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尿病的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的护理PPT课件


八、诊断要点
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糖尿病典型症状指多尿、多饮和无法解释的体 重减轻。
症状不典型者:空腹血糖≥ 7.0mmol/L和/或
OGTT中2hPG ≥ 11.1mmol/L且另一天再次证实。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WHO,1999)
糖尿病
空腹
DM
服糖后2h
糖耐量减低 空腹
2.血糖测定
- 空腹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可反映近4~12
周内血糖总的水平
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或(IVGTT)
4.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1型减少或不能测得,2型可正常或偏低
5.其他
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可升高。 有肾脏病变时, 尿常规及肾功能可呈异常。
周围血管
慢性并发症
微血管病变 神经病变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足
六、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高血糖高渗状态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 HHS) 感染 (infection)
五、临床表现 --1型糖尿病
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病情较重。 血浆胰岛细胞抗体多呈阳性,血浆胰岛素水平 低下。 对胰岛素敏感,血糖波动大而不稳定,容易 出现酮症酸中毒。 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
五、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
多见于成年,发病缓慢,症状较轻,病情较稳 定,约占糖尿病总数的90%以上。 血浆胰岛素水平可正常、较低或偏高,对胰岛素 不太敏感,在非应激情况下不发生酮症酸中毒。 青少年起病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
五、临床表现 --代谢紊乱症群
1.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
多饮 多食
多尿
皮肤瘙痒:尿糖刺激局部皮肤使外阴瘙痒。 3. 其他症状:四肢酸痛、麻木、腰痛、性欲减退、
阳痿不育、月经失调、便秘等。
六、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感染
心脏
大血管病变 脑
二、糖尿病的患病率
中国:1980年:0.67%
1994年:2.51% 目前:10% 患病率从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增加了5~6倍, 估计现有糖尿病病人约9.24千万,居世界第1位。
世界: WHO(1997年): 1.35亿,并以每年2%
左右速度增 长, 目前有2亿多 。
二、糖尿病的患病率
患病率增加的原因
--
六 、 并 发 症慢
性 并 发 症
六、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diabetic macroangiopathy)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diabetic microangiopathy)
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心脏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心衰 心律不齐
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十、治疗及护理 --护理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糖 -GHbA1 -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BMI、血压 -血肌肝、尿素氮、尿蛋白 -血钾、钠、氯、钙和血气分析
十、治疗及护理 --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需要量 有感染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糖尿病足 潜在并发症:低血糖 潜在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 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
人口老化 饮食结构改变 长期伏案工作 运动少 肥胖人数增多
三、糖尿病新分型(WHO,1999)
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性、特发性 2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
约 90%
1型
2型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大类 发病机制:不同病因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缺陷及(或)周围组织胰岛素利用 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质等物质代 谢紊乱。
IGT
服糖后2h
空腹血糖过高 空腹
IFG
服糖后2h
静脉血浆血糖浓度 mmol/L(mg/dl) ≥7.0(126) ≥11.1(200) <6.9(125)
≥7.8(140) ~ <11.0(199) ≥6.1(110) ~<6.9(125)
≤7.7(139)
九、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
长期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 的发生和发展,维持病人的健康水平和劳动 能力。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糖尿病的护理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一、糖尿病的概念
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 的代谢紊乱。 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 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
--大脑
脑缺血、脑血栓 、半身不遂
六、并发症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 自主神经病变
可表现为痛觉过敏、活动受限、肌无力、 便秘、阳痿
六、并发症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
定义:糖尿病病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
因下肢缺血合并感染的足 。
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
理想
较差
BG (mmol/L) 空腹 3.9~7.2 非空腹 ≤10.0
>7.2 >10.0
HbA1c(%)
<7.0
>7.5
十、治疗及护理
十、治疗及护理 --护理评估
病史
-患病及治疗经过 -心理-社会状况
身体评估
-一般状态 -营养状况 -皮肤和黏膜 -眼部 -神经和肌肉系统
临床表现:足溃疡与坏疽。
自觉症状: 冷感、酸麻、 疼痛、间歇性跛行。 诱因:趾间或足部皮肤瘙痒而搔抓致皮肤溃
破、水疱破裂、烫伤、碰撞伤、修脚损伤及新 鞋磨破伤等。
七、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尿糖定性和定量检查
- 定性:空腹或餐后2小时尿糖性有助于DM诊断 - 24小时尿糖定量检查:可作为判断糖尿病轻重 和观察治疗效果指标之一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
1型DM发病机制
6个阶段:
第1期——遗传学易感性 第2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第3期——免疫学异常 第4期——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第5期——临床糖尿病期 第6期——发病多年后,胰岛B细胞功能完全破坏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
2型DM发病机制
4个阶段:
遗传易感性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糖耐量降低(IGT) 临床糖尿病
相关主题