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工作方法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工作方法

教育学第八章教学工作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考试评价目标】…一,填空题1.教学工作以____为中心环节。

2.上课的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包括备课、上课、布置课外作业以及。

3.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____。

4.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分为____、____和....................。

.............一O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理论即明了、联想、____和方法。

6.教学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发展性、____、指导性原则。

7.根据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一____—.____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称为____。

9.引导探究教学法包括发现教学、探究教学和____。

lO.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其____著作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研究。

11.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

1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具有____直观性、真实性。

13.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合作、____和不相干的。

14.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始于清代同治元年于北京开办的____。

15.合作学习理论认为____应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

参考答案:1.上课2.课堂教学效果的测评3.考虑教法4.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5.系统6.整体性7.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法8.引导探究教学法9.问题10.《大教学论》11.班级教学12.形象性13.竞争的14.京师同文馆15.群体合作分组结构二、选择题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 )A.制定教学计划B.了解学生C阅读有关参考书D.备课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知识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方法,称为( ) A.讨论法B.研究法C实习作业法D.练习法3.对教师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旨在发掘教师特殊才能。

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B.特朗普制c.小队教学D.合作学习4.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称为( ) A.班级授课制B.贝尔一兰喀斯特制C.道尔顿制D.文纳特卡制5.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称为(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相对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6.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的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整体性原则D.指导性原则7.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是( ) A 久实验法B.练习法…C参观法D.实习作业法8.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这个组织形式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凯洛夫D.杜威9.教学过程中课程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按照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另一部分通过音乐、艺术、运动、集会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贝尔一兰喀斯特制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D.特朗普制10.被称为灵活课程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小队教学B.特朗普制C合作学习D.分组教学参考答案:t1.C 2.D 3.C 4.B 5.B 6.D 7.D 8.C 9.C 10.B三、名词解释1.参观法:教师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展览馆、大自然和其他社会场地,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

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果3.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4.谈话法:也叫问答法。

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

5.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6.讨论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7.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来获取知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方法。

8.练习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9.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10.实验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1.实习作业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2.引导探究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13.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4.班级教学:指根据年龄或学习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四、判断题:1.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看是否完成了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答:错。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2.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

…答:错。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答:对。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方法。

通常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

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论述题:1.论述当代教学组织形式中合作学习的形式及特征。

答: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教学中,学生群体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即合作的、竞争的和不相干的。

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群体合作分组结构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特征,只有这种结构才能起到学生群体间积极相互作用的效果,从而改善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创造了条件;(2)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小组成员在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上有很强的依赖性,各小组分担课题,然后全班汇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共享;(3)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

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去独立完成任务,为小组做出应有的贡献。

那些学业较差的学生将在其他同学的帮助和个人努力下,不再拉后腿;(4)公平竞赛,合理比较。

在合作学习中,取消常模参照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分组测验,差生与差生一起分组测验。

优生组与差生组第一名均为各自原来的小组赢得相同的分数。

这种各人在原来的起点进行合理竞争、公平评价其贡献的作法,最终导致了每个学生无一例外的受到激励;(5)分配角色,分享领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别指定协调员、读题员、记录员等,在不同学习任务中角色轮流互换,这样既保证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分工明确,秩序井然,又能使个人的特长得以充分利用和彼此协调。

2.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目标明确,指上课时教师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2)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3)内容正确,是指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求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的反映同样是正确的,如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4)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5)表达清晰,是指教师上课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言语表达的速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程度,言语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范、准确、清楚;(6)组织的好,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7)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纲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论述:(1)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答: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它以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2)结合实际.回答如何发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答:①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们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

具体说来,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诊断教学问题(二)提供反馈信息(三)调控教学方向(四)检验教学效果②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教学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是整人的工具。

③结合实际展开论述。

六、案例分析据一份研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某省的中学生平均每个学期要接受21次各种类型的考试,包括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市内统考、校际联考等各种形式的考试,平均每周要接受1~2次的考试,一个学期要做的各种科目的试卷多达200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