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SM规则理解

NSM规则理解

6
NSM规则基本要求

NSM规则基本要求—建立并运行SMS
– 公司能够具有船舶营运的安全作法、工作环境; – 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 不断提高船岸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及应急反应能力; – 符合强制性规定、对主管机关和海运行业组织所建议的
规则、指南和标准予以考虑;
– 实现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

规则1.2.2理解要点(3)
“应急准备”可能包括: 应急设备(含测试仪器)状况的保持; 应急物资(工具、装备、材料、药品和医疗 器械等)的配备和保管; 应 急 部 署 ( 应 急 时 的 组 织 、 分 工 和信 号 应 用); 应急反应措施(包括应急计划和预案)等。

25
NSM规则条文

23
规则1.2.2理解要点(2)
“安全工作环境”可大致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 软环境包括船员及岸基人员的安全意识、规 章制度等;硬环境包括船舶及设备的技术状 况、人员的工作或办公条件等。 “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包括社会公众以及海 运行业认知的风险和本公司就自身的具体情 况认定的风险 ; “防范措施”应在分析所有已认定的风险产 生的原因的基础上,遵循风险发展的规律, 有针对性地制定。 24

NSM2.2的理解:--要求实施方针 公司应当有措施—执行、保持; 船岸—所有机构人员都应当做到。

31
NSM规则实施要点
对规则方针实施要点分为原则、目标和
措施三个层次: 原则是对方针的高度概括,以指导公司 的安全和防污染工作; 目标要突出安全指标的量化内容; 措施则为实现目标提供保证。
19
NSM规则条文
1.2 目标 1.2.1 本规则的目标是保障水上交通安 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 是水域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对造成财产损 失。
20
规则1.2.1理解要点
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规则目标、公司目标、 SMS应当达到的目标: 规则目标:保证海上安全—实现防止人员伤 亡;避免对环境损害;避免对财产损害。 公司目标:综合保障;重点预防;提高技能; 事后补救。 SMS目标:符合强行规定;考虑建议性标准。

14
NSM规则条文
1.1.4 “安全管理体系”是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 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 系。 1.1.5 “符合证明”系指签发给公司,表明该公司 符合本规则要求的证明文件。 1.1.6 “安全管理证书”系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 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 证明文件。 1.1.7 “客观证据”系指通过观察、衡量或测试获 得并能被证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存在 和实施的量或质的信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规则3.1的理解要点
NSM3.1的理解:--所有人必须与负责实
体有船舶管理协议; 船舶所有人—应当向其主管机关报告; 船舶管理协议:必须符合有关要求;确 保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管理公司对安 全和防污染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力。
34
NSM规则条文
3.公司的责任和权力 3.2 对管理、执行以及审核监控安全和 防止污染工作的所有人员,公司应当以 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责任、权力及相互 关系。 3.3 为使指定人员能够履行职责,公司有 责任对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

15
规则1.1.4的理解要点
SMS的文件化、结构化 “文件化”—表现形式,是指将体系以文件 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书面、电子文档形 式; “结构化”—整体化,是指体系文件的结构 化、组织机构的结构化、职能分配的结构化 等。它强调整个体系是由人员、职责、组织 机构、程序、过程、资源等所有与安全和防 污染有关的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强调与安 全和防污染活动有关的所有环节衔接得当, 并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内部审核、有效性评价和管理复查程序。
28
规则1.4理解要点
这六项功能要求在ISM
规则各章中得到
具体描述。 第1、4、5、6项有专章描述; 第2项由规则的第6、7、10和11章分述; 第3项由规则第3、4、5章分述; 在概括性描述后,规则第2至12章则是对 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描述。
海洋环境造成危害及对财产造成损失的目标。
7
NSM规则背景
NSM规则主要注重人为因素的控制; 加强岸上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 规范公司安全管理; 加强船岸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和统一; 突出公司对船舶的支持。

8
NSM规则条文
前言 1. 为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 应用《ISM规则》原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制定本规则。 2. 本规则是为了提供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 管理标准。 3. 考虑到航运公司及其船舶状况各有不同, 本规则依据安全和防污染要求的一般原则和 总体目标制定。 9
11
理解要点
第四条: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层次
性。要学习、理解、熟悉规则才能实 施规则—需要各管理层不同程度了解 和认识; 第五条:规则的核心内容,企业安全 文化。 高层的承诺—基础,各级人员 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 性—决定实施规则的结果。
12
NSM规则条文
1.总则
1.1 定义 1.1.1 “本规则”系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 则”。 1.1.2 “公司”系指中国籍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 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 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如船 舶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1.1.3 “主管机关”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管理机构。
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试行)的通知。交海发【2001】383号 3
NSM规则概述
适用范围: 第一批适用船舶:国内跨省航行载
客定额50人及以上的客船(包括客 滚船、旅游船、高速客船)、150总 吨级以上的气体运输船舶和散装化 学品船。 时间:2003年1月1日。
4
NSM规则概述
32
NSM规则条文
3.公司的责任和权力 3.1 如果负责船舶安全和防污染管理责任的 实体不是船舶所有人,则船舶所有人必须与 该实体签订符合以下规定的船舶管理协议, 并将双方的详细情况报告主管机关;
.1 当船舶安全和防污染与生产、经营、效益发生 矛盾时,应当坚持安全第一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2 船舶管理公司同意承担本规则所规定的所有责 任和义务; .3 在不妨碍船长履行其职责并独立行使其权力的 前提下,船舶管理公司对处理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污 染的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33
29
NSM规则条文
2.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1 公司应制定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其内容应能说明如何实现第1.2节所 述目标。 2.2 公司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船岸各级 机构均能始终贯彻执行此方针。
30
规则2理解要点
NSM2.1的理解:--要求制订方针 要求公司要制订方针; 作用—如何实现规则目标。
35
规则3.2的理解要点
NSM3.2的理解:规定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并文件化 确定公司的安全管理岗位或部门—保证安全 管理工作有效运转的关键; 确定岗位或部门的责任、权力、相互关系— 文件化; 明确岗位任职条件—符合强制性规定; SMS运行各岗位的共同责任、权力: 执行方针;提供岸基支持;熟悉职责、体系 文件;充分理解规则指南;接受培训;报告 36 收集信息;报告不符合。

16
规则1.1.7的理解要点
“客观证据”—是事实—是SMS运行的事
实; 表现形式—可以是信息、记录、声明; 获得方式—观察、衡量、测试等; 具有可追索性—能被证实或进一步查证。
17
NSM规则条文
1.1.8 “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已发现的客观 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情况。 1.1.9 “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已发现的 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 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事 项或情况,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 则的要求。 1.1.10 “周年日”系指对应于有关证明文件 有效截止日期的每年的该月该日。

规则3.3的理解要点

面的要求资源和岸基 公司应提供的资源和岸上的支持大致包括物质、人 员、技术、信息等几个方面。其方法为: (1)把为船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上支持,列入各岗 位职责; (2)制定有关程序或须知,使有关人员能够履行其职 责; (3)规定船长有权提出对资源和岸上支持的要求; (4)船舶与岸上部门有分歧时,船舶经指定人员或直 接向公司最高管理层反映,公司领导指示岸上部门 (人员)提供; (5)授予指定人员在一定的情况下直接提供资源和岸 基支持的控制权等。 37
适用范围: 第二批适用船舶:包括载客定额50
人及以上所有跨省航行的客船(内 河客渡船除外)和500总吨及以上的 油船(港内作业的除外). 时间:2004年7月1日。
5
NSM规则概述
适用范围: 第三批适用船舶:国内跨省航行
500总吨及以上散货船及其他货 船。 时间:2007年7月1日。 其中包括了有动力推进的工程船

21
NSM规则条文
1.2 目标 1.2.2 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应包括: –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 –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 –不断提高船、岸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以及 安全与环境保护应急反应能力。
22
规则1.2.2理解要点(1)
“安全做法”通常产生于安全生产的实践、流 行于业间,公司通过制定程序和须知,使其 升华、提升、发展,实现本企业化。 程序和须知依据强制性规定、建议性规则、 指南和标准来制订,一般对管理、操作、维 护和应急等各项工作的执行人员、方法、步 骤和标准作出规定,确保安全管理符合强制 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 管理规则》(NS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