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河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班级:104653学号:105040650051姓名:苟武林指导老师:王丹目录潦河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1)1 镇域基本情况 (1)1.1地理位置及镇域范围 (1)1.2自然环境 (1)1.3历史沿革 (1)2 现状人口 (1)2.1现状人口概况 (1)2.2劳动力状况 (2)3 镇域经济发展情况 (2)4 居住现状 (2)4.1居住概述 (2)4.2乡镇住宅类别 (3)4.3住宅配套设施 (3)5 社会事业 (3)5.1行政办公事业 (3)5.2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 (3)5.3卫生事业 (3)6 工业和仓储现状 (3)6.1工业用地 (3)6.2仓储用地 (5)7 基础设施建设 (5)7.1道路交通 (5)7.2给排水现状 (5)7.3电力、通信及有线电视 (6)7.5供热工程规划 (6)7.6环保现状 (6)7.7防灾工程规划 (6)8 绿地系统现状 (6)1 镇域基本情况1.1 地理位置及镇域范围潦河镇位于南阳市境西南部。
其辖区东与溧河乡以白河为界,南靠陆营,西与镇平县彭营乡接壤,北与王村乡为邻。
总面积76. 25平方公里,辖潦东村、潦西村、王营村、崔营村、闫庄村、张茂庄村、胡庄村、姚营村、元西袁营村、清凉寺村、王陈庄村、西粱庄村、大陈营村、吴集村、刘谢营村、中庄村、上范营村、李庄村、丁奉店村、大周庄村、小周庄村、大官庄村、小官庄村、前宋马营村、后宋马营村、辛店村26个村委会,80个自然村 1997年总人口601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988人。
主要为汉族,有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侗族等兄弟民族。
1.2 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潦河镇地处丘陵地区,地势东高西低,东有新店岗自北而南延伸,海拔145米,西部海拔110米。
气候特征:潦河地处中原,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侯,季风的进退与四季的替换较为明显。
四季气侯特点:冬干冷,雨雪少;夏炎热,雨量充沛;春回暖快,降雨逐渐增多;秋季凉爽,降雨逐渐减少。
春秋时间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时间110-135 天。
年平均气温14.4-15.7℃,七月平均气温26.9-28.0℃,一月平均气温0.5-2.4℃。
年降雨量703.6-1173.4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文:境内地表水、地下水丰富,且水质良好。
白河、段长8公里;潦河,段长10公里;沐垢河,段长12公里1.3 历史沿革历史上该镇辖区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新店的毛笔、宋马营的柳编制品、清凉寺的陶器、西梁庄的苇编、上范营的稿荐都久享盛名。
现在潦河是辖区的中心集镇,80年代以来,集市贸易繁荣,逢集可上市2万余人,商业、服务业沿南邓公路两侧兴起。
新店、于刘营、吴集、新集4个传统集镇的开发建设也取得新的进展。
文物古迹有张茂庄村北汉墓、新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潦西村委会潦河遗址。
2 现状人口2.1 现状人口概况根据2009年人口统计结果,林坛镇全镇人口30776人,共7702户。
其中镇区人口2464人,共684户。
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与寄住人口之和。
即: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寄住人口。
户籍人口:户籍在镇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人口。
寄住人口: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寄宿在规划用地范围内的学生。
通勤人口:劳动、学习在镇区内,住在规划范围外的职工、学生等。
流动人口:出差、探亲、旅游、赶集、等临时参与镇区活动的人员根据调查进行估算。
2.2 劳动力状况2010全镇从业人员共34165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7253人,占80%;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116人,占15%;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96人,占5%。
镇域国民经济重要指标统计表单位:万元3 镇域经济发展情况近年来,潦河镇大力发展工商业,产业发展迅猛。
2011年镇域地区生产总值79900万元,同比增长27.9%。
4 居住现状4.1居住概述潦河镇现辖26个行政村,其中位于镇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为1个,独立村庄5个。
现状场域内村庄分布较为均衡,连片发展村庄较少,村庄人口规模大小不等。
4.2乡镇住宅类别镇区基本以平房为主,从现状建筑分布状态可以看出,当地民居基本保持“座北朝南”的布局格式。
4.3住宅配套设施有一些公共服务设施,如市场、医院、学校等。
但整体建设水平很低。
5 社会事业5.1行政办公事业潦河镇行政办公用地为于镇政府办公楼内,其余各村的行政办公用地均为各行政村的村委所在地,共计26处,建筑形式为低层建筑,建筑较低,自发性选址。
镇区现状还有一些其他行政办公用地,主要设有派出所、邮政局、供电所、地税局等。
5.2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全镇科学与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截止2011年,先后投资了未来广场,新店村文化广场,丁奉店文化广场,胡庄文化广场,后宋马营文化广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镇内拥有中学2所,其中在校生941人,教职工102人;小学22所,在校学生总数4076人,教职工221人。
镇域范围内学校概况一览表5.3卫生事业镇内拥有潦河镇中心医院院一所,村卫生室62所,基本满足村民日常就医需求。
到2011年,全镇90%的人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一半以上的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6 工业和仓储现状6.1工业用地潦河镇已形成免费加工厂、肥料加工厂、砖厂等支柱产业。
至今为止,潦河镇已有63家私营企业入驻潦河镇,基本形成了以加工制造为主的项目聚集发展区。
镇域主要工业企业统计表6.2仓储用地镇区现状无专用仓储用地,仓库多位于各工厂内。
7 基础设施建设7.1 道路交通(1)潦河镇流经辖区的河流有白河、段长8公里;潦河,段长10公里;沐垢河,段长12公里。
南邓公路与南阳至新野县歪子公路在辖区通过。
优越的外部交通环境,为潦河镇域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
(3)静态交通镇区现状没有专门停车场,现状的车辆基本停放在道路两旁、对外交通交汇口处,占用道路,对交通的影响较大。
镇区内没有客运站。
7.2 给排水现状(1)给水现状潦河镇域范围内,现状为各村分别抽取地下水,但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供水系统。
局部地区建有水塔,但并未实现全镇区范围内的集中供水。
(2)水源潦河镇地下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且埋深较浅,因此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水源主要为浅层地下水。
镇域内地下水水质较好,现状为基本未做处理直接饮用。
农业用水水源主要由地下水及输水渠中的地表水两部分组成,大部分农田为井灌或者井渠共灌。
(3)排水现状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镇域内均没有统一的排水系统,镇区也没有排水设施,生活污水与雨水均采用明渠漫流的方式,生活污水多随意排放,严重的影响了居民日常生活环境。
7.3 电力、通信及有线电视(1)供电现状潦河镇域内现有35KV变电站一座,出线3条,其中镇区一条,位于镇区西南侧,主变容量3150KV A,另有110KV变电站一座。
152台10KV变压器(其中公用变压器54台)。
基本满足镇域内用电需要。
(2)通讯现状潦河镇现有一个邮政局,9个工作人员。
年收发包裹7300件,信函47000封。
有移动、联通两个基站。
电视差转台1座,镇区普及了有线电视,用户近500户。
镇域内现没有统一的燃气供应设施。
镇区用气主要是使用液化石油气罐,在镇区气站上注满,然后运送至各户进行使用。
7.5 供热工程规划潦河镇域内现没有集中的供暖方式,为各单位自己烧锅炉取暖,村庄均为自家烧煤炉取暖。
由于镇区内没有统一的供暖,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且自家烧煤炉也严重污染环境。
进行统一的供热规划显得非常必要。
7.6 环保现状(1)空气污染由于潦河镇域内并没有设环保部门,对于镇域内环境问题现状以及环境保护计划均没有数据化的资料。
通过实地观测,潦河镇主要以加工制造等工业为主,且矿点较多,对环境有一定的空气污染,因此镇域内空气质量较差,主要污染物以飘尘和降尘为主。
由于冬季取暖主要是采用煤为主要燃料,产生的SO2也对当地空气形成较大的污染。
(2)水污染潦河镇域内的工厂的污水均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渠,且生活污水也未经处理,对当地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环境破坏较为严重,造成了地表水质严重污染。
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影响潦河镇下游河道和地下水质,对农业灌溉、镇区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3)噪音污染潦河镇域内噪音污染较大,道路两侧没有形成良好的防护带,没有削弱噪声对镇区产生的影响。
国道镇区段由于过往车辆频繁,对镇区产生了较大的噪音影响和极大的粉尘污染。
对周围的居民生活区有很大的影响。
7.7 防灾工程规划(1)抗震现状潦河镇属于南阳市卧龙区管辖范围内,位于中原地带,距离我的震源地带较远,所以镇域内几乎没有地震防御措施。
(2)防洪现状潦河镇主要过境河流为潦河,是白河上游主要支流之一,。
由于潦河的宽度,长度和蓄水量都比较少,再加上南阳年降水量不是很高,镇域内基本上是没有防洪设施。
(3)消防现状镇域内目前没有专职的消防队伍,林坦镇负责组织消防救火工作。
8 绿地系统现状镇区现状没有公共绿地,绿化水平过低,与省内先进城镇相比,无论是绿化规模还是绿化水平还都存在较大差距,与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不相称。
作为南阳市卧龙区的中心城镇,规划期内必须充分利用气候、土壤等适宜的自然条件,不断加大城镇绿地建设力度,尽快提高城镇绿化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