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市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电子教案

天津市 四年级劳动与技术电子教案

2.5V小灯泡及其灯座,5号电池2节及电池盒、导线、灯塔模型组件、纸板、铝(锡)铂、胶带纸
三、教学模式:
讲授与活动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制作滚筒组件
把铝箔剪成宽约1厘米的条形,如图1那样,留出相等间隔空隙,用双面胶带纸将铝箔贴到滚筒表面上。
2、初步安装电路:
(1)把导线两端3厘米长的塑料包皮去掉
(2)参考手电筒电路,用适当长度的导线分别连接小灯泡,电池和“开关”
(1)展示雕刻作品
(2)雕刻是中华民族一种传统技艺,很值得继承和学习
(3)板书: 雕刻练习
二、讲授新课:
雕刻工作顺序:
1.选材:将新鲜的块状蔬菜洗净,切成印章模块
2.描图:将印章的刻面画在纸上,用浓墨在纸上描绘图案
3.拓印:把描绘好的图案反贴在刻面上,轻轻按压。使纹样清晰块印在模块上。
4.雕刻:自定顺序,沿着纹样的边线下刀,。
2、能力目标:
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关心父母,热爱生活
教学用具 各种布缝线 针剪刀划粉糨糊等
教学模式 讲授和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小围裙)
“如果我们带上自己缝制的缝制小围裙,帮爸爸妈妈做饭一定很有意思。”
板书: 缝制小围裙
二、讲授新课
缝制小围裙的步骤:
1.画出草图。确定作的小围裙的外形,然后画出草图。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画出一半的金鱼身体和鱼鳍的纹样,再剪去其他不要的部分,将剪下的纸样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用双面胶固定。再按照图样将瓶子剪下,最后将鱼的身体和鱼鳍接牢固。这样一条漂亮的金鱼就完成了。
同学们也可以回去用彩笔做一些点缀,使你们的金鱼更加漂亮。
三、同学们进行制作。
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和交流。
(2)将灯泡旋紧在灯口上,用胶带指把灯泡和灯座固定在灯塔塔身顶端,把透明的小灯塔罩盖在灯泡上,并用胶带纸固定好。
4、组装:
将滚筒支架、电池盒、灯塔塔身分别固定在底版处,连接电路并用电线整理到隐蔽处,再用颜料美化整体,闪光灯塔就完成了。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研制地震报警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地震,知道地震报警器的原理,明白发生地震时的自救方法。
教学用具: 彩色线绳 剪刀 镊子 大头针等
教学模式: 演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中国结,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表达一种强烈的美好祝福。
板书: 艺术绳结
二、讲授新课:
示范演示编织“吉祥结” 按照老师示范同学和老师一起一步接一步,一环套一环,运用“压”“穿”“回”“挑”等方法,完成吉祥结。
3.把两块布样相对(绒面)重叠,用平针法缝合。选适当部位留一小口。
4.从预先留的口把布面向外翻出,塞入少量棉花,厚度要均匀。
5.用锁边针法沿边线缝合一圈。
6.缝上纽扣做眼睛,再在适当的部位缝上丝带。
三.注意事项:
1.同学操作针法时应保持安全距离。
2.从预先留口把布面向外翻难度较大,教师应逐个指导。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贴画工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学会用各种豆子制作贴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方式 讲授、互动
教学重点 豆子贴画的制作方法,学生自己制作豆子贴画
教学准备 教师:展示图片、制作贴画的一般步骤
生:胶棒、各种豆子、白色硬纸板、彩笔
教学过程
2.裁剪。先画图,然后沿边线剪下。
3.缝边。用平针法,先沿布边向背面折1厘米的卷边,压实后,用平针缝,每针距离0.4---0.6厘米。
4.缝上裙带。裙带要缝牢固。
5.整理点缀。裙带要缝牢固;如果在围裙上绣个小图案,就更好了;你缝的小围裙边是否平整,裙带是否牢固?造型是否美观?
注意事项:
一、1.穿针引线容易刺伤,提示学生注意安全,保持有效距离。
2.能力目标:
学习制作简单地震报警器的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学用具: 圆规、纸、乒乓球、剪刀、胶棒
教学模式: 讲授与活动相结合
教学准备教师:展示成品,制作的一般步骤
生:塑料饮料瓶、剪刀、双面胶、包装纸/彩纸/挂历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废弃物品,只要我们动动脑动动手就可以把它们变成漂亮的工艺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塑料饮料瓶、包装纸/彩纸/挂历纸等来制作“金鱼”
二、讲授新课
师:老师还是先提出关于安全的要求:在动手的过程中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同学间不打闹,剪开的塑料瓶不要划伤手,课后要及时的清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手电筒是最简单的家用电器之一,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它
板书:研究手电筒
二、讲授新课:
1.了解电子元器件符号。
电池 开关
小灯泡 导线
2.讲授:用图形符号代表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对于设计和制作各种电子产品,非常方便
3.“玩”手电筒
1.拆卸你的手电筒,把电池取出,小灯泡卸下来。
2.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
2.备用创可贴等外伤救护药品。
3.保持教室卫生。
二、学生开展缝制小围裙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并随时提示安全操作。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九课 设计制作小挂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一个小挂饰的设计和制作,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步骤和相应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设计和制作能力
3、情感目标:
感知审美情趣和生活乐趣
(4)学生系绳结
a学生互相协作,学习以上绳结
b学生开展系绳结竞赛,比一比,看看谁的手法更熟练。
C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系绳结
(5)教师点评:学习态度 团结协作 熟练程度 优秀同学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六课 艺术绳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绳结编织技巧和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深厚文化内涵
注:动作慢些的同学可参照书本上的示意图编织。
三、注意事项: 掌握“宽松编织”“均匀编织”及合理整形等基本步骤。
四、编织吉祥结动作快些的同学可参照书本上的示意图编织。
五、小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
六、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掌握了编织“中国结”的基本方法:“压”“回”“挑”,并掌握了“宽松编织”“均匀编织”及“合理整形”等基本操作。相信同学们编织“中国结”的技巧会运用的 越来越精炼。
2.教授新课:(1)提问:你知道这辆模型赛车为什么能行使么?它的力量从哪里来?它是怎样飞跑起来的呢?
(2)讨论上述问题
(3)小结:暂时意见不统一,没有关系。让我们边做边试验边思考吧。
(4)学生制作组装小车 教师巡视 解决实际问题
(5)试验展示小车行使效果
(6)提问:
教师总结
注意事项
(1)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5.沾上印泥,拓印在纸上。
注意事项:
1、雕刻时,行刀要准要匀,。收刀要慢要稳
2、刻刀比较锋利,要正确使用,注意安全。
教师示范行刀方法:
拇指、食指紧紧捏住刻刀,中指抵住刻刀,无名指抵住印章,小拇指掌握平衡。
左手随右手行刀而转动印章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八课缝制小围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通过缝制小围裙,了解缝制作品的方法
五、作品的评比和总结。
注意事项:携带和使用剪刀等工具时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清洁。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二课废弃材料小制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教会学生将废品制成漂亮的工艺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自己设计制作简单工艺品。
3.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方式讲授、互动
教学重点讲授将废品制成漂亮的工艺品的方法
3.用符号代替实物,把刚才发光的“电路”画下来。
4.与下图比一比,你的电路与它有没有区别,还差什么?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制作闪光的灯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对电路知识及电子元器件又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2、能力目标:
培养知识拓展能力,探索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自主学习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二、教学用具: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七课雕刻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感知中华传统文化,初步了解雕刻技术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和探究中呈现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用具
1、块根、块茎类蔬菜做材料,如:萝卜、土豆、胡萝卜、山芋等
2、雕刻刀、宣纸、印泥等
教学模式 讲授与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同学打得鞋带结也叫绳结
板书: 5。实用绳结
2、讲授新课:
(1)谁还会用别的方法系鞋带?(学生上台来演示不同的系鞋带的方法)
(2)我们平时有很多系绳结的方法。生活中也常使用。请同学们来演示不同的绳结。
(3)教师演示几种绳结:
A普通结: 平结 抽结 蝴蝶结 平头结
B特种结: 接头结 抽股结 双环结
五.学生作品展示。
六.教师点评:谁的小挂饰针法均匀。造型美观。
二次备课
课后反思:
第十课 研究手电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建立电子元器件符号和电路图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构成的四个要素。
2.能力目标:
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