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诊断》讲稿第三章
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
在转轴的弹性力 F=ka 作用下:
m
..
xG
kx
..
m y G k y
(5)
则轴心O’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xG,yG)
.G .e t
a O′(x,y) O
m
..
x
kx
me2
cost
..
即
m y ky me2 sint
..
x
..
n2
x
e
2
cos
t
如果考虑阻尼,则(7)式变为:
Z ..2nZ. n2Ze2eit
(12)
其中阻尼 : 2nn
设特解为: Z Aei(t) 解出
A
e (/n )2
e /n 2
[ 1 (/n )2 ]2 (2 n /n )2 (/n )2 1 / 2 2 42 /n 2
tan(21 n / ( n)/( n/) 2n)1 2 // nn 2
n
0
1.0 2.0 3.0 4.0 5.0 n
幅频响应曲线
相频响应曲线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4.3 转了的临界转速 弹性支承对转子临界转速的影响
y
O′
yA
.
yB z
A
O
B
支承弹性系数与弹性转轴刚度系数相串连,总的刚度低
于转轴本身的刚度。因此,弹性支承使临界转速降低。减小
支承刚度可以使临界转速显著降低。
……ωn/3,ωn ,3 ωn ,……
d.组合共振(和差谐波共振) 激励频率ω1和ω2 ,当(ω1 +ω2)或(ω1-ω2)或 (mω1±nω2)与固有频率一致时,引起系统共振。
振幅
振幅
不稳定区
不稳定区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0
0
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系统发生非线性振动的识别方法
a.非线性系统的固有频率随振幅的大小而变, 且有跳跃现象。
b.非线性系统的激励X(t)与响应Y(t)具有次谐波共振、 超谐波共振以及组合频率共振特征,且激励X(t)与响 应Y(t)之间的相干函数大于零而小于1。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2 旋转机械的监测与信息的表达和分析 3.2.1旋转机械的监测系统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2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来源 (4)机器长期运行引起的故障
1)长期运行,转子挠度增大。 2)旋转体局部损坏、脱落或产生裂纹。 3)零部件磨损、点蚀或腐蚀等。 4)配合面受力劣化,产生过盈不足或松动等,破坏了配合性 质和精度。
5)机器基础沉降不均匀,机器壳体变形。
3.1.4.2 转子涡动
园盘的运动方程为 :
m
..
x
kx
0
..
m y k y 0
..
x
..
2 n
x
0
(2)
y
2 n
y
0
n2
k m
式中 k----转子的刚度系数, x,y----园盘几何中心的水平、铅垂方向坐标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4.2 转子涡动
其解为 :
xXc o s (nt x) yYs in(nt y)
G..e a .O′
O
x
图b所示;
Z e(/n)2 eit
1(/n)2
当 n 时,A≈-e,或OO’ ≈ -O’G, 图b. ω >ωn
园盘的重心G近似落于固定点O,振幅很小,
转动反而比较平稳。称为“自动对心”。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
y
c. ω=ωn时,A ,共
圆盘 无重量的弹性转轴
刚性支承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4.2 转子涡动
由于离心力作用,转子产生动挠度
aoo' (1)
Y
转子有两种运动:
A
(1)转子的自身转动 X
O
a
O′
w
B Z
圆盘质量m
(2)弓形转动,即弯曲的轴心线AO′B与轴承连线AOB组成
的平面绕AB轴线转动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园盘中心(重心)G 相当于转轴中心O’
有偏心距 e=O’G,园盘以角速度ω转
动时,重心G的加速度为:
..
..
x G x e 2 cos t
..
..
y G y e 2 sin t
(4)
.. ..
其中x 、 y表示 点o '的加速度分量
(xG,yG)
.G
.e t
a O′(x,y)
O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力端轴向也装两个位移传
通用加速度传感器
感器。
n 转轴
3)转速(键相) 传感器(接近开 关等)
转轴
振动方向
针带螺纹 MIL-C-5015
被测件 沉头螺栓
支架
支架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2 旋转机械的监测与信息的表达和分析 (2) 系统集成 硬件连接框图
1# 振动传感器
检修对接头
工程师站
工程师站
机械设备故障诊断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办公室:教一楼510室 电话: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 旋转机械的振动及故障概论
3.1.1 旋转机械、故障及故障诊断
旋转机械:具有巨大转子高速回转的机械。 发电机、汽轮机、离心式压缩机、风机、大型电动机等。
故障:机器的功能失常。 运行失稳,异常振动和噪声,工作转速、输出功率发生
A e
3.0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2.0
0.25 0.375
0.05
0.10 0.15
3.1.5 刚性转子系统和柔性转子系统 1.0
0.5
1.0
0 1.0 2.0 3.0 4.0 5.0
n
1) 刚性转子系统:工作转速小于临界转速的转子系统。
2) 一般采用滚动轴承,其故障激励大多与转速同步,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2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来源 (2)安装、维修不当引起的故障
1)机器安装不当,零部件错位,预负荷大。 2)轴系对中不良(对轴系热态对中考虑不够)。 3)机器几何参数(如配合间隙、过盈量及相对位置)调整不当。 4)管道应力大,机器在工作状态下改变了动态特性和安装精度。 5)转子长期放置不当,改变了动平衡精度。
a.固有频率随振幅变化
渐软系统
渐硬系统
0
n
自由振动的振幅与频率关系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b.振幅跳跃现象(不稳定区)
振幅
振幅
不稳定区
不稳定区
0 渐软系统响应曲线
0 渐硬系统响应曲线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c.次谐波(分数谐波)共振和超谐波(高频谐波共振)
14# 振动传感器 17# 转 速 15# 振动传感器 16# 振动传感器 18# 转 速 19# 转 速
接 线 箱
D1 接 线
端 子
481 适 调
仪
1# DIN - 50S
16#
PCI 9118
RS-232
工
控
机
接 线 箱
15V 电源
D2 接 线 端
17#
TTL
DIN
电
-
路
37D
ACL 8454
子
变化,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异常等。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故障诊断
获取机器的稳态、瞬态数据、过程参数和运 行工作状态等信息后,通过信号分析和数据处理 ,从中提取机器特有的故障征兆及故障敏感参数 等,经综合分析判断,确定故障的性质、部位、 严重程度及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振动和噪声是重要信号。
6)安装或维修过程破坏了机器原有的配合性质和精度。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2 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及来源 (3)运行、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
1)机器在非设计状态下运行(如超转速、超负或低负荷运行),改变 了机器工作特性。 2)润滑或冷却不良。 3)旋转体局部损坏或结垢。
4)工艺参数(如介质的温度、压力、流量、负荷等)操作不当,机器运 行失稳。 5)启动、停车或升降速过程操作不当,暖机不够,热膨胀不均匀或在临 界区停留时间长。
3.1.4.3 转子的临界转速 :
园盘或转轴中心O’对于不平衡质量 的响应为:
Z e(/n)2 eit 1(/n)2
(9)
正常运转情况:
(xG,yG)
.G .e t
a O′(x,y) O
O, O’和G三点始终在同一直线,这直线绕点O以角速度ω转动, O’和G作同步进动(涡动),两者的轨迹是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
2.0
1.0
0.25 0.375
0.5
0.05
0.10 0.15
1.0
当 n 时运转较为平稳, 0 1.0 2.0 3.0 4.0 5.0
n
但在启动过程要经过临界转速。
如果缓慢启动,则经过临界转速时,也会发生剧烈振动。
第三章 旋转机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
3.1.6 非线性振动的特征及识别方法
线性
(3)
园盘转子中心0’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作频率为 ωn 的简谐 振动。一般情况下振幅X、Y不相等,点0’的轨迹为一椭圆。0’ 的这种运动是一种“涡动”,或称“进动”。转子的涡动方向与 转子的转动角速度 同向时称为正进动;与之反向时称为反进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