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生物化工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简易版

浅议生物化工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浅议生物化工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简易版浅议生物化工生产过程本质安全化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摘要》玉米化工醇是生物化工行业的一支新军,在建设、投产、扩建过程中,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安全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强化设备管理和生产过程安全控制,努力打造生产过程中物与环境的本质安全化;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现场安全管理,大力提升人的本质安全化水平,最终目标实现人与机器、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玉米化工醇物和环境的本质安全化人的本质安全化一.引言长春大成集团新化工醇工程,是世界首家以玉米为原料生产化工醇并形成产业化规模的生产线。

该项目20xx年开工建设,20xx年正式投产,历经多次改扩建,目前已形成年产40万吨化工醇的生产能力,开创了玉米生物化工的新纪元。

做为新兴的玉米化工企业,同其它的危化品生产企业一样,生产过程存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腐蚀、中毒等危险因素,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安全运行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在人员素质、设备工艺、管理和整体环节等五个方面下功夫,加强企业软件、硬件建设和投入力度,是降低安全风险、有效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根本途径。

二.采用先进安全科学技术努力追求生产过程中物与环境的本质安全化,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

1工艺设施的可靠性先进性是实现生产本质安全的物质基础现代生物化工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大型化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决定了生产设备、安全设施必须能够满足这是苛刻工艺条件的要求,实现整个工艺系统的安全运行,工艺设备的可靠性先进性及完备的安全配套设施是保障企业人员安全、财产安全的物质基础。

从近些年所发生的化工安全事故来看,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安全设施不完善、工艺设备落后等先天不足的原因造成的。

工艺设备落后直接造成生产中的各种危害防不胜防;安全设施的不完善更加剧了危害的程度.。

1)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玉米化工醇的生产过程,从氢气的制备、压缩到加氢催化裂化、还原等反应过程,大都在高压高温下进行,如果氢气及其它可燃气体泄漏,极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且在高压下,氢气易于钢材内的碳分子发生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造成‘氢脆’,降低金属容器强度,从而造成破坏性事故。

因此,化工醇生产对设备的材质耐腐蚀、强度等性能要求极高,尤其是锅炉、氢压机、反应釜、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是化工醇企业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实行特种管理,进行定期和巡回检查检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专人负责管理制度以及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以确保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

2)采用先进工艺、改造或淘汰落后工艺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替代落后的不安全系统和工艺,是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源头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的反应催化剂,同样的生产过程,采用新的催化剂,就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避免高温高压所带来的危险;通过优化反应路径和过程控制,减少有害副反应和中间产物数量,不产生污染或污染轻微,实现清洁生产,有效降低火灾、爆炸事故因素的产生。

这是所有化工企业长期努力的发展方向3)用法制保障安全设施与建设项目三同时“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职业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同时”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最有力措施,是从根本上采取防范措施,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从长远利益看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

大成玉米化工醇工程,在项目建设和改扩建过程中,正确处理安全利益、安全投资、安全效益三者的关系,坚持执行生产投资项目的“三同时”政策,不断加大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并采用全国招标采购的方式,保证核心设备和安全设施质量的可靠性、技术的先进性,有效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2、建立并完善自动控制、安全连锁系统,是化工过程本质安全的可靠技术保障在化工单元过程中,所进行的氧化、还原、硝化、裂化、聚合等过程,以及化工单元操作压缩、加热、分离、蒸馏等操作过程中,通过建立可靠的设备状态和自动控制、安全连锁保护系统等技术措施,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是防止火灾、爆炸、毒害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该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四类:1)自动检测系统::对机器设备及过程进行连续检测,把工艺参数等变化情况显示或记录出来的自动化系统。

2)自动调节系统:通过自动装置的作用,使工艺参数保持为给定值的自动化系统,对工艺参数尤其是温度、压力、流量组分进行有效的控制。

3)自动操作系统:对机器设备及过程的启动、停止及交换、接通等工序由自动装置进行操纵的系统。

4)自动讯号、连锁和保护系统:机器设备及过程出现不正常情况时,自动声光报警或自动紧急连锁停车措施,如参数进入危险区域时自动打开安全阀泄压,或在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时自动停车,有效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业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已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领域。

它是一个由过程控制级和过程监控级组成的以通信网络为纽带的多级计算机系统,综合了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显示(Control)和控制(Control)等4C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配置灵活、组态方便。

实现企业网络(Internet)环境下的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处理、控制,实时流程查看,实时趋势浏览、报警记录查看和存储,可实现从一个单元的过程控制,到全厂范围的自动化集成控制,不仅满足单元生产过程控制需求,而且简单方便地实现整个工厂管理控制集成。

自动控制与安全连锁系统,降低了由于人的误判断、误操作所带来的风险,提高了工艺过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但应该认识到这一系统的局限性,它并不是万能和一劳永逸的,化工生产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其中最敏感的参数就是温度和压力,反应大多都是强烈的非线性的,即稍微有点变化,反应就特别强烈,自动调节与操作系统有时无法满足工艺上快速调整的需要,这种情况下应发挥人的快速反应作用,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手动解决。

如反应釜内催化,、裂解关键阶段,釜内物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剧烈,自动调节很难控制到位,目前大多由手动控制完成,待反应平稳后再改由自动控制。

另外,由于设备检测元器件或环境探测器材故障而误报警,安全连锁误动作,造成停车事故,会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风险。

因此要加强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必要时应及时更换和报废,保证并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安全连锁与自动控制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以保障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运行。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提升人的本质安全化水平,预防事故的发生1、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安全教育是提高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执行安全法规的自觉性、掌握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和内在人文精神素质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安全文化进步的手段和载体,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安全教育,是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的需要,其根本的任务是提升人的安全素质,使受教育者不但具备安全知识、技能和安全意识素质,而且在观念、伦理、情感、态度、认知、品德等内在的人文素质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成为本质安全型员工。

企业的安全教育首先应具有普遍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普及安全教育,使所有的从业人员都能得到安全教育,做到纵到底、横到边。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五类人:1、负责人 2、专业人员 3、特种作业人员 4、人人,人人都是安全员 5、家属,用伦理亲情的力量促使亲人自觉遵章守纪。

通过安全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在工作中使人人都是安全员,做到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自学学安全、全面会安全、现实做安全、事事成安全。

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形成安全和谐的氛围。

安全教育在内容和方式上应讲求因材施教,变“要你安全”的被动式安全教育为“我要安全”的主动式安全教育,根据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内涵、层次和水平的安全教育,并讲求重点,不能千篇一律。

例如,企业法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安全观念、态度、安全法规与管理知识,对其不强调安全的技能和安全操作知识;对于直接从事一线生产的岗位操作与技术人员而言,安全生产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安全操作技能上,使受教育者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态度,在生产中做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判断与行动,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

2、营建健康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环境。

对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广义”上是指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狭义”上安全文化,在涉及企业各层人员的本质安全素质方面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持续的推动作用。

对于从事高危行业的现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成为企业的商誉标志。

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企业有效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存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是预防事故的“软”对策和“人因工程”。

通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影响、激励、约束和导向作用,激发全体员工对安全观念的共同认知,给每一位员工以安全感、归属感、自尊自信的力量,参与安全管理的民主权利,在企业内部形成融洽的对不安全行为干预、安全互助的协同关系及遵章守纪的从众氛围,使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形成共同进步的群体内驱力,以一种相容的心理态势,形成共同承担企业安全风险的凝聚力。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使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得到落实,把不同层级干部和员工的认识观念统一到企业的核心理念上来,以文化的力量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