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一、组成——作用;。

1、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微小尘埃组成的混合物。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等。

2、作用:氧——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温室气体;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水汽、尘埃——成云致雨的物质条件。

二、垂直分层——特点
4、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5、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防弹衣”——阻止“天外来客”对地球生命的伤害
“遮阳伞”——削弱到达地表的强烈太阳紫外线辐射
“保温被”——通过大气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使地表昼夜温差较小。

(重点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的示意图”,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6、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是因为大气逆辐射更强,大气返还给地面的热量更多,从而补充了因地面长波辐射损失的热量。

在中高纬度地区的秋冬季节,晴朗的夜间水汽和云量稀少,大气逆辐射较弱,地表热量损失较多,常出现霜冻。

专题9 行星风系 / 专题10季风
大气运动的判断的基本原理:
①气压——单位面积以上空气柱的重量。

②热力环流:在受热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上空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在冷却地区,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气压,上空形成低气压。

③风——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④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1、画出热力环流方向,并标注近地面和高空的高压区和低压区(思考: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参考教材80页)
冷热冷
2、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表不同地区的冷热差异。

3、海陆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山谷风: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

在下列空白处,绘制海陆风、山谷风在白天及晚上的风向: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分布、性质
5、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填充(北半球)
6、学会用“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来判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说出各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气候特点、大致分布及典型代表城市。

(参考地图册P35)(1)以温定球——由全年最高温所在月份确定南北半球
(2)以温定带——最低月均温15℃以上为热带 ,0~15℃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以下为温带;最高月均温10℃以上为寒带;
(3)以水定型——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
夏雨型(三种季风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7、几组气候类型的比较与综合判断 (1)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2)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地中海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
(4)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8、东亚和南亚季风比较
9、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有利: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

(2)不利:气象气候灾害频繁,如强烈的冬季风南下,造成低温冷害;夏季风强弱变化和
雨带推移时间差异,导致季风区南北旱涝灾害频繁。

专题
11台风、寒潮、梅雨
2、台风是一种 强热带气旋 ,一般发源于 北纬5°~20°的热带洋面上,影响我国的台风一般发源于 菲律宾以东 的热带洋面,侵袭我国 东南沿海 各省区。

(思考:台风有哪些好处?)
3、冷锋、暖锋的比较
4、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规律(联系:我国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及汛期时间)
5月登陆——华南地区
6月停滞——江淮地区(6月中旬~7月上旬梅雨受准静止锋影响)
7~8月到达——华北、东北地区(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
一、气候变暖:
1、原因: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方式:矿物燃料的燃烧。

2、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等。

(温故“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
3、气候变暖导致的结果:冰川融化,海平面的上升等。

4、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可以采取哪些对策
一是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植树造林;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二、酸雨:
1、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

2、全球酸雨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和东亚三大地区。

3、成因: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
4、酸雨会导致森林枯死、土壤酸化、淡水生物死亡、腐蚀建筑物及室外的文物古迹等(思考:为什么北欧也是酸雨的重灾区?)
三、臭氧层空洞
1、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臭氧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氟利昂。

2、导致太阳紫外线增强,增加皮肤癌的发生,破化生态平衡等
四、城市的热岛和雨岛效应
1、城市热岛效应的80%归咎于城市绿地的减少,城市热量的大量排放;城市雨岛效应是因为城市含有较多的尘埃杂质(多对流雨)以及城市地表比较粗糙(降水时间长)。

2、城市及城市的下风向地区多雨(尘埃多,凝结核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