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及应用分析
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 (数理统计学和社会统计学)
• 1、数理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数理统计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迅 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分支和边缘科学,成为现代 统计学的主流学派。 • 2、 社会统计学 这一时期的社会统计学也有所发展,其基本趋势是 由实质性科学向方研究对象和性质 •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方 面。 • 就性质而言,统计学是一门适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 现象的方法论学科。 • 三、统计学的内容 (一)描述统计学 研究如何搜集、加工处理、显示及计算分析数据的 方法。 (二)推断统计学 研究如何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此的方法。
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总论 统计调查与整理 综合指标 动态数列分析 统计指数 抽样推断 相关与回归分析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
第一章 总论
•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员了解统计学产生与发展 的历史,明确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等一些 基本问题,重点理解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 第三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统计学原理
y
及应用分析
o x
( x x)f f
2
西安石油大学统计学课件
• 目的和要求: • 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统计资料的搜 集、整理以及分析或推断方法。重点掌握抽样 推断、动态分析、指数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 方法。 • 在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统计分 析。 • 统计分析报告写作。
第三节
• • • •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 三、指标 四、变量
返回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
• (一) 总体 1、 概念 总体是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 整体。 • 2、种类 • (1)有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有限的。( 2)无 限总体:总体中的单位数是无限
3、总体的特点
•
返回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问题
• • • •
一、统计学的涵义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三、统计学的内容 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返回
• 一、统计学的涵义 • 统计资料:以文字、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用 来说明事物的现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未 来发展趋势的数据。 • 统计工作: • 统计工作者搜集、整理、计算分析或推断统计资 料的工作过程。 •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搜集、整理、分析或推断统 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第一节 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 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 四、现代统计学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今)
一、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统计实践活动产生于奴隶社会,当时的统 治阶级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需要征兵 征税,开始了人口、土地和财产的统计。封 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 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统计逐步成为社会分 工中的一个独立的部门和专业。同时欧洲出 现了一些统计理论著作,标志着统计学的产 生。统计学产生后形成不同的学派。
三、近代统计学时期(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
1、数理统计学派 〈1〉创始人:阿道夫.凯特勒 〈2〉产生的背景 : 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有 了很大发展 ,促使英美统计学界尝试用研究自然的 方法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 并引入概率论 , 产生了数 理统计学派. 〈3〉研究方法:用大数定律从社会经济现象复杂不 定的偶然性中寻找其规律性。
二、古典统计学时期(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
• 1、 政治算术学 • 〈1〉 创始人:威廉.配第 • 〈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为了管理国 家、发展经济、争夺世界霸权,需要了解国内外的 社会经济状况,于是在英国产生了政治算术学派。 • 〈3〉研究方法: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 • 2、 国势学派 • 〈1〉创始人:海尔门.康令 〈2〉产生的背景: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封建制度解体 的时期,统治者要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情况,决 定国策,在当时封建制的德国产生了国势学派。 〈3〉研究方法:对国家重要事项的记述,几乎完全 偏重于品质方面而忽视了量的分析。
返回
• 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 • 1、 统计学与数学的联系表现在统计方法以数学知 识为基础。其共同点是两者都为各学科提供研究和探 索客观规律的数量方法。 • 2、 统计学与数学的区别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统计 研究的量是有计量单位的具体的量,而数学研究的量 是没有量纲的抽象的量。二是统计学与数学研究中所 使用的逻辑方法不同,统计研究是演绎与归纳的结合, 而数学所使用的是纯粹的演绎。 •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方法是一种数量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其他学科 探索各学科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但是对这种数量规律 性的解释只能由各学科的研究完成。 返回
• 3、 社会经济统计学 在德国社会统计学的影响下,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 义国家逐步建立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统计学。其理论和 方法曾成功地应用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分析。然而 由于当时国际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这些国家用武断的 方法解决学术上的争议,使得统计科学没有按照科学 自身的规律不断进步,因此发展缓慢。 • 4、 中国的统计学 新中国成立后,输入了苏联的社会经济统计学,虽然 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进步迟缓。八十年代以 后,统计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时期,统计方法更加丰 富、应用更加广泛,统计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 、社会统计学派
• (1)创始人:德国的克尼斯 • (2)产生的背景:实现了统一的德国,为了发展 资本主义、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迫切需要掌 握国内外大量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以揭示社会 经济现象的规律性,于是在德国形成了社会统计 学派。 • (3) 研究方法:在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现象内部的联系和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