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岭市石塘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_secret

温岭市石塘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_secret

温岭市石塘镇总体规划
(2001—2020)
基础资料汇编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城科规划设计事务所
2002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一.区域位置及行政区划 ................................ 1
二.历史沿革................................................... 1
三.自然地理................................................... 1
四.资源状况...................................................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一.经济发展状况 ........................................... 2
二.人口状况................................................... 2
三.附表.......................................................... 2
第一章 基本概况
一. 区域位置及行政区划
新石塘地域范围包括撤扩并前的箬山、钓浜、石塘三镇,位于浙江省南部台州湾南端温岭市东南松(门)石(塘)半岛。

东经121°35′北纬28°16′,北临松门镇,离温岭市20公里,东南西三面环海,距上海至福州、广州航道1海里。

镇域面积28.47平方公里,总人口76373人,辖60个行政村。

二. 历史沿革
石塘历史悠久,原为东海海滨岛屿,清朝时因水道渐淤,石塘逐渐与大陆相连,形成半岛。

宋元时黄岩第六十六都,乾隆六十年归太平县所辖,嘉庆时为石塘庄属五都。

民国时称石塘镇,属松门区。

1948年曾与箬山合为石箬乡。

1951年属石陈区,箬山分离为乡,石塘镇为区政府所在地。

1956年石陈区撤消,改属松门区。

1958年称石塘营,属松门人民公社。

1959年改称石塘镇,1979年11月属石陈区。

1992年在撤区扩镇并乡中,把原石塘镇、车关乡和上马乡的金星、盐南、盐北、后沙扩并成新的石塘镇。

2001年,温岭市城镇体系调整,原石塘、钓浜、箬山三镇合一,成为目前的石塘镇。

三. 自然地理 1、地质地貌
温岭市地质构造属浙闽地质的东南边缘,位于我国东南部新华夏系第一级构造复式第二隆起带南端的东南侧。

燕山期总的属隆起剥蚀区,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石塘东南部的剥蚀平原被抬升,经侵蚀切割成山地,这些山脉直通海洋,经长期风化,侵蚀合海浪冲击,切
割较深,坡芭较陡,土层浅薄。

沿海山脚深入海洋、岩石裸露、石芽嶙峋,呈独特的岩坡海
岸。

其西滩涂平坦,淤泥松软,泥质肥沃。

石塘属沿海丘陵,全镇被山体分隔,山多为荒山
秃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以红壤为主,由近代海积物形成,含盐量较高。

2、气候及水文
石塘镇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四季分明,冬温夏凉,雨量充沛,阳光适宜,早春回温迟,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17.1℃,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温度36.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低温度-5.9度。

年平均降雨量157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8天,年平均雾日数56天,年日照数1840.5小时常年风向为东北偏北。

由于风大,陆地年蒸发量1427.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度600毫米,同时境内山体小,集雨面积少,植被破坏严重,储水条件差,水资源贫缺,生活用水不足。

主要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夏末和秋季的台风,其次为干旱、暴雨。

3、植被
石塘山体多裸露岩皮,植被浅薄稀松,境内缺少成片茂盛的树林。

四. 资源状况
石塘镇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有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加工、滩涂围垦、海盐生产等,其中海洋捕捞产品中,主要有带鱼、绿鳍马面屯、大黄鱼、中国毛虾、乌贼、鲳鱼、蓝点马鲛等浅海滩涂现养殖有蛏子、泥哈、抟哈、牡蛎、对虾等,浅海岩礁的野生生物品种有50余种,为国家一级渔港,浙江渔业重镇,台州渔业第一镇。

石塘三面环海,旅游资源丰富:
有雷公山、老公头山、狮子山等山石景观;洞下沙滩、三蒜等沙滩景观;有大小蚊虫岛、
落星岛、隔海山岛、腊头山岛、牛山岛、外钓浜岛等岛礁景观,有千年曙光碑、天后宫、炮台山、听天寺、伯特利教堂、陈和隆旧宅等人文景观;有石屋、老街、民居等乡土景观;有垂钓场、狩猎场、水上运动场等休闲游憩场所;有独居特色的地方文化……。

这些丰富的资源具有
一定的科学、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是石塘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第二章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 经济发展状况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地处滨海的石塘镇,渔业捕捞一直是主导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石塘镇的经济日新月异,该镇以渔业为基础,港口为依托,积极发展渔业产业体系,近年来旅
游业又有了初步发展,基本形成了渔业、贸易、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合并以后的新石塘的经济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2.4亿,其中第一产业18.5亿,占35.3%,第二产业23.7亿,占45.1%,第三产业10.2亿,占19.5%,财政收入2952万元,地税收入2062万元,农民年平均收入7595元,部分农民生活以达到小康水平。

全镇共有船只2404艘,共计吨位24.7万吨,水产品产量达30.6万吨,水产品总产值18.4亿元。

二. 人口状况
全镇现有总人口7.6万人,其中劳动力3.49万人占46%,从事渔业劳动力1.54万人,占总人口的20%。

详细情况见附表。

三. 附表
注:因合并前统计口径不同,统计内容有所差异,部分统计表格按原镇分别列出。

表1、原石塘镇1996—2000年人口统计表
表2、原石塘镇2000年人口年龄构成
原石塘镇2000年人口百岁图
120136
149137
169135
240211
235207
181167
90101
91113
9241
192 394 56 94
101
91
表7、、石塘镇2000年全镇人口统计表
表5、钓滨片各村人口数男女比例
表6箬山镇各村人口概况(
户数人口数
249
1409
530
表8、原石塘镇2000年度乡镇企业概况
企业单位数(个)288
表9、原石塘农业产值概况
表10、石塘镇2000年度500万以上产值企业汇总表
表11、原石塘文教卫生状况
学校总数 在校学生总数表12、原石塘自来水厂逐年供水状况
495206 表13、原石塘自来水供水设施状况
表14、箬山中学、苍岙中学状况
表15、钓浜中小学概况
表16、钓浜供电状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