质量管理中缺乏全员参与企业在基础数据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管理及维护质量管理方面经验论九、民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弊端的对策民营企业正确认识TQM重要性成立QCC小组实行全员长期的质量改善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做好基础数据统计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充分运用统计手i十、案例十一、总结十二、参考文献我们的企业面临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质量水平,创造“一流的质量”就是把质量贯穿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真正的融入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在全球化竞争与市场创新中,确立并不断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

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

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

所以,企业有责任把好质量关,共同维护质量大堤的安全。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之一。

因为,低质量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它会降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损害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等等。

另一方面,以前,价格被认为是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现在情况已有了很大变化。

很多用户现在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并且宁愿花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

在今天,质量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会比质量不稳定的低质量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较好的质量也会给生产厂商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

高质量产品的定价可以比相对来说质量较低产品的定价高一些。

另外,高质量也可以降低成本,而成本降低也就意味着公司利润的增加。

质量管理是一种行为意识的管理,一个人的意识管念将直接影响其行为活动及结果。

(一)意识决定行为,质量管理关键在于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是一种行为意识的结果,质量意识是指一个企业及其员工重视质量的程度,质量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是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支配其行为的关于产品或工作优劣程度的态度和信念,它对员工工作过程的质量行为起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意识就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标准,是人们对自我行为的一种评价方式。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决定行动”。

意识和观念是一个人工作行为的方向和指南。

思想是行为的控制器,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

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人,就离不开指导人进行行为活动“意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因此,要搞好企业质量工作,其核心就是提高人的质量意识。

真正达到自主管理的效果。

近20年,企业员工新老交替,各岗位增加了大量的新员工,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学习、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做出优秀的产品。

”这是海尔集团的至理名言。

因此说,要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则首先要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开始。

员工的质量意识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一个企业练就的一种“内功”,是一座精神富矿。

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就是强调从事具体操作的每一个员工在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质量行为意识,要形成一种规范的行为动作。

良好的安全、质量意识,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质量,并不只是质量部门的事,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人都必须为产品质量负责。

一个企业,只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技术装备,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干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三大要素论”是说质量管理的要素是人、技术和管理。

在这三大要素中,人是处于主宰地位的。

因此,首先要抓好“人”这个关键要素。

员工有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信念、良好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严谨态度,才能确保实现优质高效,这是创造优质服务品牌的关键所在。

事实也证明:制约产品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落后的质量观念和对待质量的态度。

一家著名美国企业的总裁曾经到一家著名日本企业参观学习时表示: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30%的技术加70%的态度。

没想到日本企业的老板则说: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10%的技术加90%的态度。

就拿我们兰州石化公司而言,现在的装置性能、检修装备能力、员工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相对于20年前有了极大的改善。

结果我们的装置运行、产品质量、检修质量、服务质量却仍然常常出现问题。

这说明技术设备往往不是决定质量的最关键因素,员工的观念和态度不尽心,大多数都是由于一时的疏忽、研究近些年兰州石化所发生的这些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或者是一些侥幸心理造成的,这些都说明:员工的观念意识及工作态度是何等重要。

(二)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员工的质量意识不强,责任不完全在于员工自己,关键在于我们的培训和教育、在于我们是否有良好的制度和适宜的文化氛围,质量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员工质量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员工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当然,质量教育是广义的,不仅包括各种技能知识培训,更重要的是平时通过开展日常性的质量意识教育活动和多方面的文化素质、责任意识的宣传教育,对员工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员工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将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使其真正意识到这是一种必备的责任、是一种法律制度的约束、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利益。

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如企业文化、管理的标准化、标准的执行、工作行为及养成教育等等。

企业可以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教育、素质教育的演讲、培训、讲座活动。

切实营造一种强烈的文化意识氛围,以逐步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意识,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从而达到员工整体素质的逐步提高。

质量意识的提高,首先需要一种环境,也就是说:企业本身重视质量管理,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意识氛围,全员重视,质量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有效的贯彻下去,要对员工不断进行质量教育,促进员工质量意识的巩固和发展。

要使员工充分认识到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的意义,同时要建立适应质量管理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绩效考核管理要围绕质量管理来进行,质量意识的优劣与员工切身利益挂钩,使所有员工在工作中能不时的感觉到工作的压力与动力。

对于表现优秀的员工要及时进行表扬与奖励,对于存在不足的员工要进行工作指导,对于存在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员工进行处罚,真正做到奖罚分明。

在重视工作结果质量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工作中的过程质量,引导员工不断增强质量意识,自我加压,自我发展,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达到更高的质量要求。

让所有员工都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以达到员工观念意识的根本转变。

这样我们就会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不断的提升,进而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为企业的生存发展、为创造企业优质品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企业质量管理重点(一)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族标准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在贯彻ISO9000族标准的同时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二)以顾客为中心企业依存于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

如果企业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企业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

将其转化为企业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同时还应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和加强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

由于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

(三)持续改进以满足市场用户需求为目的,全员参与管理,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注重管理改进,使人的观念、认识和组织实施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又要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进,使产品质量和相关服务能够持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

持续改进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在市场中永远立于立于不败之地。

四、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一)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

以为对质量的追求达标化、零缺陷等等。

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是现代企业创造一,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因此,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内容的变化.流的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化更科学、更重要。

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检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